大動脈炎患者護理

大動脈炎是一種累及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肺動脈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多發於年輕女性。其中以頭臂動脈、腎動脈、胸腹主動脈及為好發部位,常呈多發性。可引起不同部位動脈狹窄、閉塞,少數可導致動脈瘤。

基本介紹

  • 作者:任國琴
  • 單位: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 護理部
  • 貢獻:撰寫
主要護理問題,護理措施,健康宣教,

主要護理問題

1.組織灌注量改變
與血管狹窄、閉塞性缺血引起腦、腎、周圍血管等灌注量減少有關。
2.疼痛
與腦缺血引起的頭痛、手術後傷口疼痛等有關。
3.有受傷的危險
與腦缺血發作引起暈厥、視力減退,下肢閉塞性缺血引起下肢乏力、步態不穩等有關。
4.潛在併發症
腦缺血性損傷、腦出血、腎衰竭、出血等。

護理措施

1.術前護理
(1)飲食護理 給予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飲食,少量多餐。動脈瘤患者應保持排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2)活動 疾病活動期應臥床休息,避免墜床、外傷。
(3)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神志、意識改變,及時發現腦缺血性損傷。定時監測生命體徵,尤其血壓監測。鎖骨下動脈狹窄者常出現肱動脈、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壓測不出,應測量健側肢體,必要時可測量下肢血壓以供參考。腎性高血壓者應遵醫囑給予降壓藥物,避免血壓過高引起腦血管意外。
(4)疼痛的護理 頭痛者遵醫囑使用甘露醇和降壓藥,降低顱內壓,維持正常血壓。必要時遵醫囑服用藥物鎮痛。
(5)藥物的護理 活動期多發性大動脈炎患者口服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服藥期間應注意激素引起的庫欣綜合徵、感染、高血壓、高血糖、精神症狀和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應預防骨質疏鬆。在免疫抑制劑使用中應注意監測血、尿常規和肝、腎功能,以監測不良反應的發生。
(6)心理護理 由於患者對相關知識缺乏,以及對疾病預後未知,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因此應讓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情況和治療過程,讓患者心中有數,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配合治療。
2.術後護理
(1)體位 頭臂型大動脈炎患者術後應斜坡臥位,以促進顱內血液回流,避免腦水腫和顱內壓升高。腔內治療術後宜低斜坡臥位或平臥24小時,穿刺側肢體應限制活動,避免穿刺血管出血。
(2)飲食 腔內治療術後囑患者飲水,以促進造影劑排空。飲食同術前。
(3)病情觀察 頭臂型大動脈炎術後應密切觀察患者神志、意識的改變,以判斷有無腦缺血或腦水腫。監測生命體徵,維持呼吸及血流動力學穩定。腎動脈狹窄患者術後應監測24小時尿量,以了解腎臟功能。監測患側肢體血液灌注情況,觀察患側肢體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及動脈搏動情況。
(4)傷口的護理 腔內治療後穿刺血管應壓迫止血並加壓包紮。觀察傷口有無紅腫及膿性分泌物,有無滲血,定時更換敷料。
(5)疼痛的護理 中重度疼痛者應給予止痛劑。

健康宣教

1.飲食指導
進食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儘量少食油炸食物、肥肉、動物內臟、蛋黃、豬腦、魚子、蟹黃、動物油等,宜食用植物油。
2.藥物指導
正確服用抗凝劑、抗血小板藥物,定期監測凝血功能,注意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出血、鼻出血、皮膚淤斑、血便等。口服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期間應注意有無不良反應,如高血壓、高血糖、精神症狀和消化道出血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預防骨質疏鬆。
3.體育鍛鍊
適當參加體育鍛鍊,避免受風寒刺激。
4.避免情緒過度波動
保持心情愉快及大便通暢,保證充足睡眠。
5.定期隨訪
遵醫囑隨訪,了解血管通暢情況及疾病發展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