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源於澳大利亞國防部一項稱為“Kerkanya”的項目,該項目從20世紀80年代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 國家:澳大利亞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

發展沿革

“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將只搭載於F/A-18A/B“大黃蜂”戰鬥機,目標是在2016年3月具備作戰能力。
2014年12月在澳大利亞中部烏美拉試驗場成功進行了“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測試與評估飛行試驗。彈著點全部處於目標的數米之內。這大概會為彈翼組件的大規模生產掃清道路。
波音公司已與位於布里斯班的澳大利亞航宇結構與子系統供應商Ferrari公司簽訂了契約。首批組件已於2014年4月30日交付。

技術特點

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包括制導與控制系統、以及摺疊翼,以將500磅的炸彈轉變成精確滑翔武器。 其實,源於“Kerkanya”項目的彈翼已由波音公司進行了簡化,並與良好製造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尾部組件很好的結合。制導與飛行控制也集成了尾部組件。“Kerkanya”項目的發起者——國防部科學與技術組織也為“增程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的開發貢獻了力量。就像尾部組件一樣,摺疊彈翼也被規定置於空軍基地,在需要的時候安裝到炸彈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