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壩千年古鎮

塘壩千年古鎮

塘壩,原稱豐樂鄉,區域面積28.39平方公里。"清初置木浪鄉,鹹豐時更場名為豐樂,同治中稱木鄉。"細細算來,塘壩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70多年以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塘壩千年古鎮
  • 地理位置: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西北部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占地面積:31.3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茶馬古道、千年古鎮
  • 森林覆蓋率:25%以上
  • 所屬地區:四川筠連縣
  • 人口:8000餘人
出筠連縣城,西行17公里,便可到達塘壩古鎮.
《筠連縣誌》載:“場周高山屏立,中夾一壩,曾於此設塘站,故名。”如此看來,正是其特殊的地里位置,成就了塘壩一度作為川滇茶馬古道上咽喉重鎮的歷史地位。
塘壩,原稱豐樂鄉,區域面積28.39平方公里。“清初置木浪鄉,鹹豐時更場名為豐樂,同治中稱木鄉。”細細算來,塘壩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70多年以前。
作為“筠連首場”,這裡,曾是出川入滇的要津,銅鈴脆響,古道悠悠;這裡,曾是馬幫馱出的重鎮,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南來北往的馬幫,促成了絲綢、百貨、鹽巴、茶葉、藥材的流動,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交融。塘壩,山色如黛,碧水東流。因其山高林茂,氣候溫潤,故而秋冬季節,常見陣陣或濃或淡的白霧,自山間、谷底裊裊升起,或如白紗般漫過山際,或如絲帶般輕盈曼舞。這山,這水,便沉浸在蒙蒙的霧氣里,神秘中透著寧靜,如同展開了一幅連綿的山水畫卷。山清水秀,自然地靈人傑。據說,清朝時候,塘壩出產的茶葉,因其品質優良,被送往宮廷里供王公貴族享用,史稱 “貢茶”。幾百年時光匆匆而逝。塘壩,這個因道路而興盛,又因道路而衰落的古鎮,從出川入滇的要鎮,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隱沒於偏遠山區的一隅。然而,歷史刻下的烙印,一直都在。走進古鎮,踏上清朝或者更遠時代延伸過來的狹窄街巷,兩邊是古味十足的串架瓦房,黑色的瓦頂、灰褐的木門、斑駁的板壁,時光流過的痕跡,早已無處不在。或許,歷史就是一道滾滾的車輪,起點和終點,免不了冷寂的重合,但那些輝煌的過往,總會留下些許明明暗暗的印記,在浩緲的時空里,閃爍著或隱或顯的微光,塘壩亦是如此。雖然,清脆悅耳的馬幫銅鈴,氣勢雄偉的尹家碉樓、殿宇宏闊的文昌宮,早已湮滅於歲月的煙塵里。但是,在古街某個逼仄悠長的巷子中,在塘壩人口耳相傳的閒談里,一段關於繁華的歲月,總能得以穿透塵埃,重新在人們的遐想里變得栩栩如生。如果說,歷史的積澱、升華和延續,賦予了塘壩人純真、樸實、善良、勤勞的秉性。那么,塘壩獨有的民間特色雜技“高桿獅子”,則是塘壩人智慧和膽識的體現。數丈高的楠竹上,孫猴子靈活地表演翻跟頭、鑽彩圈等高難動作,甚是驚險刺激。傳統舞獅與《西遊記》的融合,使塘壩舞獅在川南舞獅民俗文化中獨樹一幟。都說山水怡情。百年楨楠、桫欏樹群、千年銀杏……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對塘壩最寶貴的恩賜。“萬鶴巢楠天作美,千峰碧翠水成幽。”一位雲南詩人暢遊白鶴林後,吟出了這樣的妙對。作為一位旅者,或許更應該感謝茶馬古道的隱退,才讓這方靈性的山文。如今,自然風光優美的塘壩,已成為最具開發潛質的旅遊勝地。獨具特色的川南民居,槐花飄香的大道,整潔優美的村莊,古色古香的場鎮,文化與旅遊的結合,必將讓塘壩這個川滇交界上的古鎮,重現昨日的榮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