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利戰役

四面受敵的察合台汗國,殖民者的戰場,嚴防死守,慘烈的勝利,後續,

四面受敵的察合台汗國

德里蘇丹國軍隊德里蘇丹國軍隊
察合台汗國是蒙古各勢力中最弱的察合台汗國是蒙古各勢力中最弱的
在蒙古系的幾大汗國中,察合台汗國無疑是地緣處境最為不妙的。由於控制了河中西域阿富汗北部等歐亞大陸中心區域,其領地幾乎被蒙元、金帳和伊爾汗國三家所包圍。因此,察合台的後裔們若要擴張勢力,就必須同蒙古同宗們發生激烈衝突。加上汗國大權一度被反對忽必烈海都所控制,所以和位於汗八里大都的元朝有巨大矛盾。
因此,在整個13世紀的後半段,察合台汗國都經常性的被捲入東西兩條戰線。在東面的西域地區,察合台與蒙元不斷發生拉鋸戰。前者一直希望通過控制阿爾泰山區,向東重新控制蒙古本土。在西面,還有一個和元朝關係密切的伊爾汗國。由於立國中亞西亞,其本身就和察合台人有著區域爭端。由於伊爾汗國被西線的馬穆魯克王朝牽制了注意力,察合台人才能夠掌握阿富汗南部的加茲尼等地,也順便打通了去往印度河流域的道路。
察合台汗國的主要區域都受到過戰爭的嚴重摧殘察合台汗國的主要區域都受到過戰爭的嚴重摧殘
由於長期的戰亂,讓河中等地的貿易受到阻礙,所以察合台也迫切需要依靠其他手段來彌補財政損失。但河中和花剌子模等地,曾經在蒙古西征的過程中遭到嚴重殘破,所以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進行恢復。這就迫使察合台人想辦法進攻印度,為自己開闢新的地盤和財富來源。印度北部雖然很早就捲入過蒙古擴張戰爭,但在之前總是被人所忽略,因此有著相當程度的劫掠價值。
比較諷刺的是,不僅蒙古人對於劫掠印度有巨大動力,擔任其附庸的阿富汗地方派也對印度有濃厚興趣。畢竟,遠在蒙古人發跡之前,就有諸多北方勢力從阿富汗南下。不少阿富汗山地部落就參與其中,甚至直接入主印度河流域。何況對於察合台的軍頭和貴族們來說,印度無疑是一個弱於蒙元和伊爾汗國的對手。
蒙古與北印度騎兵的風格對比蒙古與北印度騎兵的風格對比

殖民者的戰場

德里蘇丹就是由突厥奴隸軍團建立的國家德里蘇丹就是由突厥奴隸軍團建立的國家
早在13世紀初,也就是蒙古勢力崛起的前夕,來自北方的突厥奴隸軍團也建立了自己的印度新國度。為了遠離危險的印度河流域,也為了更好的控制印度腹地,突厥軍頭將都城設在了靠近德乾高地的德里德里蘇丹國也因此得名。
不到一代人的時間,德里蘇丹就受到蒙古征服中亞的戰爭波及。尤其當花剌子模王子扎蘭丁,帶著本國的殘餘勢力南下,還曾想依靠德里作為自己的重要外援。雖然這個企圖慘遭拒絕,花剌子模的殘軍還是很快發現,在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克什米爾等地,有很多並不直接聽令於德里的地方總督。他們提供的部隊,一度幫助扎蘭丁擊敗了追趕自己的蒙古軍隊。但也由於他們的反對,讓扎蘭丁被迫向西逃往信德。至於南方的德里宮廷,在缺乏有魄力的強勢統治者時,也根本管不住這些總督。當實力遠超扎蘭丁的察合台軍隊開始南下,這些地方派也可能忍氣吞聲地選擇臣服。尤其是戰鬥力較差的克什米爾地區,一度成為了蒙古的最南方省份,只有戰鬥力較強的旁遮普有魄力一戰。如果沒有意外,蒙古人將會把戰線不斷向南推進。
德里蘇丹的軍事實力並不弱德里蘇丹的軍事實力並不弱
然而,德里蘇丹在軍事層面上也絕非魚腩。由於其本身就是突厥奴隸軍團出身,所以在招募、訓練和維持軍隊戰鬥力方面很有心得。何況在蒙古人的擴張過程中,很多中亞的突厥化部族都被迫南下遷徙。其中一些人便投靠德里宮廷,成為了古拉姆軍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僅對蒙古人保有敵意,也熟悉北方戰場上的各種流行戰術。加之古代印度在冶煉、馴馬等方面都比較給力,可以給騎兵部隊配備最好的武器。
不過,大部分德里軍隊由來自不同省份的總督節制,所以在協同性方面存在缺陷。當有強主在中央出現,就會有不服王化的封建長官出來抵制。互相敵視的派系,可能被迫一同站在抵抗蒙古軍隊的陣營里。這就給蒙古軍隊以很大機會。
德里蘇丹需要在強人的控制下才能發揮全部戰力德里蘇丹需要在強人的控制下才能發揮全部戰力

嚴防死守

察合台的蒙古人會定期南下打秋風察合台的蒙古人會定期南下打秋風
1299年,已經數次入侵印度失敗的察合台蒙古人,集中了龐大的軍隊南下。
當時的大汗篤哇,派出了幾乎所有的精銳力量。在古代作者的筆下,這次的蒙古入侵者多達10-20萬之眾。其總指揮是大汗的兒子克魯(忽都魯火者),並被告誡不要滿足於劫掠,而是要想辦法徹底占領德里。
雖然兵力數字被嚴重誇大,但考慮到此次遠征的與眾不同,察合台的總兵力依然多達5萬以上。在策略上,他們選擇繞開旁遮普地區的大城木爾坦,也沒有強攻沿線的印度堡壘。克魯只是留下了部分軍隊進行包圍或監視,阻斷本地守軍同外部的聯繫,然後帶著主力迅速南下。因為只要能入主德里,就不愁北方的總督們向自己俯首稱臣。
13世紀末期的德里蘇丹國版圖13世紀末期的德里蘇丹國版圖
當時的德里蘇丹,是比較強勢的阿拉丁-哈爾吉(阿拉烏德丁·卡吉爾)。他通過刺殺自己的叔叔才登上大位,並一直致力於加強個人權勢。蒙古人的不斷入侵,也是看中了他的篡位者屬性。但阿拉丁實際上也因為察合台軍隊的定期造訪,大大加速了自己的集權速度。雖然後來莫臥兒時代的歷史學者聲稱,德里人集中了30萬騎兵和2700頭大象,但其真正的可戰之兵也不過是5萬人左右。除了突厥化的騎兵軍團和戰象,還有大批穆斯林城市民兵和印度教徒組成的步兵,已經次一級的封建騎兵力量。在蒙古人的鐵蹄面前,所有的舊矛盾都被暫時擱置到一邊。
阿拉丁對於敵我雙方的優劣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德里騎兵在個人戰鬥力並不輸於察合台對手,但在整體的協調組織方面卻有劣勢。但因為是在本土作戰,防禦者其實更可以通過長期對峙來拖垮對手。因為蒙古人此次的快速南下,讓他們實際上沒有過於穩固的補給線路。一旦在印度停留時間過長,就可能出現士氣低落的不利情況,進而引發不戰自潰。
德里蘇丹國的主力軍 都是從北方南下的突厥和阿富汗人德里蘇丹國的主力軍 都是從北方南下的突厥和阿富汗人
所以,阿拉丁將全部軍隊都駐紮在德里附近的基利,用穩固的營盤和防禦陣地,阻止對手的輕舉妄動。他還給麾下的五個分隊都配備了22頭戰象,用於衝擊蒙古騎兵的隊形。但在沒有他授命的情況下,任何總督都不得擅自帶兵出擊,違者將被斬首示眾。
於是,兩支總人數超過10萬的大軍,就在亞穆納河與印度叢林之間的戰場上四目相對。蒙古人發現自己可能沒法進行一場像樣的騎兵決戰,而對手卻有源源不斷的後援在不斷加入陣營。為了在自己的隨身補給耗盡前解決戰鬥,察合台軍隊不斷在德里人的防線各處進行騷擾和挑釁。希望將對手的部隊從營地內勾引出來。
抵達戰場的德里蘇丹國軍隊抵達戰場的德里蘇丹國軍隊

慘烈的勝利

蒙古人不斷以輕騎兵騷擾德里軍隊蒙古人不斷以輕騎兵騷擾德里軍隊
在蒙古騎兵的不斷挑釁下,終於有德里軍隊的指揮官開始不淡定起來。與阿拉丁素有矛盾的扎法爾汗(柴法爾),就不顧殺頭的威脅,帶著自己的萬人分隊出擊追敵。在1297年時,柴法爾就曾在賈朗達爾附近擊退了一次蒙古人的侵略。
蒙古騎兵也順勢進行大範圍的撤退,將扎法爾汗逐漸調離自己的營地。
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蒙古輕騎兵漸行漸遠,而德里軍隊的追擊也愈發急躁。由於兵種組合較多,扎法爾汗的部隊開始在長距離的追擊過程中出現脫節。他本人與千名重騎兵一馬當先,不僅將大量步兵和戰象都甩在後頭,連很多封臣的地方騎兵也沒能及時跟上。蒙古人則一直同他保持合適的距離,經常以回馬箭進行回應。在不知不覺中,雙方已經時斷時續地跑了55公里遠。隨後,察合台軍隊的兩翼人馬,開始在扎法爾汗身後3公里處完成合圍。由於大部分德里軍隊都相互失去連線,所以無力組成大規模兵團來擊破封鎖線。
德里軍隊的精華 就是由突厥奴隸組成的古拉姆騎兵德里軍隊的精華 就是由突厥奴隸組成的古拉姆騎兵
一直到此時,扎法爾汗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妙。自己和少數部隊深陷重圍,很有可能要全軍覆沒。由於自己的出擊已經違反了蘇丹指令,扎法爾汗和周圍人也意識到自己即便成功突圍也可能死於軍法處置。因此在經過了短暫的合計後,所有人重新上馬,朝著包圍他們的蒙古人發起自殺性衝鋒。
其實在最後的廝殺開始前,蒙古人也給了扎法爾汗以投降機會。因為需要這名地方派來瓦解德里蘇丹國的內部貴族,也是出於對勇士的敬佩,察合台王子許諾將會給予其良好的貴族待遇。但扎法爾汗還是不為所動,毅然開啟了自己的最後時刻。面對速來以騎兵戰稱雄的蒙古人,這些突厥具裝騎兵在近戰纏鬥中展現了驚人的能力。更好的甲冑與嚴格的訓練,也讓他們在弓箭對射中不落下風。蒙古人雖然是遊牧民族,但其在專業性的軍事訓練方面,還是比不上有專業的戰爭奴隸。加上周圍還有德里軍隊嘗試增援,所以打得非常吃力。更讓他們擔心的是,如果阿拉丁的部隊在這個時候出擊,那么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正在搭弓射箭的蒙古重騎兵正在搭弓射箭的蒙古重騎兵
然而,一貫作風強硬而表現冷酷的阿拉丁,並沒有派出任何部隊增援。儘管對前線的情況有所了解,但他還是不願意為一個政敵而讓整支軍隊冒險。尤其是扎法爾汗的違規操作,讓他的威權受到打擊,是絕不可以縱容的行為。因此,德里主力軍隊就一直呆在營地內據守,任由蒙古人不斷增兵包圍前線的千名孤軍。扎法爾汗的騎兵已經因為傷亡而減少到200人,他的馬匹也因為重傷而無法繼續作戰。這位頑強的軍頭選擇和餘下人繼續步行作戰,同衝殺過來的察合台鐵騎死斗到底。最終,一支利箭通過甲冑間的縫隙,插入了他的心臟位置。德里蘇丹國的這支部隊,也因此全部斃命。但蒙古人為了消滅他們,也付出了幾倍的傷亡。
此後,蒙古人又調頭向那些和騎兵脫節的戰象與步兵進攻,同樣頂著巨大的傷亡將對手逼退到原先的位置。他們甚至還嘗試向德里主力軍的營地發起強攻,卻無法讓騎兵跨越壕溝與障礙物。一些德里的軍官也因為扎法爾汗的死而感到沮喪,建議阿拉丁撤軍回德里城據守。但蘇丹卻表示自己一步也不退讓,並繼續嚴禁任何人擅自出戰。相反,蒙古人在急躁的強攻中,又損失了大量兵力。最後被迫收兵,退回營地待命。在這個過程中,擔任總指揮的克魯王子也身負重傷,很快死在了本方營地內。
面對有大象幫助防禦的印度軍隊 蒙古人也沒什麼辦法面對有大象幫助防禦的印度軍隊 蒙古人也沒什麼辦法
經過三天的對陣,察合台軍隊最終在一個夜裡開始悄悄撤退。他們在南下征伐中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收穫,但損失卻不小。扎法爾汗分隊的殊死一搏,讓蒙古人意識到自己原來並不是最強的騎兵民族。鑒於自己的補給開始告急,而德里軍隊主力還沒有什麼損失,察合台軍勢必從危險的前線開始後退。

後續

贏得基利戰役後的阿拉丁,並沒有對扎法爾汗的戰死予以表彰,相反還將其作為魯莽、衝動的反面教材。他也非常清楚,蒙古人不會就此罷休,還會找機會捲土重來。結果在六年後的1305年,察合台汗國果然又派來的新的5萬大軍(蒙古人入侵阿姆羅哈之戰)。
數年後 蒙古人再度南下並吞下一場慘敗數年後 蒙古人再度南下並吞下一場慘敗
那一次,蒙古人不但放棄了對旁遮普城鎮的強攻,也不準備從防禦嚴密的德里下手。他們軍隊穿過印度河防線,向東沿著喜馬拉雅山麓,朝著恆河流域進攻。結果,30000名德里蘇丹麾下的古拉姆奴隸騎兵趕去堵截。蒙古人在激烈的阿姆羅哈戰役中遭到慘敗;按照印度一方的說法,蒙古方有20000人戰死當場,超過9000人淪為俘虜。阿拉丁還特意安排了盛大的遊行,讓戰俘們成群結隊地通過人群中央。一些貴族選擇了投靠印度,很多人則被收編為古拉姆成員。但還是有不少人被強制用於建造堡壘等防禦工事,更有不服者在遊行上被大象踩扁腦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