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蘿西婭·坦寧

多蘿西婭·坦寧

多蘿西婭·坦寧(1910—2012)美國超現實主義畫家、雕塑家、作家和詩人。超現實主義運動和達達派的重要參與者與見證人。她與20世紀藝術大師級人物如:馬塞爾·杜尚薩爾瓦多·達利帕布羅·畢卡索等都是好友,成為藝術精英圈的女主人。坦寧是一名女性主義者,從不讓丈夫恩斯特稱她為“妻子”,且終身未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蘿西婭·坦寧
  • 外文名:DorotheaTanning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伊利諾州蓋爾斯堡
  • 出生日期:1910.8.25
  • 逝世日期:2012.1.31
  • 職業:畫家 作家 詩人
  • 代表作品:《生日》《帕沃旅館202房間》《目錄》《深淵:一個周末》
人物概述,藝術履歷,初踏藝途,棋局結良緣,藝術圈“女主人”,作品創作,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女性主義者,曲終人散,

人物概述

多蘿西婭·坦寧,1910年8月25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蓋爾斯堡,經歷了不同尋常的人生。她是超現實主義運動和達達派的重要參與者與見證人。她與20世紀藝術大師級人物如:馬塞爾·杜尚、薩爾瓦多·達利、帕布羅·畢卡索等都是好友,成為藝術精英圈的女主人。坦寧是一名女性主義者,從不讓丈夫恩斯特稱她為“妻子”,且終身未育。她的生命是飽滿的,她101年的生命里,從未停止過藝術創作,離開時,她留下了數量可觀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詩集和小說,以及在各個時期創作的紙上作品。
與丈夫馬克斯·恩斯特與丈夫馬克斯·恩斯特
多蘿西婭·坦寧18歲時,已經擁有成熟自信的容顏;老去後,卻飽含青年的靈氣和孩童的好奇心。很少有人像她這樣長壽,足足活了101歲;很少有人像她這樣高產,一生創作不輟,留下大量作品;很少有人像她這樣多面,創作領域涉及油畫、雕塑、版畫、詩歌、小說和舞台設計;她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藝術家,見證了西方藝術界一個世紀的變遷……
多蘿西婭·坦寧曾說:“我至今認為,藝術就是一艘救生筏,我們竭力爬上去,拯救自己的心智。”

藝術履歷

初踏藝途

多蘿西婭·坦寧(DorotheaTanning)1910 年8 月25 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蓋爾斯堡,20 歲只身前往芝加哥學習繪畫。5 年後,口袋裡揣著25 美元的她又前往紐約尋夢。1936 年12 月,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的名為“奇妙藝術、達達超現實主義”的展覽轟動全球,坦寧也為這些新銳作品所折服,更意識到超現實主義與自己正在探尋的畫風不謀而合,這讓她感到很興奮。除了畫畫外,坦寧為了餬口也替不少店家畫廣告畫。梅西百貨的藝術總監十分欣賞她為公司畫的那些時裝廣告,於是把她介紹給了紐約著名畫商朱利安·列維(JulienLevy)。列維對她的作品大加讚賞,並在1944年和1948 年先後為她舉辦了兩次個人畫展。通過列維,她認識了那些因逃避納粹而來到美國的歐洲超現實主義畫家們。
自畫像《生日》自畫像《生日》

棋局結良緣

1942 年的一天,達達派風雲人物、超現實主義創始人馬克斯·恩斯特(MaxErnst)來到多蘿西婭·坦寧(DorotheaTanning)的畫室,看到了她那幅名為《生日》的自畫像(在畫中,上身半裸的她站在數道門前,腳邊趴著一隻奇怪的生物:帶翅膀的狐猴),並和她一起下西洋棋。一盤棋終了,兩人墜入了愛河。

藝術圈“女主人”

1946 年,馬克斯·恩斯特和坦寧,再加上攝影大師曼·雷(Man Ray)和他的女友朱麗葉·布勞內(Juliet Browner),在紐約一起舉行了婚禮。坦寧正式成為這個藝術精英圈的女主人,與安德烈·布勒東(Andre Breton)、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胡安·米羅(JoanMiro)、雷內·馬格里特(Rene Magritte)、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帕布羅·畢卡索(PabloPicasso)、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迪倫·托馬斯(Dylan Thomas)、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喬治·巴蘭欽(GeorgeBalanchine)成了好友,她還曾為舞蹈大師巴蘭欽設計了不少演出服。
多蘿西婭·坦寧

作品創作

藝術作品

多蘿西婭·坦寧經歷了不同尋常的人生,她的生命是飽滿的,她101年的生命里,從未停止過藝術創作,離開時,她留下了數量可觀的作品,包括繪畫、雕塑、詩集和小說,以及在各個時期創作的紙上作品。在整個四五十年代,坦寧畫作頗豐,寫實的人與物融合夢境般的背景,堪稱超現實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除《生日》外,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還有《小夜曲》,現收藏於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
1949 年,坦寧和恩斯特搬到戰後的法國定居。相比藝術風氣濃郁的巴黎,他們更喜歡恬靜宜居的普羅旺斯。50 年代中期,坦寧的畫風開始轉變。完整的形態被打破,出現越來越多的碎片和稜角,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像是“敲碎了的玻璃”。這一時期,她的代表作是《失眠》,完成於1957 年,現收藏於斯德哥爾摩現代博物館。到了60 年代,坦寧的畫風已完全轉向抽象,不過女性意識仍是她堅持不懈的主題。從1969 年開始,她涉足軟雕塑領域,隨後花4 年時間完成了名為“帕沃旅館202 房間”的布藝雕塑,現收藏於蓬皮杜中心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
多蘿西婭·坦寧
情緒傳達
超現實主義的創作充滿隱晦難釋、不可言明的藝術形象。超現實主義者堅信潛意識和虛無的有效性,所以他們發掘出許多難以名狀、虛無縹緲的事物。這些事物衝擊了人們的視覺,但卻很難觸及到人們的心靈。和其他超現實主義者不同,多蘿西婭·坦寧的作品融入了她的情緒,並將這種情緒傳達給每一位觀者。她的作品帶有一種超現實情景的敘事,就像她早期的代表作自畫像《生日》里,那一道道無盡房門開啟了一場與時間的遊戲,所有的一切都在輕盈靈動的時光中平行展開,畫中坦寧不再局限在房間裡,她具有飛進所有空間的可能。
打破形態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坦寧的畫風開始轉變。完整的形態被打破,出現越來越多支離破碎和複雜的多面結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像是一塊“敲碎了的玻璃”。在她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失眠》(Insomnias)中,坦寧將隱藏的、顯現的、扭曲的空間同時展現出來,讓觀者的眼睛經歷一種從未有過的空間體驗。在她之後的生涯里,坦寧繼續追求著這種對空間可能性的探索,畫風也逐漸從具象向抽象轉變。
多蘿西婭·坦寧
奇異設計
多蘿西婭·坦寧設計的芭蕾服裝風格奇異,即使在60年後的今天看來仍然充滿實驗性。她25歲時,懷揣著藝術夢想和僅有的25美金只身前往紐約。初到紐約時,她靠給芭蕾和戲劇設計服裝、舞台布景維持生計。這一時期她畫了大量的設計稿,不難看出坦寧的作品在很早就展露出超現實主義的端倪。在坦寧100歲的時候,紐約繪畫中心(The Drawing Center, New York)為她的舞台設計手稿舉辦了一個名為“多蘿西婭·坦寧——早期舞台設計”的展覽,紐約《時代》周刊評論道:“看了坦寧的手稿後,覺得她沒有去搞服裝設計實在是太可惜了”,評論還說,那件緊身的女巫服簡直可以登上Alexander Wang 的T台,而那件巨大的船形頭飾搭配驚艷的硬襯裙讓人想起Philip Treacy 和John Galliano的作品。

文學作品

1976 年,84 歲的恩斯特在巴黎去世。幾年後,形單影隻的坦寧搬回了紐約。這段時間裡,他與美國詩人詹姆斯·梅利爾(James Merrill)成為好友。她曾在回憶錄中寫道:“在我人生中的那一段,我為失去摯愛而萬念俱灰,是他讓我意識到了,生活依舊美好。於是我重新拿起畫筆,還開始寫作,就那樣又獨自創作了20 個年頭,至今依然不輟。這要歸功於吉米,也證明他是對的。”
身為同志的梅利爾與當時多位美國女性藝術家交情濃厚,除坦寧外還包括詩人伊莉莎白·畢肖普(Elizabeth Bishop)、電影人瑪雅·黛倫(Maya Deren)等。在好友的鼓勵下,坦寧迎來了創作生涯的一個多產期,全新的油畫和拼貼作品不斷誕生,在歐美等地辦了多個個展。1986 年,她開始寫人生第一本書——回憶錄《生日》;2004 年發表了詩集《目錄》和短篇小說《分歧:周末》。晚年的坦寧一直堅持創作,相比藝術,文學成了她的新天地。這幾年,坦寧的詩歌新作常常會出現在《新共和》《耶魯書評》《巴黎書評》《紐約客》等刊物上,去年她還出版了第二部詩集《Coming to That》。
多蘿西婭·坦寧
也許是受到同為詩人的丈夫恩斯特影響,從80年代後期開始,多蘿西婭·坦寧將精力投入到文學創作中去,或許她想用這樣一種方式紀念愛侶。她曾這樣寫道“有愛,就相隨歲月/積攢每一天幸福幸運/直到握別感恩”,透露出對先夫的無限幽思。1986年,她出版了回憶錄《生日》,被翻譯成4國語言;2004年她的詩集《目錄》問世。坦寧的作品一直受到專業文學類期刊的青睞,包括知名的《耶魯書評》《紐約客》和《巴黎書評》等。美國詩歌協會為紀念她在詩歌創作上的貢獻,特別設立了“多蘿西婭·坦寧詩歌獎”(Dorothea Tanning Award),用以鼓勵後繼的青年詩人。
2012年3月27日,紐約捷運里久負盛名的“運動的詩歌”項目在暫停4年後重新啟動,這個項目讓乘客在乘坐捷運時可以欣賞到車廂內展示的名家名作。項目重新開始後,多蘿西婭·坦寧的《畢業》第一個走進紐約捷運。這個久負盛名的公共文化項目為美國大眾所深愛,詩歌巨匠埃茲拉·龐德和艾米麗·狄金森的作品都被囊括其中。

女性主義者

作為一名女性主義者,坦寧從不讓丈夫恩斯特稱她為“妻子”,而且終身未育。“我十分反對繁衍後代這事,至少對人類繁衍來說,肯定是這態度。如果能讓我來設計的話,男方女方都能懷孕,具體誰懷要丟硬幣決定。那樣的話,大家平等,沒有了強姦,也沒有了‘女性藝術家’這種噁心的稱謂。”

曲終人散

2002 年接受媒體訪問時,91 歲的坦寧曾幽默地回答:“關於我仍在這兒沒走這件事,我能說的,只有抱歉。”2012 年1 月31 日,多蘿西婭·坦寧去世,享年101 歲。她的離世標誌著那場風起雲湧的超現實主義運動最終曲終人散。
多蘿西婭·坦寧
人們不會因為坦寧的離去而遺忘那場轟轟烈烈的超現實主義運動,就在她去世前兩天,一場名為“奇境記:墨西哥及美國女性藝術家的超現實主義奇遇”的大型展覽在洛杉磯藝術博物館開幕,坦寧·弗里達(Frida Kahlo)、瑪雅·黛倫和露易絲·布爾茹瓦(Louise Bourgeois)等女藝術家的作品首次一同出現在觀眾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