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作法

在高於地面的土埨上栽種作物的耕作方式。中國華北、東北和內蒙古等地多用於栽培玉米、高粱甜菜等旱地作物,其他地區主要用於栽培甘薯、馬鈴薯等薯芋類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壟作法
  • 外文名:ridge culture
  • 優點:壟台土層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結
  • 創造人趙過
  • 優勢:利於集中施肥 有利於光合產物積累
名詞解釋,歷史發展,

名詞解釋

壟作ridge culture
耕作方法
壟由高凸的壟台和低凹的壟溝組成。其優點:壟台土層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結,利於作物根系生長;壟作地表面積比平地增加20%~30%,晝間土溫比平地增高2~3℃,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光合產物積累;壟台與壟溝位差大,利於排水防澇,乾旱時可順溝灌水以免受旱;壟台能阻風和降低風速;利於集中施肥。壟的高低、壟距、壟向因作物種類、土質、氣候和地勢而異。作壟方法有整地後起壟和不整地直接起壟以及山坡地等高起壟。播種方法有?種和扣種。
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為中心。最早出現的一種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畝法。畎畝法,由畎和畝兩部分組成。畎是溝,畝是壟,畎畝法也就是一種壟作法。這種耕作法對於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棄畝,下田棄畎”兩種方式。它的特點是:在高田裡,將作物種在溝里,而不種在壟上,這就叫做“上田棄畝”。在低田裡,將作物種在壟上,而不種在溝內,這就叫“下田棄畎”。高田種溝不種壟,有利於抗旱保墒;低田種壟不種溝,有利於排水防澇,且有利於通風透光。抗旱主要體現在“上田棄畝”之中。西漢的代田法便將“上田棄畝”的抗旱原理髮揚光大。

歷史發展

戰國時由我國古代人民創造,是西漢趙過代田法的前身。通過耕作方式的發展和改進,土地肥力得以保持,人們生活也由頻繁遷徙尋找新的肥沃土地到定居固定從事農業,是我國小農社會成型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