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爾·安成

多拉爾·安成:(生卒年待考),鄂溫克族,多拉爾·海蘭察裔孫;滿洲鑲黃旗人,索倫多拉爾氏,世居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著名清朝將領、邊疆大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拉爾·安成
  • 所屬民族:鄂溫克族
  • 籍貫:滿洲鑲黃旗人
  • 居住位置:黑龍江布特哈阿倫河
簡介,記載,

簡介

由於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中國古代所繪製的西藏地圖並不多。國家圖書館珍藏有清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多拉爾·安成繪本《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雖無比例尺,也不甚精確,但依然能通過此圖可以對入藏及西藏的山川地勢、疆界交通、城池關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記載

康定縣境內的打箭爐,自古為荒邊之地。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滿清政府在打箭爐設立茶關,打箭爐因此成為川茶輸藏的集散地和川藏茶馬大道的交通樞紐。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開闢了自打箭爐經里塘、巴塘、江卡 芒康至昌都的川藏南路大道,沿途設立糧台、塘鋪。由於這條路主要供駐藏清軍官兵和輸藏糧餉來往使用,故習慣上稱之為“川藏官道”,但實際上此道也經常是茶商馱隊行經之路;而由打箭爐經道孚、甘孜、德格、江達至昌都的茶馬古道,則習慣上被稱為“川藏商道”,兩道皆匯合於昌都。由昌都起又分為兩路,至拉薩匯合。一路由昌都經洛隆宗、邊壩、工布江達、墨竹工卡至拉薩;一路由昌都經三十九族至拉薩的古代茶道。
在《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中,多拉爾·安成繪出了自打箭爐入藏的北、中、南三條路線,他採用形象畫法,較詳細地繪出了昌都、拉薩、日喀則等城廓以及土司寨、寺廟、村落、山脈等,並用虛線標註各站路途走向,但未標註路程距離。圖中金沙江、雅礱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分別用文字注出流向,而且標註了西藏的疆界毗連與四川、雲南、新疆的分界以及同緬甸、越南、俄羅斯、廓爾喀尼泊爾等邊界。
《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的製圖者多拉爾·安成,曾於清光緒二十七~二十九年(公元1901~1903年)任駐藏幫辦大臣,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任新疆伊犁副都統兼塔爾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參贊大臣。多拉爾·安成奉命駐藏時,正值英國侵略者籌劃第二次武裝侵略西藏,藏區形勢緊張,滿清朝廷為之震動。多拉爾·安成臨危受命,對藏區山川形勢、疆界毗連和風土人情等均不熟悉,“恐一旦有事,貽誤地方,關係非淺。他五內焦急,日夜不遑”,遂“到處咨訪,考核方輿,勉繪一圖” 均為圖尾作者跋語,即此《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
在《自打箭爐至前後藏途程圖》的跋中,附有多拉爾·安成所寫詩二首:“一紙新圖入手中,山川差與舊遊同。流觀藉惕冰淵志,敢詡班生萬里功。”“中夏豈真魚肉弱,列邦盡肆虎狼雄。時艱共縞非難事,只此肫誠貫始終。”
體味多拉爾·安成之詩意,並細察全圖,其主體部分(南線)當是多拉爾·安成進藏途中所經各處要地,北線和中線及其它內容應是他“到處咨訪,考核方輿”所得。多拉爾·安成本著愛國盡責的精神,為防禦外敵入侵,鞏固藏區防務,給後人留下了一幅較詳盡的入藏及西藏全圖。
多拉爾·安成後升任一等超勇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