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江牡丹

墊江牡丹

墊江牡丹廣泛分布於川東平行嶺谷的明月山內槽海拔 400 ~ 1000 米的狹長地帶上,在墊江縣明月山以東、西山大堰以西的太平鎮、澄溪鎮、新民鎮、桂溪鎮、沙坪鎮最為集中,自然條件最為適宜,栽培面積達 16000 余畝,其中太平鎮、澄溪鎮成片栽植牡丹面積10321 畝。其牡丹品種繁多,類型獨特。當地人習慣按品種分為太平紅、長康樂、鼠姑仙、醉鹿韭、龍華春、羅堅紅、悠山艷、夢神嬌 8 個品系;按花形、花色及本地傳統方法分為太平紅、富貴紅紫斑白、鳳丹粉、大通墨玉、高寒牡丹等 20 多個品種;花色有紅、白、粉紅、粉紫、紫紅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墊江牡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毛茛目
  • :毛茛科
  • 亞科:芍藥亞科
  • :芍藥屬
  • :牡丹
墊江牡丹,墊江牡丹三大特點,墊江牡丹價值,產地習性,產地生態環境,產區概況,生長土壤條件,產地環境質量,栽培技術,選地與整地,栽植,田間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常見病害,牡丹文化,牡丹和芍藥的區別,墊江牡丹生產中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墊江牡丹

墊江牡丹花型大,花姿美,花期長,其花色有大紅、玫瑰紅、粉紅、白色等等,品種有太平紅、千層香、悠山艷、龍華春、鼠姑仙、羅堅紅、夢神嬌、醉鹿韭、長康樂等60多種,種植面積逾萬畝,呈自然立體分布。與山、水、石、樹、林等有機結合,渾然一體,具有特殊的美學價值,他符合人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審美情趣和強調生態自然的時尚精神,牡丹花開時節群花簇擁,雍容華貴,氣勢磅礴,無與倫比。 墊江牡丹優於洛陽、荷澤牡丹,性野、花香、根實,丹皮質量居全國之冠,極具開發價值。墊江牡丹開花早,花期長(比洛陽早10天,比荷澤早20天)
墊江牡丹
墊江牡丹生態旅遊區主要景點有:太平湖、牡丹精品園、牡丹閣、牡丹陳列室、牡丹文化廣場、百靈山牡丹藝術園、愷之峰牡丹文化園、雙乳峰、公主嶺、松花寨、太平寺、金山谷。看牡丹香源、茫茫竹海、大小天池;住牡丹農家、桂竹公寓、桃源山莊、竹韻吊樓;食農家風味、山野燒烤、特色排檔。春賞國花、夏聽竹濤、秋泛林海、冬觀雪景,令人流連忘返!

墊江牡丹三大特點

墊江牡丹喜溫和、雨量適中的氣候,其適應性強,較耐寒、耐旱、耐乾燥,喜光、怕高溫、畏酷日烈風和積水澇漬,在重慶市內海拔 400 ~ 1000 米、土層深厚、質地疏鬆、略帶黏性、呈微酸至微鹼性的土壤中均可栽種。
墊江牡丹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歷史悠久。公元前400 多年前在墊江縣明月山中就生長有野生牡丹,也就是說墊江牡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因此墊江牡丹歷史悠久;二是自然野趣。墊江牡丹是“土著民族”,與洛陽、菏澤、彭州、甘肅、寧夏等地的牡丹比起來,野生、自然是墊江牡丹的特點;三是種植面積大。經普查,墊江牡丹種植面積有 2 萬餘畝。在墊江縣西山的澄溪、太平、桂溪、新民、沙坪 5 個鄉鎮,近 60 平方公里土地上廣泛分布。

墊江牡丹價值

藥用價值
墊江牡丹也是我國藥用牡丹之一。據墊江牡丹種植歷史簡考和現場取樣調查,墊江牡丹傳代方式都沿襲“移植傳種法”。作為藥用,需4~6年挖一次根,取丹皮為藥,同時選每窩墊江牡丹藥用與觀賞並重,發育良好的幼苗(每窩都發有2~4株幼苗)予以移植。沒有採用嫁接和種子育苗,這種無性繁殖的傳種方法,很好地保持了原生(野) 牡丹的基因。墊江是全國丹皮重點生產縣,與洛陽、菏澤、銅陵並稱為我國四大藥用牡丹原產地,是原川丹皮的兩產地 ( 灌縣、墊江 ) 之一,也是現今墊丹皮的惟一產地。1962 年,商業部組織專家對全國各地所產丹皮進行質量論證鑑定,墊江太平牡丹丹皮以含丹皮酚、牡丹酚原甙、丹磷含量最高而居榜首。同時還確定墊江丹皮為我國出口丹皮的種植基地,墊江丹皮遠銷日本、新加坡以及東南亞。
墊江丹皮藥材呈筒狀或呈片狀,筒多細瘦,外表灰褐色,內為赤褐色,肉薄,質松,具有亮銀星,有香氣,味微苦而麻,主要用於抗病原微生物、抗心肌缺血、抗炎、保肝、降血糖等方面,以及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等臨床套用。
牡丹皮的採收與加工:牡丹的生長旺盛期為第3、4年,因此其收穫期一般在 第4、5年,經過充分生長後其根粗質優,平均每窩可收穫牡 丹皮200~300g左右。研究表明,在採收時間上,10月份采 收的墊江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最高,達3.23%,9月份丹皮酚 含量為2.41%,11月份丹皮酚含量為2.26 %,8月份丹皮 酚含量最低,為1.43%。 採收一般選晴天進 行,先挖松周圍泥土,再挖起全株, 抖去泥土,剪下大根和中等根條,摘去鬚根,稍微晾去部分水分,然後用竹片或玻璃片颳去表皮,用木棹敲打抽去木心 曬乾,即為刮丹。只抽木心不刮外皮的為原丹。根條較細、 粉性較差或有蟲疤的根皮,刮皮或部分不刮外皮,直接曬乾,稱為連丹或統貨。在加工時,根據根條粗細和粉性大小,按不同商品規格分開攤曬,以便銷售。刮丹的折乾率為 330~360g·kg-1左右,原丹的折乾率在350~380g·kg-1左 右。
觀賞價值
墊江牡丹花姿優美、花大色艷,高貴典雅,株形端莊,葉色深紫嫩綠,觀賞價值極高。墊江牡丹廣泛種植在明月山 40 公里長、4 ~ 5 公里寬的襯山、外山、內槽及內山一帶, 陽春三月,牡丹花盛開,漫山遍野,層層疊疊,間有怪石、古村、山泉、瀑布、溪流、薄霧及遠山、流雲大自然的美麗畫卷,使人心曠神怡。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墊江因勢利導,從 2000年起開始舉辦墊江牡丹文化節,至今已歷經 10 個春秋,不僅發展弘揚了牡丹文化,打造了墊江旅遊精品,而且提升了墊江形象。

產地習性

原產於中國西部秦嶺和大巴山一帶山區,漢中是中國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為落葉亞灌木。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可耐-30℃的低溫,在年平均相對濕度45%左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喜陰,亦少不耐陽。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花期4-5月。多採用嫁接方法進行栽培,因為與芍藥同屬芍藥屬,又多選用芍藥作為砧木。

產地生態環境

產區概況

墊江牡丹主產地位於重慶市東北部,東經107°左右,北緯29°左右,海拔500~850m,為川東平行嶺谷的明月山西山內槽地帶,包括墊江、長壽和梁平三區縣,以墊江境內的太平、澄溪、新民、桂溪、沙坪和長壽境內的海棠、雲台等鄉鎮分布較為集中,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極端最高氣溫40℃,最低零下4℃,年積溫6000℃左右,無霜期280天,年降水1160mm 左右,蒸發量1100mm 左右,年均日照1260h,年均相對濕度82%。

生長土壤條件

墊江牡丹適宜生長土壤為石骨子土、礦子黃泥土、粗骨性黃泥土、大眼泥和黃沙土等,主要由雷口坡組紫紅色粉砂質水雲母岩、嘉陵江組、雷口坡組灰岩以及雷口坡組淺灰黃色粉砂質水雲母岩風化發育而成,海拔高度 400~800m。土壤pH 多為6.8~8.2,只有黃沙土pH 為5.6左右。有機質含量最高的是礦子黃泥土,平均29.3g·kg-1,其次為石骨子土,為18.2g·kg-1,最低的是黃沙土,含量為11.7g·kg-1。土壤鹼解氮的含量很低,平均40.0mg·kg-1;速效磷的平均含量為7.0mg·kg-1;速效鉀平均含量145.4mg·kg-1。丹皮以礦子黃泥土和粗骨性黃泥土上生長的品質最好,其丹皮酚含量普遍較高,根條分叉少,鬚根少,折乾率較高,有利於較高等級商品丹皮的加工,石骨子土中生長的則根條分叉較多,無加工價 值 的 須 根 多,折 乾 率 也 偏 低,對 商 品 丹 皮的等級影響很大。

產地環境質量

墊江牡丹主產區地理環境特殊,整個區域呈一狹長的帶狀,槽谷兩側的山頂植被保存完好,鄰近無工業企業,主產區域遠離交通主幹道10km 以上。經定點取樣檢測,區域內空氣中 NO2、SO2 和 TSP三項指標符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綜合污染指數表明空氣環境質量屬清潔,為一級;參照《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1-2001)標準,墊江牡丹主產地土壤無超標污染物,綜合污染指數評價為清潔水平,屬一級土壤環境質量。牡丹為耐旱耐脊薄植物,無 需 澆 水 灌 溉,參 照 國 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5084-2005),墊江牡丹主產區地表徑流水質符合 GAP綠色藥材用水要求。產 地 環 境 適 合作為優質藥材的生產基地。

栽培技術

選地與整地

墊江牡丹的栽種地塊應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質地疏鬆、略帶黏性、排水良好的坡地,土壤呈中性至微鹼性。應休地2年以上且前作為非根莖類作物,避免根部病害的發生。定植前2個月應深翻曬地,定植前半個月整平待栽植。

栽植

1、栽種期
墊江牡丹從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均可定植,選擇比較溫和的天氣進行栽種。試驗表明:栽培期9月15日至10月5日期間的試驗單株根的長度、直徑、根條數、根重量均較大。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栽種的牡丹,其根生長量明顯高於10月中旬以後栽種的作物。過早栽植可由於氣溫較高影響成活率,過晚栽植新根生長不充分,對種苗的越冬又有一定影響,以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期間栽培為宜。
墊江牡丹墊江牡丹
2、種苗標準
墊江牡丹不結種子,傳統的繁殖完全依靠分株,於採挖時剪去全部根條,形成裸苗,再行分株栽植,不同質量的種苗配搭栽植,追求一種大田均衡產量。但種苗分級試驗表明,以4年生丹皮種苗產量最高,5年生和3年生丹皮種苗產量稍次之。在生產實際中應按照不同株齡種苗進行分級,根據不同株齡種苗的生產能力結合不同的密度分別栽植,以利於優質丹皮生長,同時也方便生產管理。
3、栽種密度
牡丹為深根性植物,根長 一 般 30~70cm,立地條件好的可達100cm 以上。試驗表明,墊江牡丹的栽種以39000~40500株/hm2 的栽植密度為宜,此條件下,所產丹皮根的粗度和長度均具有較好優勢。密度小,有利於提高商品丹皮的級差,但總產量受一定影響,而密度過大,丹皮總產量雖有一定保證,但丹皮根的粗度又受到影響;降低了藥材銷售時的產品級差。

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牡丹栽種當年由於根系不發達,不能淋糞,更不能施肥。次年春季以清糞水為主,可適當加入少量化肥混勻再淋。秋季施好冬肥,以餅肥和農家肥加少量N、P肥混合漚制腐熟後作為肥料施用最為合適,所生長的丹皮藥材色澤好、品質優。3年生以上的牡丹可在4、5月份以清糞水加適量化肥以壯根,秋季可加大腐熟餅肥和磷肥的用量。試驗表明以每公頃施用純 N112.4kg+P2O545kg的組合肥料藥材產量最高,栽 種4年採挖可達到每公頃收穫鮮品16813kg的產量。由於墊江牡丹產區土壤鉀素含量偏高,可不考慮鉀肥的施用。在施用化肥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地塊肥力和天氣情況適量施用。施肥時注意施到離根頸部位5cm 以外的土中,以防燒傷根部,造成植株損傷,或者導致牡丹皮起黑斑,降低商品質量。
2、中耕除草
牡丹栽培管理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勤除草。栽種的前兩年必須加大除草力度,注意培苗,否則會影響到後期正常生長。3~4年後植株逐漸封行,此後雜草自然減少。除草一般在2~3月份、5~6月份和秋冬季,選擇天氣較好時 進 行。此外還應保持地塊內水流暢通,每次雨後要及時清溝排水,以防病害發生。
3、摘花修剪
墊江牡丹靠分株繁殖,於2月中旬摘除花蕾,有利於營養物質向根莖轉移,對單株根的長度、直徑、根重影響較大。此外,應在秋季結合除草過程,對枝條上殘留的花梗、枯梢、病弱枝、過密枝條進行修剪,以減少春季莖葉感染灰霉病、牡丹炭病、莖腐病等病害的機率。栽培3年以上植株將早春萌芽根莖部發出的萌櫱芽剪除,以集中養分;每年選留3~5個健壯枝條培養成主要枝幹以更新老枝,以保持植株整齊;經常檢查並剪除根莖部的萌芽和老枝幹上的不定芽。

病蟲害綜合防治

中藥材作為一種具有特殊功效的農產品,其無公害性成為人們的選擇標準。在 病 害的防治上,應把“防”放 在 最重要的位置,“治”只是一種補助措施,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
(1)栽培技術防治。
搞好選地,注意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進行牡丹的種 植;要注意及時挖溝排水,平衡土體三相;要加強肥水管理,及時中耕鬆土;要實行合理的輪作,避免一些病害的傳播和發作。
(2)適時的 藥劑防治。
在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塊上栽植牡丹時,定植前最好先對種苗進行消毒。將種苗根部用1%CuSO4 溶液浸泡3h,或用石灰水浸泡半小時,再用清水洗淨晾乾後栽 種。對已經感染了紫紋羽病和根腐 病[10]的植株,除對有症狀的植株挖除集中燒毀外,對紫紋羽病周圍植株以70%甲基托布津或45%代森銨1000倍液進行灌窩,每窩1000mL,澆後覆土;對根腐病周圍植株可選用綠亨一號3000倍液灌根,每窩1000mL,也可採用穴施,每窩0.3g劑量或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窩1000mL灌根,澆後覆土。

常見病害

(1)葉斑病:也稱紅斑病,此病為多毛孢屬的真菌傳染。病菌主要浸染葉片,也浸染新枝。發病初期一般在花後15天左右,7月中旬隨溫度的升高日趨嚴重。初期葉背面有穀粒大小褐色斑點,邊緣色略深,形成外濃中淡、不規則的圓心環紋枯斑,相互融連,以致葉片枯焦凋落。葉柄受害產生墨綠色絨毛層;莖、柄部染病產生隆起的病斑;病菌在病株莖葉和土壤中越冬。
牡丹牡丹
防治方法:①11月上旬(立冬)前後,將地里的於葉掃淨,集中燒掉,以消滅病原菌;②發病前(5月份)噴灑1:1:160倍的波爾多液,10一15天噴一次,直至7月底;③發病初期,噴灑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靈,7-10天噴一次,連續3-4次。
(2)紫紋羽病:為真菌病害。由土壤傳播。發病在根頸處及根部,以根頸處較為多見。受害處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狀菌絲,初呈黃褐色,後為黑褐色,俗稱"黑疙瘩頭"。輕者形成點片狀斑塊,不生新根,枝條枯細,葉片發黃,鱗芽癟小;重者整個根頸和很系腐爛,植株死亡。此病多在6-8月高溫多雨季節發生,9月以後,隨氣溫的降低和雨水的減少,病斑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①選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②雨季及時中耕,降低土壤濕度;③4-5年輪作一次;④選育抗病品種;⑤分栽時用 500倍五氯硝基苯藥液塗於患處再栽植,也可用5%代森銨1000倍液澆其根部;⑥受害病株周圍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3)茵核病。又名莖腐病。病原為核盤菌。發病時在近地面莖上發生水漬狀斑,逐漸擴展腐爛,出現白色棉狀物。也可能浸染葉片及花蕾。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栽植;發現病株及時挖掉並進行土壤消毒;4-5年輪作一次。
經常見的還有炭疽病鏽病。炭疽病在葉面上發生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凹陷病斑,擴展後邊緣為紫褐色;鏽病在葉背著生黃色孢子堆,引起葉片退綠,後期病葉上生柱狀毛髮物。防治方法同葉斑病。

牡丹文化

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藥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學、園藝學、藥物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民俗學等多學科在內的牡丹文化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俗學的一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完整機體的一個細胞,透過它,可洞察中華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徵,這就是“文化全息”現象。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藥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藥物學。南北朝時,北齊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皇家園林,涉足園藝學。唐代,牡丹詩大量湧現,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丘濬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宋代有十幾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譜》、王象晉有《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等。散見於歷代種種雜著、文集中的牡丹詩詞文斌,遍布民間花鄉的牡丹傳說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服飾、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現象,屢見不鮮。
解放後,牡丹種植有長足地發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漸重視,出現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專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門科學,其構成非常廣泛,它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風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領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間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一)較濃重的生物學特點(二)較濃重的藥物學特點(三)較濃重的園藝學特點(四)較濃重的美學特點(五)較濃重的文學特點(六)較濃重的鄉土氣息(七)濃重的富貴之感(八)濃重的人生回味(九)濃重的生活氛圍(十)濃重的旅遊氛圍等特點。
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相結合產物,從古今中外牡丹發展的歷史來看的確如此,牡丹發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國運昌時花運昌”,歷史又一次證明了這一深刻的哲理。
歷史上,古都洛陽的牡丹為最多、最好,有兩個傳統名種,一個開黃花的名姚黃,另一個開紫花的名魏紫,一直流傳到今天。“洛陽牡丹天下無”,牡丹已被洛陽市定為市花,並確定每年4月15日——25日為“洛陽牡丹花會”。每當花會期間,中外遊人群集,共賞花王。除此之外,牡丹在中國稱為花之富貴者也。

牡丹和芍藥的區別

1、最根本的區別:牡丹是能長到2米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藥是不高於1米矮小的(宿根塊莖)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藥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而芍藥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
芍藥芍藥
3、牡丹葉片寬,正面綠色綠色略呈黃色,而芍藥葉片狹窄,正反面均為黑綠色;
4、牡丹的花朵著生於花枝頂端,多單生.花徑一般在20厘米左右;而芍藥的花多於枝頂族生.花徑在15厘米左右。
5、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藥被稱為花相。
6、牡丹葉片偏灰綠,芍藥葉片較有光澤。
7、牡丹比芍藥花色豐富。

墊江牡丹生產中存在問題

1、發展規劃不力
目前,墊江牡丹觀賞區和藥材種植區劃分不明確,政府未能很好地統籌旅遊和生產兩個方面的發展. 當地重門票收入,輕管理設施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交通、食宿、購物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不能滿足高峰期遊客的需求。每年牡丹文化節,遊客可隨意在藥材種植區內走動,對丹皮的生長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園區的農民隨意翻挖丹皮而未及時補植,導致盛花時節花海里出現裸露的土地,影響了美觀。牡丹文化包括文學、藝術、風俗等諸多方面,且墊江種植牡丹的歷史也有 2 000 多年,但牡丹節對牡丹文化的發掘遠遠不夠,歷屆牡丹文化節都只注重請明星,而缺少文化名家. 牡丹相關的產品開發非常滯後,缺乏當地特色的旅遊紀念產品,使牡丹文化節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2、品種單一,觀賞期短
多年來,當地雖引進了多個牡丹品種,但因管理不到位大部分已死亡,導致目前牡丹品種比較單一. 若連年如此,將會使牡丹節吸引力不斷下降。同時,牡丹開花、結果會消耗營養,對丹皮的質量、產量都會有影響,藥用牡丹為保證根的生長,通常會採用摘花等手段以提高丹皮產量和質量,故牡丹花觀賞期較短。再加上對花期的預報不準,遊客對此頗為不滿.
3、生產管理粗放
目前,墊江藥用牡丹的管理呈粗放型,導致丹皮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 田間管理主要有中耕、施肥、除草等,但一些農戶在這三方面做得比較粗放,沒有達到藥用牡丹的生長要求。農戶對牡丹的田間管理受市場影響比較明顯,丹皮價格高時管理比較精細,而行情不好時則管理較粗放,甚至不管。農戶在牡丹的種植管理上也存在很大差異,缺乏科學、統一的標準。
4、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當地農戶分散種植牡丹,缺乏帶頭的龍頭企業,各種資源亟待整合. 重慶市從 2002 年開始把丹皮列為重點發展的中藥材品種,把墊江作為中藥材重要基地縣. 重慶市政府在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組織實施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 GAP)。但目前具有強勁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尚未建成,各種資源也未得到充分整合,未形成推進牡丹產業化的合力。

對策建議

1、統籌規劃牡丹產業發展
1·1、加強景區建設
為了突出墊江牡丹的特色,可以重點營造“山水牡丹”的意境。 在景區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依勢建造一些瀑布或石景,如“花樹相映”、“花石相映”、“花水相映”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還要加強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公路、停車場、公共廁所等,解決好交通、食宿、購物等問題。
1·2、增強人文活動
牡丹文化歷史久遠,因此可以建立一個牡丹文化展覽館。人們不僅可以了解詩詞歌賦、雕刻繪畫、故事傳說等文化知識,還可以了解歷屆牡丹節的舉辦情況以及各時期當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從側面體現基層社會的發展。在舉辦牡丹文化節時可以多請一些名家、大家,宣傳講解牡丹文化,使人們在觀賞牡丹的同時也受到牡丹文化的薰陶,愉悅身心。
2、加強科學研究
加強與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繫,設立牡丹研究所,組建技術攻關小組,解決以下問題:
( 1) 逐步引進洛陽、菏澤等地的優良牡丹品種,解決品種單一、審美疲勞的問題,使園區多品種牡丹競相開放、爭奇鬥豔。
( 2) 延長觀賞性牡丹的花期,並能人工調控和準確預報花期。
( 3) 使盆栽牡丹長勢良好、造型優美,便於攜帶和保存。
( 4) 指導農戶用科學、規範的手段種植牡丹,減少病蟲害,提高丹皮產量和質量。
( 5) 進行牡丹的深加工研究,研製生產丹皮中成藥,開發牡丹保健品、牡丹飲料、牡丹工藝品等系列產品,以增加遊客的購買興趣。
3、引進龍頭企業
丹皮是六味地黃丸等多種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之一,且用量逐年擴大。加上旅遊業的發展和保健品的開發,牡丹產業化有著巨大的前景。 但是,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龍頭企業的帶動,由於511受價格規律的約束,丹皮市場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波動,而分散的農戶沒有調控能力,抗風險能力差。 龍頭企業可以克服這些缺點,可帶領農戶們促進丹皮產業的穩步發展。政府可以以項目為載體,大力引進戰略型企業和科研型企業,同時鼓勵民間資本、外資等投入產業建設,也可進行招租、招商。
4、建立牡丹協會
組織為了組織農戶生產、協調農戶利益和規範市場秩序,可以組建一個牡丹專業協會,以便在政府、農戶、市場、科研機構與龍頭企業中起到紐帶作用,維護多方利益,實現合作共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