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刺新園蛛

多刺新園蛛

多刺新圓蛛,Neoscona polyspinipes (Yin et al.1990),圓蛛科新圓蛛屬的一種蜘蛛。體長6.20 8.60。體長7.20者,頭胸部長2.00,寬2.50;腹部長5.10,寬3.90。前、後眼列皆後曲。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前中眼間距稍大於前中眼直徑。前中側眼間距兩倍於前中眼間距。前中眼大於後中眼,後中眼間距等於後中眼直徑之半。後中側眼間距等於後中眼直徑的四倍。中眼域梯形,寬大於長,前邊大於後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多刺新圓蛛
  • 拉丁學名:Neoscona polyspinipes (Yin et al.1990)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圓蛛科
  • 亞科:圓蛛亞科
  • :圓蛛族
  • :新圓蛛屬
  • :多刺新圓蛛
  • 分布區域:中國(湖北、湖南)
  • 總科:圓蛛總科
基本介紹,形態描述,雌蛛,雄蛛,地理分布,

基本介紹

中文名:
多刺新園蛛
中文拼音:
DuōCìXīnYuánZhū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多刺新園蛛

形態描述

雌蛛

背甲褐色被白色絨毛。頸溝、放射溝處斑紋深褐色,中窩黑褐色。胸甲褐色,正中黃白條斑。螯肢灰褐色,前齒堤4齒,後齒堤3齒。顎葉、下
唇黑褐色。步足褐色,各腿節有黑褐色環紋,第Ⅲ、Ⅳ步足的膝節、脛節和後跗節遠端深色。
腹部背面前端有“人”字紋,前邊黑褐色,後邊黃白色。葉狀斑狹長,邊緣黑褐色,兩側缺刻5—6對。外緣以黃白細紋為界,中間色淡,腹面正中灰褐色,兩側白堊色條斑的後端較粗圓。紡器黃褐色,兩側各有一大一小的黃白斑。外雌器基部扁圓?較寬。垂體等腰三角形,扁平,貼於腹壁。結構酷似嗜水新園蛛N.nautica(L Koch,1878),但本種垂體游離緣的加厚部份較長,垂體彎折處的外側有一對側隆起,因此可將兩種區別開。

雄蛛

體長6.50—8.00,背甲赤褐色,除眼區有一些長剛毛外,無其他毛覆蓋,少斑文。中窩深赤褐色,中眼域向前突出。胸甲黃褐色,正中有黃白細縱斑。顎葉、下唇和步足基節皆黃褐色,步足除基節外赤褐色,無環紋。深色個體的步足灰褐色,有黑褐環紋。
腹部背面斑紋較雌蛛清晰,上被黃白、褐色長剛毛。觸肢器的頂突從側面觀基部寬,遠端彎由似爪。引導器、中突均較細長,與嗜水新園蛛不同,第Ⅱ步足脛節刺中間細刺三行,數目很多,故名。這一特徵與猶他新園蛛N.utahana(chamberlin,1919)相似,但觸肢器細微結構不同,特別是中突側面觀不呈叉狀,可將兩者區別開。

地理分布

中國(湖北、湖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