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馬鞍

多倫馬鞍

多倫諾爾馬鞍具盛行於清代,多倫馬鞍選材講究、造型美觀、堅固耐用、乘坐舒適,因其做工精緻而曾一度聞名草原。馬鞍產品針對於不同馬型有不同型號。有些熟練的老工匠視馬型體,當場製作試用,在馬背墊一張麻紙,鞴鞍乘騎後麻紙依然完好,1929年多倫縣城內有鞍子鋪23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倫馬鞍
  • 盛行時期:清代
多倫馬鞍與馬背民族,多倫馬鞍製作,

多倫馬鞍與馬背民族

蒙古民族被譽為馬背民族,成吉思汗和元朝時代橫跨歐亞的廣袤土地,都是馬蹄耕耘的。馬鞍的發明,才使蒙古人躍上馬背,變成一種所向無敵的生產力和戰鬥力,成就了這一切煌煌業績。遊牧文明的歷史和光榮,有一筆要重重記在馬鞍的賬上。
多倫馬鞍-蒙古汗國金馬鞍飾件復原多倫馬鞍-蒙古汗國金馬鞍飾件復原
蒙古族是馬背民族。從五、六歲開始騎馬,到七、八十歲只要能爬上馬背,照樣能奔走馳騁。馬背幾乎是他的半個家和全部生活。蒙古人離開馬背,如鳥之失翼,車之折輪,英雄失去用武之地。但是,英雄與駿馬,是靠馬鞍連線在一起的。只有當馬鞍把他(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生產力和所向無底的戰鬥力。
古老的岩畫和歷史研究已經證明,早在1萬年前,人類剛剛進入新石器時代,就開始馴養野獸,把它們變成自己的牲畜和騎乘。那時候還沒有鞍轡,牧人或者獵人都是驏騎。但是到了公元前300年左右,匈奴的騎兵和馬鞍已經相當精良,趙武靈王靠著學習匈奴,胡服騎射,富國強兵,成為一方霸主。後來成吉思汗的鐵騎雄風,曾經席捲歐亞,耕耘過半個世界。馬背就是蒙古人的搖籃,馬背就是蒙古人的天下,馬鞍和馬鞍具功不可沒,應當濃墨重彩,大書一筆。
駿馬的地位崇高,自然也提高了馬鞍的身價。蒙古牧人做好一副稱如意的馬鞍,就像漢族農民買到一塊土地一樣,那是一種非常愜意和隆重的事情。“女人們有錢戴在頭上,男人有錢用在馬上”,一匹訓練有素的快馬,配上一副雕花鑲銀的馬鞍,一下子就抬高了主人的身價。“雕鞍未解玉驄驕”,人靠馬扶,馬靠鞍妝,馬鞍的優劣和好壞,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體現。不用看人,只要看看他的坐騎和馬上的裝扮,就可以知道主人個大概。這種濃厚的社會氛圍和歷史傳統,導致創造了輝煌的鞍馬文化。
從現在流傳在蒙古各地的馬鞍來看,蒐集起來完全可以搞一個馬鞍博物館。就筆者接觸到的馬鞍,就有金馬鞍、銀馬鞍、銅馬鞍、景泰蘭馬鞍、檀香木馬鞍等等。由於地域和背景的不同,形制也多種多樣。就從裸鞍來講,有全木頭的,有木頭做鞍板,鞍座和前後鞍鞽用鐵做的;有的鞍鞽高聳,又厚又大,有的只是兩個小片,全部鞍木都用牛皮包裹起來,玲瓏而光滑;同時又分實用型、豪華型二類,還有用於賽馬、狩獵、戰爭的馬鞍,樣式又有不同,以及小巧華麗的坤鞍等等,不一而足。
所謂金馬鞍、銀馬鞍等等,都是就馬鞍的裝飾而言,並不是全用金子和銀子製成。裸鞍及馬鞍的骨架,不論怎樣高貴,多數還是木頭的。金屬、骨頭、景泰藍和其他材料,裝飾的都是有關部分。比如鞍棱,前鞍鞽的前面,後鞍鞽的後面,鞍板鞍座上面,大韂小韂,後秋襻胸,嚼子籠頭等等。鞍棱上的裝飾,一般是兩條對成,系很細的窄條,但是上面也有精美的圖案。鞍鞽前後的圖案根據馬鞍的形狀,十分講究和突出,民族特點極為濃厚。鞍板鞍座上的裝飾,主要是銀鞍花。

多倫馬鞍製作

蒙古馬鞍的製作,是木工、皮毛、金屬,甚至刺繡等多種工藝的綜合。對於蒙古馬鞍的長處,宋朝人彭大雅在其名著《黑韃事略》中,就有精闢的論述:“其鞍轡輕簡,以便馳騁,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豎而後平,故折旋而膊不傷;鐙圓,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闊,故靴易入。綴鐙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斷爛,闊才逾一寸,長不逮四總,故立馬轉身至順。”經過千百年的錘鍊,蒙古馬鞍具的製造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有自己生生不息的傳承人。蘭州的景泰藍馬鞍、多倫馬鞍、科左後旗的軍鞍,都曾經是當時的名牌。科左後旗製作的馬鞍,曾經支持過僧格林沁消滅八國聯軍。
馬鞍的原料一般多用樺木。樺木砍倒以後,一般要乾燥三四個月才能使用。一副馬鞍一般只用四大塊材料,兩塊凸形的叫左鞍板和右鞍板,兩塊U型的叫前鞍鞽和後鞍鞽。用常人的眼光來看,把這四塊木板對在一起就行了。但是,這裡有個角度、寬窄、弧度的問題,而且在做的時候不斷地變化,遠不像人們想像的那般容易。
民間沒有模具和機器,全憑匠人的眼力和經驗來完成,可以說是一種絕活。這也是民間手工藝的神秘性和個人風格所在。用各種各樣的手錛子和木銼作出雛形以後,就可以固定在一個地方把縫隙膠合。等膠乾透,在前後鞍鞽和鞍板、鞍座相接的地方,前面打8個眼,後面打10個眼。每兩個眼裡,貫進一道濕牛皮釘,等到濕皮釘一乾,就把它們硬繃繃箍成一個整體。後面所以要多打兩個眼(也就是多加一道釘),因為後鞍鞽下面承受著人們臀部的壓力,比較吃緊。左右鞍板的前後,還要各打4個眼,用來穿綴捎繩。左右鞍板前面各打一個方形大眼,用來穿綴馬鐙。後面鞍板左右各打一個眼,裡面穿出繩環,準備將來連線後秋。染色和油漆是最後的一道工藝。
這樣做出來以後,還是一副裸鞍,遠遠達不到能夠使用的程度。它上面要包起來,下面要襯上屜子,左右加大韂小韂,前後穿上捎繩,才能成為一付完整的馬鞍。這些東西看上去簡單,卻十分科學,處處閃爍著遊牧民族的大智慧。是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統一,科學與審美的結合。大韂是香牛皮做的,上面有軋出來的各種民族圖案。呈現一個大U形,上端就用捎繩挽個疙瘩,固定在鞍板前後兩個地方,不用另外打眼。挽疙瘩的地方嫌不雅觀,上面罩上一個銀鞍花,蒙古語叫著巴阿孛爾,沒有大韂,騎士的腿就會直接接觸馬肚,讓馬汗把衣袍打濕。馬鐙由鐙繩和鐙盤組成,鐙繩穿在前鞍鞽後面、鞍板前面的孔里,樣子很像人們的褲帶,一端有帶卡子,一端有窟窿眼,可以根據騎士的腿長腿短,隨時加以調整。
為了防止鐙繩磨著人腿,要用一小片香牛皮或者栽絨把它蓋上,漢語把它稱之為小韂或者夾墊。小韂要用兩個銀泡釘固定在底座上的栽絨下面,這種銀泡釘,也叫達羅勒嘎。小韂上也有圖案,或刺繡或壓成。捎繩的一面,前後一般是8根和16根。人騎馬的時候,還可能在褡褳里多少裝一點東西,同時馱在馬身上,為了防止褡褳在人上、下馬的時候帶下來,或者人不騎馬的時候掉下去,就要用捎繩把它們捆上。一副馬鞍上,必須配備兩條捆肚,前捆肚從馬的胸部下面、後捆肚在馬肚子下面揪緊。帶扣環的捆肚都在左面,右面的皮帶上面有窟窿眼,或者用皮條辮成,以便像人的褲帶那樣隨時可以捆緊。這樣馬鞍子才能穩穩地搭在馬背上面。跑上二三十里以後,一般還要緊一次捆肚。在蒙古語裡,左邊和右別的捆肚叫法還有區別,左邊有帶卡子部分的叫奧楞,右邊沒有帶卡子的部分叫哲里木。馬鞍的下面,靠著馬背,一定要備兩層氈子,一軟一硬,稱之為鞍屜,鞍屜有保護馬背的作用。下面的軟屜,不裝飾。上面的硬屜,也要納出各種好看的花紋。鞍屜與馬鞍不相連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