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薩依組

塔里薩依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王景斌等1982年命名。為灰色塊狀無層理、無分選的冰磧礫岩、泥礫岩(雜礫岩),夾灰綠色及灰黑色或少量紫紅色粉砂岩、粉砂質頁岩。本組主要出露在伊寧縣城東北的果子溝和科古琴山北坡的塔爾恰特和阿合恰特一帶,它與上覆下寒武統磷礦溝組為假整合接觸,其上為磷礦溝組底礫岩覆蓋。與下伏塔爾恰特組為整合接觸,局部為不整合接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里薩依組
  • 外文名:Talisayi  Fm
  • 地層單位編碼:01-65-0371
  • 地層地質年代:Z2
  • 階代碼:Z2
  • 地區代碼:1
  • 別稱:凱拉克提群上亞群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接觸關係,分布,備考,

命名

王景斌等1982年命名,命名剖面位於新疆霍城縣果子溝地區烏魯木齊—伊寧公路旁塔里薩依大溝(王景斌等,1982,1985)。

沿革

本組為新疆地質局科研所震旦系專題組(1975,1978)李永安、朱誠順、高振家等所劃分的深灰色冰磧岩;1982年王景斌對其加以命名稱塔里薩依組。

特徵

層型

正層型:新疆二台果子溝磷礦溝剖面。

構成

為灰色塊狀無層理、無分選的冰磧礫岩、泥礫岩(雜礫岩),夾灰綠色及灰黑色或少量紫紅色粉砂岩、粉砂質頁岩。塊狀冰磧岩層位及厚度均不很穩定,單層厚10—175m,在果子溝地區冰磧岩有4層,阿合恰特地區有5層,但在塔爾恰特地區只有1層,其剖面以粉砂質泥岩、粉砂岩為主。本組冰磧岩(雜礫岩)的岩相厚度變化均甚大,後期部分或全部被剝蝕。其厚度變化於0—424m範圍。一般在阿合恰特以西其剖面厚度在100m以上。朱傑辰(1985)測定炭質粉砂質頁岩之全岩Rb-Sr法全岩等時線年齡為(640±33)Ma。

接觸關係

與上覆下寒武統磷礦溝組為假整合接觸,本組在接觸面上岩石由灰色退色為鮮艷黃色,具風化殼特徵,厚幾十厘米至1.5m,其上為磷礦溝組底礫岩覆蓋。與下伏塔爾恰特組為整合接觸,局部為不整合接觸。

分布

塔里薩依組主要出露在伊寧縣城東北的果子溝和科古琴山北坡的塔爾恰特和阿合恰特一帶,向東到科古琴居民點則已全部被剝蝕。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王景斌
年份1:1982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