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勃里昂

夏多勃里昂全名是弗朗索瓦-勒內 夏多布里昂子爵(François-René, vicomte de Chateaubriand ,1768年9月4日–1848年7月4日)是法國作家,政治家和外交官,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人。夏多勃里昂是法國19世紀頗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極浪漫主義文學對當時法國文學有著深刻的影響。1763年9月4日,夏多勃里昂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自幼高傲、自負、富於幻想,生性孤辟、憂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多勃里昂
  • 外文名:François-René, vicomte de Chateaubriand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
  • 出生日期:1768年9月4日
  • 逝世日期:1848年7月4日
  • 身份:作家
  • 性別:男
  • 文學方向:消極浪漫主義文學
基本資料,個人簡介,評價,相關故事,

基本資料

姓名:夏多勃里昂
出生日:1763年9月4日
夏多勃里昂
星座:處女座
性別:男
血型:未知
地區:法國
出生省:未知
出生市:末知
身份:作家

個人簡介

夏多勃里昂是法國19世紀頗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極浪漫主義文學對當時法國文學有著深刻的影響。
1763年9月4日,夏多勃里昂出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自幼高傲、自負、富於幻想,生性孤辟、憂鬱。1786年,他入軍界當上陸軍中尉。由於他的長兄是國王路易十六的總理的孫女婿,他得以在巴黎社交界和宮廷里顯露頭角,並涉足於文人圈子。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他站在保王的一邊,直接參與反對革命的軍事活動。1793年,他先後僑居比利時和美國,開始文學創作活動,發表了第一部作品《革命史論》,並撰寫了《美國遊記》和散文史詩《納謝茲人》。1800年,夏多勃里昂回到法國,完成了抒情論文《基督教真諦》,文章發表後,在法國產生很大影響。拿破崙開始拉攏他,委任他駐羅馬使館的秘書等職務,但夏多勃里昂始終固守保王立場,並不贊成拿破崙的政策,因而1804年辭職,還在自己主辦的《水星報》上發表影射拿破崙帝國暴政的文章,拿破崙下令取締《水星報》。1811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士院院士,拿破崙拒不承認。此後他離開巴黎,直到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他才回到巴黎,從此青雲直上,成為貴族院議員,不久又當上外交部長。1830年,波旁王朝垮台,他專事寫作,直至1848年逝世。

評價

夏多勃里昂是一位十足的消極浪漫主義作者。他不僅在作品中帶有濃厚的消極浪漫主義色彩,而且創立了消極浪漫主義的基礎。他的作品文筆優雅,詞藻華麗,詩意盎然,但其情調是憂鬱、傷感的,甚至顯得有些矯揉做作。馬克思在談到夏多勃里昂的作品時說:“如果說這個人在法國這樣有名,那只是因為他在各方面都是法國式虛榮的最典型的化身,這種虛榮不穿著18世紀輕佻的服裝,而是換上浪漫的外衣,用新創的辭藻來加以炫耀,虛偽的深奧,拜占庭式的誇張,感情的賣弄,色彩的變幻,文字的雕琢,矯柔造作,妄自尊大。總之,無論在形式上或在內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謊言的大雜燴。”

相關故事

都說夏多勃里昂像一隻孔雀。孔雀是要展翅給人看的。他的翅膀既是他的羽毛筆,也是他的豐富而多姿多彩的人生。
他的翅膀又寬闊又龐大,你遠遠就可以看到。如果你去羅浮宮,你可以發現,那琳琅滿目的名畫當中,有兩幅跟夏多勃里昂有關。一幅是吉魯德的《阿達拉的葬禮》,這幅取材於夏氏作品《阿達拉》的名畫,以光線、人物和情感的強烈反差使人震動。《阿達拉》是夏多勃里昂早期的浪漫主義作品。畫面中死去的美人兒阿達拉,是夏氏筆下的女主角,她曾經使許多同時代的法國人流下眼淚。
另一幅是大衛的作品《雷卡米耶夫人》,那位半躺在一張古式長椅上的大美人,是夏多勃里昂的情人。一旦提到這位大美人,不可能不提到夏氏。雷卡米耶夫人是著名的沙龍主持人,尤其以她絕代的姿色名滿天下。夏氏追逐文學,追逐政治,也追逐女人。他的情婦甚多,唯有與她的關係始終不渝,寫給她的情信達三百七十封,最後的日子在她家度過,在她身邊死去。那時候,這位大美人已經雙目失明,她摸索著剪一把自己的灰發,放到他的胸口上。夏氏謝世次年,她也去世了。
巴黎近郊的“狼谷”(ValléeauxLoups),有一間夏多勃里昂博物館。這間博物館的內部陳設,處處標誌著夏氏與雷氏的親密關係。入口間掛著大衛那幅傑作的複製品;客廳放著她的半身塑像;重建了夏氏為她開闢的起居室,室內陳列著畫中的古式長椅。你看那局面,可以想像得出,這位極度驕傲,只瞧得起自己,跟誰也相處不來的大文豪,如何將自己棲息到這位大美人的身上。他在她的身心裡做夢、生活,將她作為靈魂的隱居所。有了雷卡米耶夫人,外頭的世界於他就不那么咄咄逼人,可以隨意“做個夏多勃里昂,或者什麼也不做”了。
夏氏逝世已經一個半世紀,但沒有多少個作家能像他那樣,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生活在當代社會中。他被譽為法國浪漫派的宗師,雨果只是他的承繼人;他極力反對盧梭,卻有著盧梭的民權思想;對人類未來的命運,他作過深刻的探討,思想十分現代化;他是個保皇派,卻以非常敏銳的目光預言民主制度的來臨,且天生地熱愛民主;他的作品強勁有力,虎虎有生氣。如果你想了解法國的散文,首先要看夏多勃里昂。作為十九世紀的文壇泰斗,他跟雨果、福樓拜都是具有標誌性的人物。法國人將他比喻為法國的莎士比亞、歌德、但丁。他還參與政治,先後官拜駐外大使和國務部長。
奇怪的是,他不被同時代的人理解,許多文人對他沒有好感。司湯達說他“極度虛偽”;喬治桑說“他的作品沒有寓意,缺乏靈魂”;維尼指摘他“政治,文學和宗教上的虛偽,假天才”。而事實上,這個虛榮心極重的人,巴不得占領整個文壇陣地。別人的讚揚奉承越多越好,而且永遠覺得不夠。他討厭與他競爭的人,無論國內或國外的文人。拜倫這個跛腳詩人,單單是他留在威尼斯的影子就夠他討厭,還有盧梭那個害人精,法國大革命,天翻地覆,人頭落地,就是他惹出來的。儘管他與盧梭之間區別不大,都希望有一個按自己尺寸特製的世界。
對他另眼相看的人,天下間只有一個,他就是拿破崙
1800年回國,因寫作崇尚教權主義的著作《基督教真諦》而受拿破崙青睞,先後被任命為駐羅馬使館一等秘書和駐瓦華公使。1804年因不滿拿破崙處決流亡貴族昂吉埃公爵而辭職,並撰文攻擊拿破崙的政策。1811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但被拿破崙否決掉。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後,歷任駐瑞典、普魯士和英國大使、貴族院議員、內政大臣等職。1822年代表法國出席維羅納會議,主張干涉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次年出任外交大臣,參與發動入侵西班牙的戰爭。1828-1829年任駐羅馬大使。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後,仍忠於波旁王室,曾撰文為叛亂貴族辯護。一生著述甚豐,涉及文學、歷史、宗教等領域,寫景精緻,文筆優雅,但基調較憂鬱、傷感,充滿著懷舊情緒。被視為十九世紀上半葉法國消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