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微指狀角化過度症

多發性微指狀角化過度症系1967年由Goldstein首先描述,又稱為瀰漫性釘狀角化過度症及微聚集性角化病。

基本介紹

  • 別稱:多發性微指狀角化過度症
  •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 多發群體:好發於10~30歲
  • 常見發病部位:背部、胸部,面部及四肢也可發生
  • 常見病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 常見症狀:表皮角化過度,比周圍正常角質層增厚2~3倍,並有中度棘層或顆粒層肥厚
拼音,症狀體徵,診斷檢查,治療方案,

拼音

duō fā xìng wēi zhǐ zhuàng jiǎo huà guò dù zhèng

症狀體徵

皮疹多見於背部、胸部,面部及四肢也可發生。多發性,有兩種形態:一為無症狀、灰白色,直徑0.5~2mm,微指狀角化性丘疹;另一為較大,直徑2~3mm、扁平或半球狀角化丘疹,皮損捫之粗糙,與毛囊開口無關。
本病除皮疹外一般無其它異常,個別系伴腫瘤性症狀,如可合併喉癌,手術切除腫瘤後皮損亦可獲改善。

診斷檢查

1、持久性豆狀角化過度症 皮損主要分布在肢端,組織象上除有表皮角化過度外,偶有角化不全,真皮中有帶狀淋巴細胞浸潤。
2、應與鑑別者尚有毛髮苔蘚、汗孔角化症、毛囊性扁平苔蘚、毛髮紅糠疹和Kyrles病等,通過臨床及病理檢查皆易於鑑別。

治療方案

外用5%水楊酸軟膏等角質溶解劑或維A酸軟膏,可使皮損獲得暫時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