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頭類

堅頭類

堅頭類(Stegocephalia)是一種史前的兩棲類四足動物分支,起源於泥盆紀的晚泥盆世,直到侏羅紀。其成員現時均已滅絕。堅頭類動物外貌像蠑螈,被認為是今日爬蟲綱動物的祖先。堅頭類動物得名於其化石,由於它們的頭骨均有堅硬的骨甲。這個詞是在1868年由美國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創製,源於希臘語的“στεγοκεφαλια”,意思就是“有屋頂的頭”。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存活年代,生活習性,分類,化石研究,

基本信息

堅頭類,是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的1個亞綱。頭較低平,覆有堅硬骨甲,故稱堅頭類。牙齒錐形,與總鰭魚類的相似。某些原始堅頭類在結構上又與原始爬行類極為接近,因此認為堅頭類是爬行類的祖先。由於堅頭類牙齒的橫切面具有迷路結構,故又稱為“迷齒類”。

存活年代

堅頭類初見於泥盆紀晚期,生存到三疊紀

生活習性

堅頭類出現了四肢,脊椎上長出了關節突(動物能彎曲活動),肩帶與頭骨間已失去連線(魚是連線在一起,不能自由活動),都顯示其能自由活動,可見能適應陸地生活。所以堅頭類是一類很好的從魚到兩棲的過渡型動物。它的生活習性可能像現代的鱷,出沒於溪流、江河與湖泊之中。捕食魚類。從很多方面來看堅頭類都代表兩棲動物進化中的高峰。

分類

堅頭類動物原來是一個,後來改用迷齒亞綱這個名稱,然後再細分為三個目。然而,由於堅頭類(以及迷齒亞綱)是一個並系群,現在這個名稱只在非正式場合使用,用以表示早期的非魚類脊椎動物,不包括羊膜動物(即首種爬蟲類動物及其後代)和今日的滑體亞綱動物。
古生物學家米歇爾·勞林重新起用“堅頭類”這個名詞來定義分支系統學上比較離片錐目關係更密切,而非潘氏魚的有脊椎動物(the closest relative of tetrapods known to have retained paired fins, see below) 。 因此,堅頭類包括所有有腳趾而沒有鰭的有脊椎動物,以及少數仍然保有一對鰭的早期四足總綱動物,例如:“Elginerpeton”、“Metaxygnathus”、“Ventastega”、“Hynerpeton”等。 與舊的定義不同的是:現時的堅頭類只用於一個單系群,而不是並系群,用以取代“四足類”這個定義較上層的名稱。

化石研究

國外此類化石材料相當豐富而完整,我國至今未發現泥盆紀和石炭紀的兩棲類化石,在新疆天山北麓烏魯木齊市六道灣晚二疊世的地層中發現有迷齒兩棲類化石,定名為Urumqia(烏魯木齊鯢),其特徵是頭骨背視為三角形,不很寬短,相對較高而窄,頂骨寬大,呈“凸”字形,棒骨的角突長,上顳骨小,間顳骨很小近消失,眶孔位於頭部的中部近圓形,耳缺相對的不寬闊,顴骨參加頭骨的構造。膜質頭骨外表面具細放射狀紋飾。三疊紀時迷齒兩棲類已開始衰落,而我國在新疆吐魯番、山西武鄉和雲南祿豐三疊紀的地層中多處發現迷齒兩棲類化石,但材料都極零碎,難以復原其形態,比較好一點的材料是楊鐘健描述的Parotosaurus tur fanensis(吐魯番耳曲鯢),是一塊保存有十幾顆牙齒的上頜骨碎塊。
過去都認為在三疊紀末迷齒兩棲類便絕滅了,但1977年A.Warren報到了從澳大利亞昆士蘭早侏羅世的地層中發現了迷齒兩棲類化石,之後我國在新疆克拉麥里地區和四川自貢中侏羅紀的地層中也發現迷齒兩棲類化石,其中四川自貢的標本頭骨保存相當完整,定名為Sinobrachyops(中國短頭鯢)。此鯢中等大小,頭上具有殘存的側線溝,吻端鈍圓,鼻孔端位,兩鼻孔緊靠,眼孔大,側位,眼間距寬,齶面明顯的特徵是有一對巨大的翼骨間也。這是一種目前所知在地球上生存最晚的迷齒兩棲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