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王陵

大約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初,禹之子啟自立為王,王位改為世襲,從而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從這以後,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歷代帝王不僅生前營造豪華的宮殿,還要建造死後夠享樂的宏大的陵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商王陵
  • 外文名:the royal tombs of Xia and Shang Danasties
  • 朝代:夏
  • 人物:啟
  • 制度:子隨父葬,祖輩衍繼
陵墓簡介,陵墓規格,殉葬現象,出土情況,

陵墓簡介

夏商王陵,英文the royal tombs of Xia and Shang Danasties,是夏商曆代帝王建造死後夠享樂的宏大的陵墓。
夏商開始,歷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緣關係,實行"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集中在一個地區。在陵墓和附屬建築的周圍通常還劃出一定的地帶作為保護、控制的範圍,稱為陵區。陵區占地非常驚人,通常少則十數里,多則百多里,陵區的各種建築都有周密的規劃布局。陵區的設定在商代晚期已經出現,陵區一般都選在離都城不遠的地方。

陵墓規格

商朝從湯立國到盤庚,共經歷十世十九王。這些帝王陵墓沒有歷史記載,至今也沒有發現。根據《史記》的記載:"自盤庚遷都於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再未遷都",在這期間共立了八世十二王。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商代後期盤庚遷都以後的帝王都埋葬在安陽洹水以北,武官村與侯家莊一帶,隔河與小屯宮殿區相對。洹河的南岸是宮殿區、居民區和手工業區,北岸是王陵區,總面積有二十多萬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陵區內已經發現的大墓有十三座,分為東西兩區:東區五座,西區八座,其中一座是建好後並沒有使用的空墓。由於文獻資料不足,不能夠考證它們各自的墓主。這些大墓中只有幾座的墓道之間有互相打破的現象,但絕沒有墓室相互打破的。由此可見,這些大墓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的。在陵墓區域內還發現有少數中型墓和大量的小型墓,應該是屬於這些大墓的陪葬墓和殉葬坑。另外,還有大量的祭祀葬坑。
這些墓都屬於土坑豎穴墓,按照平面形狀可分為:亞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三種。亞字形大墓的墓室平面呈亞字形或方形。中字形大墓,墓室平面呈長方形。甲字形的大墓只發現了一座,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傳說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出在這裡。墓道有斜坡狀和台階兩種。墓室墓道的面積大部分是四百到八百平方米,深度都在十米以上。其中規模最大的是 1217 號墓,墓室平面呈亞字型,總面積達到了一千八百多平方米,規模是同期普通墓葬的一千多倍。
墓室中放置著棺槨葬具。槨室平面是方形或亞字型。槨室的底部鋪設了木板,四壁用木板搭接,木板外面雕刻著花紋圖案。
商王陵的地面上沒有封土墳丘。在已經發掘的婦好墓中發現,墓口的上面有一座房基,平面是長方形的,大小與墓口差不多,上面排列著比較規整的柱穴。推斷它應該是為祭祀墓主而建造的享堂或寢殿類建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同類建築。

殉葬現象

商代後期使用人牲和人殉的現象已經相當普遍。人牲是指把人當作牲畜殺死後祭祀祖先和山川神靈。被殺的人是戰俘和奴隸。人殉則是為王室貴族殉葬的人,有陪臣、妻妾、侍衛、親信和僕役等。商代王陵中使用的人牲和人殉,不但數量多,處置形式也最為殘酷。這些人牲人殉分別埋葬在墓底、槨室外和墓道和填土中。
王室祭祀祖先的公共祭祀場所在王陵區的東部,面積有數萬平方米。已發現一千多座祭祀葬坑,坑與坑之間排列有序,多數是南北向的。坑內埋的人不僅有男女還有兒童。大多數死者被砍去頭顱,有的在斷肢斷腰或肢解後扔在坑裡。有少數女性和兒童做捆綁狀,大約是被活埋的。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奴隸主貴族是多么的殘忍野蠻。

出土情況

商王陵經過多次盜穴,隨葬器物幾乎被盜盡,其中不少精品已經流落到海外各地。隨葬品包括有青銅禮器、兵器、工具、車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種類繁多,製作精美,其中很多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比如,四號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堪稱是王室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銅器,製作精湛另人驚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