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大循環農業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具有經濟、社會、生態、環保、文化、旅遊、節約、高效、健康等多種功能,各產業之間融合發展,農村各種生產要素相互疊加融合放大的先進農業發展方式。它不同於一般的農業,不同於一般的循環農業、生態農業、立體農業,不同於一般的農業產業化,也不同於日本、韓國推廣的六次產業,但又不是脫離上述不同形態的農業憑空臆造出來,而是在上述基礎上不斷引深和拓展。它是大系統綜合的新業態,是跨產業跨學科的新模式。“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對傳統農業和傳統產業的突破和創新。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由我國著名循環經濟專家季昆森於2013年5月正式提出,並構畫了“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功能大循環農業
  • 外文名:Multi-function large circulation agriculture
  • 首倡者:季昆森
循環圖,什麼是多功能,什麼是大循環,推行原因,

循環圖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圖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圖”的含義
在“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圖”中,15個大、中、小圓分五層組成一個整體的循環圖:第一層是1個大圓,代表整體聯動的大循環;第二層是6箇中圓,分別代表種植業、養殖業、微生物產業、加工業、行銷業、旅遊業;第三層這箇中圓,起到承前啟後連結的作用;第四層是6個小圓,分別代表循環經濟創意經濟服務經濟、科技、文化、金融;第五層是位於中心的一個小圓,代表信息。

什麼是多功能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具有經濟、社會、生態、環保、文化、旅遊、節約、高效、健康等九大功能。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具有十個方面的相互疊加融合放大效應,即:不斷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不斷降低生產成本,不斷減少環境污染,不斷最佳化生態環境,不斷擴大勞動就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資源產出率,不斷提升農業的整體效益和競爭力,不斷破解發展中的難題,不斷有所創新。

什麼是大循環

錢學森教授指出,我們掌握的學科“跨度越大,創新程度也越大。而這裡的障礙是人們習慣中的部門分割、分隔、打不通。而大成智慧學卻教我們總攬全局,洞察關係,所以促使我們突破障礙,從而做到大跨度的觸類旁通,完成創新”。
多功能大循環農業的大循環突破了產業、學科之間相互分割、分隔的障礙,是各產業之間融合發展的大循環,不是農村各種生產要素的簡單相加,而是可以起到相互疊加融合的放大效應。“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圖”中的15個大、中、小圓之間環環相切,環環相連,環環相通,環環相扣,形成整體的多功能大循環。

推行原因

(一)發展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堅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習總書記多次指出,我國農產品產量大幅提升,但存在成本高、效益低,在給予農產品大量補貼的同時,面源污染和重金屬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農產品污染等問題十分嚴重。並提出,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綜合性方案?減少化肥施用量、農藥施用量能不能減少?習總書記還明確提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發展多功能大循環農業就是落實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治本之策和有效途徑。
(二)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在深入研究國內外對農業功能新認識和總結循環經濟先進典型經驗的基礎上,對農業發展的規律性作出的新概括。
(三)發展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是從根本上造福農民,為廣大民眾送去健康,為企業家帶來無限的良性商機,得到基層農民和企業家的贊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