塭

塭是中國漢字,拼音是wēn ,總筆畫是12筆,意思是土地溫暖; 水產養殖場的一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塭
  • 倉頡:GABT
  • 鄭碼:BKLK
  • 四角號碼:46112
基本內容,基本字義,

基本內容

拼音:wēn  注音:ㄨㄣ
簡體部首:土,部外筆畫:9,總筆畫:12繁體部首:土,部外筆畫:10,總筆畫:13
五筆86&98:FJLG
倉頡:GABT
鄭碼:BKLK
筆順編號:121251125221
四角號碼:461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86D

基本字義

◎ 土地溫暖。
◎ 水產養殖場的一種,海水流通的濱海地區多有之。塭場一般廣約百多畝,周圍擇點設閘,潮來任其漲滿,潮退便在閘口置網,漁獲量無一定。
塭【wen】,作塭,沿海漁民現在也叫魚池,淺海灘涂養殖的一種。
魚 塭魚 塭
魚塭,魚塭養殖。
魚塭養殖,又稱港養、海埭養殖。即在沿海有淡水注入的中小型港灣、港汊內,或在潮間帶較平坦的灘涂上,築堤、開溝、設閘以貯蓄海水,利用潮水漲落納進(或投入)魚、蝦、蟹苗,進行養殖。
中國明代黃省曾養魚經》中有“松之人於潮泥地鑿池,仲春,潮水中捕鯔盈寸者養之,秋而盈尺,腹背皆腴,為池魚之最”的記載。
300多年前台灣省開始在今安平附近用魚塭養殖遮目魚。目前台灣除單養遮目魚、外,還將其與草蝦沙蝦、以及江籬等混養,並採用精養技術。
印度尼西亞約在公元14世紀即利用魚塭養殖遮目魚,此後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發展了魚塭養殖。這種養魚方式至今在上述國家中仍很盛行。
塭內
村名,坐落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塭內村又叫“豐豐鄉”,全村都同姓“劉”。
村名,坐落於廣東省揭陽市經濟開發試驗區漁湖鎮。“塭內村”,全村都同姓“林”,以前有三姓。
塭頭,塭尾
兩個村名,坐落於廣東省揭陽市揭東縣霖磐鎮德橋鄉(久時:竹橋鄉),同姓“陳”
桑田塭
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河溪鎮桑田鄉。這裡靠近榕江下流牛田洋,主要水產有膏蟹(又名“青蟹”,俗名“赤蟹”)、基圍蝦(俗名“砂蝦”)
方言集匯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 vun1
◎ 潮州話:ung3(舊時ù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