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歷史中心

塔林歷史中心

塔林歷史中心,英文名為The Historic Centre (Old Town) of Tallinn,199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 (II) (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林歷史中心
  • 外文名:The Historic Centre (Old Town) of Tallinn
  • 國家愛沙尼亞
  • 批准時間:1997
介紹,城市結構,評價,

介紹

塔林位於芬蘭灣南海岸,愛沙尼亞首都,該城沿通匹亞(Toompea)四周而建。塔林建立於公元10世紀,歷史上作為商業港口,為愛沙尼亞首都。
塔林歷史中心
歷史:
10世紀芬蘭-烏格爾族居民在通匹亞白堊高原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即由此而來。後來,在山腳下建立了一貿易區和一個港口以為北歐航海貿易提供服務。1219年丹麥人在瓦爾德馬的統帥下征服了該地區並在它的四周加強了軍事設施,還建立了第一所教堂。
在1226-1227年該地成為教皇領地並且塔林被割讓給了肖得兄弟(十字軍騎士團勛位)他們把該殖民地分為兩部分:防禦工事(the Castrum)和下塔林(suburbum)。繼騎士團勛位後,宗教勛位例如多米尼加教派和西多會修士都在塔林建立起來。
1248年在與盧比克建立聯盟之後,塔林成為了漢薩同盟的成員,並從此之後成為所在地區的主要商業中心,它對商業行會的參與可以從其城市建築中反映出來。從1310年以來,塔林開始大規模地建造環繞封建采邑和小商業街的巨大軍事工程。
當14世紀哥特蘭島的商業中心維斯比喪失其大都市地位之時,該地區的經濟由塔林和里加取而代之。甚至15世紀商業行會開始衰落的時候,塔林還是設法保持了其商業角色並持續發展和完善。
在1561年瑞典吞併塔林的時候,通匹亞山的防禦設施得以擴建和加強。1710年敗給俄羅斯人之後,塔林經歷了一段經濟蕭條期,但還是設法保留了其作為全省行政中心的地位。在城中德國居民人口下降的同時,俄羅斯人口卻增加了。
在1918年-1940年短暫的獨立時期後,二戰期間塔林又為德國所統治,並且於1944年遭到轟炸,損失嚴重。二戰後塔林得以重建。

城市結構

通匹亞白堊山高原西部是古代城堡,防禦設施在1648年的大火中被毀然後又得以重建。其巨大的炮塔給地平線增添了特殊的輪廓。城牆裡面是大教堂儘管經過了不斷的改建,還是保留了其哥德式風格。
下塔林的城市建築為中世紀狹窄蜿蜒的街道、教堂和修道院,特別值得保護。同樣值得保護還有幾座早期的中世紀建築例如市政大廳(14世紀)和許多私人房屋,其最初的建築材料如無遮蔽 的橫樑仍然保存完好。塔林還有相當多的同業公會會所,它們表明了中世紀商業行會的繁榮,大市政廳(1410)是北方哥德式建築的最華麗的典範。
塔林是北歐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市之一。它是與漢薩貿易區共存的封建堡壘的獨特典範,它們共同受到防禦體系的保護。
塔林保留了表明其政治經濟歷史的最顯著的特徵,它是北歐中世紀商業城市的值得注意的並相當完善的典範。

評價

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紀,條頓騎士團的一個十字軍騎士發現這個城堡的那一刻。而後這裡發展成為漢斯同盟的主要中心。它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現給人們的絢麗多彩的公共建築(特別是那些教堂),以及那些商店的室內結構。儘管這些建築遭受了火與戰爭的劫掠,卻仍保持了它們卓越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