堇菜報春

堇菜報春

堇菜報春(學名:Primula violaris W. W. Smith et Fletcher)是報春花科,報春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葉片叢生,圓形至闊心形或腎圓形,基部深心形,邊緣粗齒,裂片闊三角形,上面被短柔毛,下面沿葉脈被柔毛,葉柄密被褐色長柔毛。花葶被褐色柔毛;傘形花序,每輪多達12花;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花萼鐘狀,裂片披針形,稍開張,花冠淡紅色或堇紫色,蒴果球形,包藏於宿存花萼內。5-6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部和陝西南部。生於山坡林下、溝邊和路旁,海拔1000-1500米。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灰霉病,斑點病,褐斑病,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向下發出成叢之鬚根。
堇菜報春
葉3-5枚叢生,圓形至闊心形或腎圓形,長4-13厘米,寬5-15厘米,基部深心形,邊緣粗齒狀淺裂,裂片闊三角形,具小牙齒,乾時近膜質,上面被短柔毛,下面沿葉脈被柔毛,其餘部分近於無毛;葉柄長6-18厘米,密被褐色長柔毛。
花葶高20-40厘米,被褐色柔毛;傘形花序1-2輪,每輪3-12花;苞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3-10毫米;花梗長1.5-2.5厘米,果時長可達3(5)厘米,直立,疏被柔毛或近於無毛;花萼鐘狀,長7-12毫米,無毛或近於無毛,分裂略超過中部,裂片披針形,稍開張,具3-5縱脈;花冠淡紅色或堇紫色,冠筒長10-13.5毫米,喉部具環狀附屬物,冠檐直徑1.5-2厘米,裂片倒卵形,先端具淺凹缺;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接近冠筒中部,花柱長達冠筒口;短花柱花:雄蕊著生處靠近冠筒口,花柱長約3毫米。
蒴果球形,包藏於宿存花萼內。花期5-6月。

生長環境

喜氣候溫涼、濕潤的環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不耐高溫和強烈的直射陽光,用作冷溫室盆花的報春花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凍,花期早。而作為露地花壇布置的報春花,則適合生長於陰坡或半陰環境,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堇菜報春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部(秭歸)和陝西南部(寧陝)。模式標本采自湖北秭歸。

主要價值

報春花是人們經常見的一種花草,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之一,常用來美化家居環境。

栽培技術

灰霉病

症狀:為報春花的常見病害之一,中國各地均有發生。植株感病後,整株黃化,枯死。該病主要侵染葉片、嫩莖、花器等部位。多在葉尖、葉緣處發生。發病初期葉片出現水浸狀斑點,以後逐漸擴大,變成褐色並腐敗。後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黃色霉層。莖部感病後,病斑呈褐色,逐漸腐爛。花器被侵染後也成為褐色,腐爛脫落。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出現灰色霉層,這是該病的一大特徵。該病以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內越冬。氣溫20℃左右、空氣濕度大時易發病。通過風雨、工具、灌溉水傳播。溫室中冬末春初發病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種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風,降低空氣濕度。病葉、病株及時清除,以減少傳染源。發病初期噴灑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最好與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產生抗藥性。

斑點病

症狀:主要危害植株葉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徑3至4毫米,褐色,嚴重時,病葉枯死,造成落葉。該病由報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殘體上越冬,種子也可帶菌,成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該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隨空氣及雨水傳播。生長季節再侵染頻繁。通常溫暖多濕的天氣和偏施氮肥時,植株容易發病。一般7月開始發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方法:選育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噴灑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1:100波爾多液

褐斑病

症狀: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亞門鏈格孢菌類引起。染病植株葉片上有褐色斑點。傳染途徑是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殺菌劑

近種區別

該種與灰綠報春近似,但植株較粗壯,葉緣粗齒狀淺裂,裂片 闊三角形,銳尖,花萼、花冠筒均較長,不難區別。保康報春的葉形與本種亦相近,但花萼裂片形狀迥然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