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結構,是指構成城市的具有各種功能及其相應的物質外貌的功能分區,又稱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它由不同功能區的組合和分布構成。城市內部一般可分為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行政區、文化區旅遊區和綠化區等。

現代城市是一個有動力的有機體,它是在一定空間範圍內不斷演變和發展的。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職能分化帶動形態的分化形成城市內部空間布局,各個功能區有機地構成城市整體。城市地域結構是城市地理學基本研究課題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市地域結構
  • 性質:物質外貌
  • 類型城市地理學
  • 對象:城市
定義,結構要素,研究簡況,同心圓模式,扇形(楔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總結,研究意義,

定義

構成城市的具有各種功能及其相應的物質外貌的功能分區,又稱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結構要素

城市內部一般可分為工業區、居住區、商業區、行政區、文化區旅遊區和綠化區等,各個功能區有機地構成城市整體(見彩圖),但城市的性質、規模不同以及離心力和向心力的差異,使內部結構的複雜性也不同。城市地域結構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工業區、居住區和商業區。一般說來,工業區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城市內部空間布局的主導因素;居住區是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交文化活動的地方;商業區是城市各種經濟活動特別是商品流通和金融流通的中樞。城市地域結構的各種組成要素,在空間布局上雖然可以劃分出功能區,但並不是截然分開,往往交叉和混雜在一起。如在居住區內往往有一些對居民生活影響不大或無污染的工業企業;而在工業區也常常有一些住宅和公共服務設施。

研究簡況

20世紀以來城市化過程加速,城市人口大大增長,用地規模不斷擴展,城市內部的工業、交通、商業和居住區等布局結構日趨複雜。為了揭示和解釋城市成長的規律,各國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對城市地域結構作了種種理論概括。歸納起來,主要有3種模式:

同心圓模式

該模式學說主要是由芝加哥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特別是E.W.伯吉斯於1923年提出的。伯吉斯通過對美國芝加哥的研究,總結出城市社會人口流動對城市地域分異的5種作用力:向心,專門化,分離,離心,向心性離心。在這些作用力的綜合作用下,城市地域產生了地帶分異。按照這種理論,一般城市發展的結構形式可劃分為5個圓形地帶(右圖)。

扇形(楔形)模式

該模式學說1939年由美國的H.霍伊特提出。他認為城市的發展總是從城市的中心出發,沿著主要的交通幹線或沿著阻礙最少的路線向外放射,沿交通線向外伸展的地區又有不同的特點(右圖)。扇形模式學說是從許多城市的比較研究中抽象出來的,在研究方法上比同心圓學說進了一步。但這種學說仍沒有脫離城市地域的圈層概念,其最大的缺陷是依靠房租單一指標來概括城市地域的發展運動,忽視了其他因素。
扇形模式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該模式學說於1945年由芝加哥大學著名地理學家C.D.哈里斯和E.L.厄爾曼提出。根據作者分析,大部分人口50萬以上的美國大都市都可分為:中心商業區、批發商業和輕工業區、重工業區、住宅區和近郊區,還有一些相對獨立的衛星城鎮(右下圖)。
哈里斯和厄爾曼的多核心說考慮了城市地域發展的多元結構,觸及地域分化中各種職能的結節作用。
多核心模式多核心模式

總結

以上 3種理論都反映了城市發展和內部結構中的兩種彼此矛盾的趨向,即城市的離心傾向和向心傾向,但用來指導實踐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還有將這3種學說互相中和的折衷學說和三地帶學說等等。現代城市地域變動很大,很難用模式圖的方法了解城市地域的本質。因此許多學者採用分析城市地域結構中存在的結節性和均質性這兩個最基本特性的方法,劃分結節地域。他們認為城市地域中存在一些對人口和物質能量流動起到聚焦作用的結節點,這些結節點起作用的區域稱為吸引區,而吸引區與結節點的組合就是結節地域。

研究意義

研究城市地域結構所提出的理論、假說和模式,豐富了城市地理學研究方法,擴展了研究領域,對於城市地理學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的內部結構隨城市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日趨複雜。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必須結合研究自然環境、經濟結構、人口結構、交通網路、城市物質要素和建築空間的複雜關係,特別是要仔細地研究城市的動態發展、預測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從而為城市規劃提出合理的城市規劃結構。
參考書目  於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合肥,19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