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須絲角鮟鱇

多須絲角鮟鱇

多須絲角鮟鱇,Linophryne polypogon (Regan, 1925),絲角鮟鱇科絲角鮟鱇屬的一種魚類。體柔軟,高而側扁,橢圓形,背部除蝶耳骨棘隆起外,較平直;腹面略圓突,後部幾垂直向上至尾鰭基;尾柄短而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須絲角鮟鱇
  • 拉丁學名:Linophryne polypogon (Regan, 1925)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鮟鱇目
  • 亞目:鮟鱇亞目
  • :絲角鮟鱇科
  • 亞科:絲角鮟鱇亞科
  • :絲角鮟鱇屬
  • :多須絲角鮟鱇
形態特徵
背鰭Ⅰ,3;臀鰭3;胸鰭17;尾鰭9(2+4+3)。鰓蓋條骨5。脊椎骨20(12+8,包括尾椎)。
體長為體高1.5倍,為體寬5.6倍,為頭長1.8倍,為背鰭前長1.2倍,為兩蝶耳骨棘間距1.9倍,為下頜前端至喉須基部之距2倍,為背鰭棘長(包括擬餌體)3.2倍,為吻長5.7倍,為眼徑64.7倍,為眼間隔5.5倍,為背鰭長13.9倍,為臀鰭長12.6倍,為胸鰭長8.1倍,為尾鰭長3.5倍。
頭大,額骨具較高的圓形突起,在眼後上方具1短而尖的蝶耳骨棘(長3毫米),露出皮膚;下頜縫合棘短;前鰓蓋骨棘和角骨棘尖突,但不穿出皮膚。吻較短,吻背中央具觸手。眼很小,上側位,在蝶耳骨棘稍前下方,為皮膜所蓋。眼間隔較寬,略大於吻長,中間稍凹。鼻管小,約位於吻端與眼之中央,兩鼻孔開孔於鼻管的前後端。口大,斜裂,後端伸達眼下方。下頜稍突出於上頜。前頜骨細長,每側具14牙,約排列成2行:外行10牙,較小,內行4牙,第一牙最長(9毫米);下頜每側12牙,排列成3行:外行8牙,較小,中行1牙,較長,內行3牙,第二牙最長(12毫米);犁骨牙1對(4毫米);咽鰓骨Ⅱ、Ⅲ每側各具4牙。喉部具須,須的基部始於下頜後端後下方,須在基部分成14分支(各分支均具許多細小側支,並各具一端發光器),其中1支較短(為體長7.94%),13支較長(為體長70~80.77%),最長須大於體高。鰓孔較小,位於胸鰭基部後下方。
體光滑無鱗,皮膚鬆軟而薄。
背鰭棘(觸手)位於吻部背面正中,基底骨較短,前部稍突出;端部具發光的球狀擬餌體。擬餌體周圍無皮瓣突起,代之以17根分支絲狀突起(絲長一般長於擬餌體,為體長7.22%):端部正中1分支(分成3小支),兩側各具8分支(各分成2~4小支)。背鰭和臀鰭短小,顯著後位。胸鰭上側位。無腹鰭。尾鰭較長,中間4鰭條分支。
頭、體、各鰭、喉須、背鰭棘小下部均為黑褐色。擬餌體大部分黑色,其頂端、周圍細絲為白色。尾柄後部具皮下小黑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