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石斑魚

多點石斑魚

多點石斑魚,Epinephelus polystigma,是鮨科石斑魚屬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點石斑魚
  • 拉丁學名:Epinephelus polystigm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鮨科
  • 亞科:石斑魚亞科
  • :多點石斑魚
大小性別,氣候環境,分布,現狀,特徵,營養價值,生成過程,辨別好壞,

大小性別

最大長度:48.0公分(雄魚)
尚未辨別雌雄
多點石斑魚多點石斑魚

氣候環境

熱帶,20°N- 16°〜99°- 164°E
淡水,鹹淡水居於水底的

分布

亞洲和大洋洲: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愛爾蘭和索羅門群島。

現狀

一個全球性研究調查發現,每十類石斑魚物種之中,就有一種瀕臨絕種,大部分都是香港酒樓食肆常見的食用魚。主持調查的香港大學研究人員,敦促政府通過立法和加強監察石斑魚貿易,來保護這些受威脅的物種。香港是石斑魚貿易的主要中心。
香港大學生物學教授薛綺雯說,消費者並不真正了解問題所在,只看到餐廳里、市場上食用魚種類豐富,但在海洋里,情況卻截然相反。
調查收集了不同國家的相關數據,調查全球已知163種石斑魚的現狀,將其中20種石斑魚列為受威脅品種。報告稱,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石斑魚的數量會持續減少。薛綺雯教授昨天發表研究報告時稱,如果想在未來繼續享用這些魚類,現在就需要做出妥善管理,保護魚群數量並加強貿易監管。
受威脅品種當中,紅斑和油斑在香港海域生活,薛綺雯教授建議立法保護。這兩種石斑魚,還有龍躉、老鼠斑,以及另外兩種受威脅品種在香港都可以買到。報告還列出22種近危品種,包括宴會常見的東星斑等。
國人喜食生鮮海產,絕大部分在香港出售的鮮活石斑均轉供內地市場,香港每年食用占五分之一,約360萬條。

特徵

背棘(總數):11;背的軟條(總數):15-16;臀棘3;臀鰭軟條:8
通常棲息地,似乎是紅樹林區,底棲動物。

營養價值

鞍帶石斑魚(龍躉) 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

生成過程

石斑魚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於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游向40-80米較深水域。適溫範圍為15-34℃,最適水溫為22-28℃。適鹽範圍廣,可在鹽度10‰以上海域生存。為肉食性兇猛魚類,以突襲方式捕食底棲甲殼類、各種小型魚類和頭足類。

辨別好壞

選擇時,必須注意魚的質量。應選擇魚體壯,活力強,無病、無鱗損傷,膚色光澤好的進養殖。 石斑魚成魚養殖的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兩種,以網箱養殖較為普遍。網箱養殖石斑魚是一種集約化的養殖方式,放養密度高,便於管理,生產效益較高,所以發展很快。在介紹成魚養殖技術時,以網箱養殖為主,池塘養殖和室內水泥池養殖可參考網箱養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