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支井技術

多分支井技術

《多分支井技術》是2006年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麥可R.錢伯斯。

基本介紹

  • 書名:多分支井技術
  • 作者:(美)麥可R.錢伯斯
  • 譯者孫仁遠
  • ISBN:9787502157500
  • 頁數:243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刷時間:2006-11-1
  • 字數:389000
  • 紙張:膠版紙
  • 印次:1
內容簡介,目錄,多分支井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可供從事多分支井技術研究及套用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並可作為石油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教材參考書。本書從油藏工程、商業套用、鑽井工程、完井工程和套用過程5個方面介紹了多分支井技術,共收集相關論文17篇。

目錄

油藏工程篇
多分支井動態預測
非均質油藏非常規井的產能近似模型
商業套用篇
多分支井技術的篩選變數
使多分支井更經濟
確定套用多分支井技術的風險:獲得更好的理解
鑽井工程篇
南德克薩斯奧斯汀白堊紀地層相對雙分支水平井歷史
多分支井建井——多方受益的鑽井技術
阿聯Sharjah地區Sajaa油田欠平衡雙分支水平井的成功鑽進
完井工程篇
套用水平多分支井鑽井技術改造成熟水驅油藏,為CO2水一氣交替注入三次採油實施做準備
多分支井鑽井和增產項目綜述
Wytch Farm世界上第一口大位移多分支井井下流動控制完井
Zadco在阿布達比近海油田多分支井增產的經驗
多分支井連線處的穩定性
套用過程篇
多分支井設計
大伊科菲斯克地區多分支井工程設計與實施的持續進展
世界上第一口從半潛式鑽井平台上進行的5級多分支井完井歷史
加利福尼亞東惠靈頓油田多分支井失效分析
參考文獻
單位換算表

多分支井技術

多分支井的完井已經有TAML分級標準,但是仍然是分支井技術上的難點,其主要困難在於主井眼與分支井眼的連線技術。分支井的連線技術是分支井所特有的,支井眼與主井眼的密封連線問題是目前分支井完井作業技術難度最大的。因此分支井研究的主要方面集中在分支井完井中的主、支井眼連線技術。
不密封連線方式(僅將主井眼與支井眼內管柱機械地連在一起)有Sperry公司的可回收分支井系統和分支回接器,Baker公司早期的根部系統等;密封連線系統目前有Sperry公司的RMLS系統、ITBS及LTBS系統,Hauiburton公司的分支井系統3000TM,Baker公司最新的根部系統;為了順利再進入分支井眼,可使用選擇性再進入工具(SRT)。多數密封連線系統都是選擇性再進入的,如Sperry-San公司的多管柱完井系統(MSCSTM),PCE公司的分支井再進入系統等。
由Marathon oil與Baker oil Tools、National oil well聯合開發的井下分離頭系統(Down hole oil Splitter System)是一項專利技術,利用該系統可以在一口井中鑽數個分支,並可以下套管固井、完井,同時可以保持各分支間的任意進入性。
由Sperry-Sun鑽井服務公司、CS資源公司和Cardium工具服務公司聯合研製開發的一套分支井襯管回接新技術??分支井段回接系統(LTBS)。LTBS主要包括套管開窗接頭、可回收式導斜器、分支井襯管懸掛器及下送工具等四個部分。利用LTBS可採用常規定向井工藝鑽出分支井段,實現分支井襯管與主井眼油層套管的回接,並可對分支井襯管進行注水泥固井,保證以後可以重新進入分支井筒內作業。
利用水平井開發低滲透油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理:
水平井生產剖面具有很強的泄油能力;
水平井生產剖面呈穩態流時,其壓力剖面的生產壓降低於垂直井壓力剖面的生產壓降;
當生產層含有氣頂或底水時,水平井直接鑽入油層中部,從而限制了氣頂和底水的錐進;
對於垂直裂縫或高角度裂縫發育的儲層,用水平井把裂縫串起來,則更顯出水平井的優越性;
對薄的低滲油氣層,水平井延伸到薄的油層中部去,與垂直井相比具有更大的泄油麵積;
在等效區域內,採用相同的井距布井,水平井產能為直井的六倍,因此,水平井可以採用大井距布井,從而降低鑽井成本。
分支井是指在一口主井眼(又稱母井眼)中鑽出兩口或多口進入油氣藏的分支井眼或二級井眼分支井,主井眼可以是直井、定向井,也可以是水平井。分支井類型繁多,如疊加式、反向式、Y型、魚刺型、輻射狀等,可以根據油藏的具體情況進行優選合適的分支井類型。
與目前比較成熟的水平井技術相比,分支井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發揮水平井高效、高產的優勢,增加泄油麵積,挖掘剩餘油潛力,提高採收率,改善油田開發效果;
可共用一個直井段同時開採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油層或不同方向的同一個油層,在更好地動用儲量的同時節約了油田開發資金。
對於低滲透油藏這種用直井開採效果比較差的油藏,用水平井或側鑽水平井開採還不能夠完全控制油藏,而採用多底井或分支井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水平井及分支井開採技術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井網及井眼軌跡設計技術、完井技術和採油工藝技術。水平井井網及井眼軌跡設計技術
從目前油田現場套用和理論研究來看,水平井與直井聯合布井的五點法井網與九點法井網是套用最多並且效果較理想的布井方式。
水平井水平段在油層中的位置直接關係到水平井的產能和壽命,目前也有不少學者致力於這一方面的研究。
水平段在油層的設計位置取決於油層的驅動類型以及油層的均質性,為了最大範圍地動用目的層儲量,在設計井位時,將水平段設計成與目的層斜交,使水平井既可以斜穿上、下砂岩體,又可以穿透大部分分散的不穩定薄夾層,以減少出油阻力,增加出油體積;
水平段的延伸方向除與儲層的構造形態、斷層位置、含油砂體的沉積類型和邊界有關係外,還與儲層中地應力分布及天然裂縫的發育狀況有關。
水平段的延伸長度設計必須與儲層砂體發育規模相一致,並綜合考慮已鑽的直井井網部署和地面環境等因素,在油藏特定地質條件和地面環境下,水平段的設計長度並不是越長越好,只有根據油藏地質條件、鑽井成本和作業風險等最佳化研究,才能獲得比較好的開發效果和經濟效益。
套用條件及範圍
水平井和分支井的開採研究表明,對於垂直井壓裂開發仍然沒有經濟效益的低滲透油藏,也同樣不適合用水平井和分支井技術開發,但是只要選擇適合的地質條件,用水平井和分支井開採低滲透油田能夠獲得明顯的增油效果。
這些地質條件的內容包括:
層含油砂岩厚度大於6m;
儲層的滲透率大於1×10-3μm2;
含油層的流度應大於0.5×10-3 μm2/mPa?s;
儲層中具有比較發育的天然裂縫;
層狀油藏應有良好隔層,以防氣水過早進入油藏;
目的層的分布面積應大於0.5km2,以便部署完善的注采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