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波噶舉

藏傳佛教噶舉派教派之一。藏文的音澤,意譯“佛語傳承”,即傳承金剛持佛親口所授密咒教義。起源於瑪爾巴·曲傑洛哲(1012—1097)和米拉日巴(1040—1123)。宋宣和三年(1121年)塔波拉傑索南仁欽(1079—1153)在塔波地區創建崗波寺,正式立宗塔波噶舉。塔波拉傑的弟子都松欽巴·曲傑扎巴、向蔡巴·達瑪扎、達瑪旺秀和帕莫竹巴·多傑嘉波分別建噶瑪丹薩寺、蔡巴寺、拔絨寺和丹薩替寺,以這些為根本道場形成了噶瑪噶舉、蔡巴噶舉、拔絨噶舉和帕竹噶舉四大支派,並在當地地方勢力的扶持下發展迅速,且得到了元、明兩代中央王朝的支持和分封,有些教派曾握西藏地方大權,政治上、經濟上勢力很大。從帕竹噶舉派又分衍出止貢、達壠、竹巴、雅桑、綽浦、修賽、葉爾巴、瑪倉等8小派。格魯派興起後,噶舉派在西藏的勢力雖然有所減弱,但在康區發展壯大。塔波噶舉之教法承襲了印度中觀應成派論師佛護、月稱之見,主張諸法待緣生,空無自性。在實踐方法上以大手印修煉為主,內分顯教大手印和密教大手印。內分顯教大手印主張在心體之上,專注一境,修無分別,令成住分。密教大手印是指風息於中脈中,人、住、融後所生的大樂明。採取身、語、意三寂及七支坐法、金剛誦、寶瓶氣等修行方法,先從“拙火定”人手,然後修“那饒六法”,最後親證“萬有一味”、“怨親平等”、“染淨無別”、“明空無別”、“空樂無別”的境界。除此主要法門外,另有五法、八大教導、京俄六法、六平等法和山法等甚深法。這一派在顯教方面主要學習龍樹、月稱等論師之著作,在密教方面主要學習《喜金剛續分、《集密根本續辦、《時輪根本續》、《大手印明點舟以及本派著名高僧的註疏。塔波噶舉派的寺院分布非常廣,幾乎全藏區都有他們的寺院,而且在國外的印度、尼泊爾、不丹以及莢、法、美、加拿大都有少量的寺院和研究機構。目前除西藏以外的四川的阿壩、甘孜兩州和青海的玉樹、果洛兩州有百餘所寺院,其中以噶瑪噶舉派寺院居多,止貢噶舉派次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