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水質檢測技術

城市供水水質檢測技術

《城市供水水質檢測技術》是2014年1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瑞寶、孫韶華。

基本介紹

  • 書名:城市供水水質檢測技術
  • 作者:賈瑞寶、孫韶華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19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122180239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當前飲用水水質監測現狀,全面分析了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現行水質標準及檢測技術裝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實驗室檢測、線上監測、現場快速監測等三個方面展開分析討論,系統介紹了水樣前處理、高通量檢測、生物/毒理檢測、線上監測、快速監測等各類檢測技術方法的原理、套用及發展趨勢,對比分析了國內外檢測技術裝備差距,同時結合了作者在大量實際研究工作中積累的水質檢測技術方法。 本書內容豐富,實用性強,適用子壞境工程、市政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近年來,水質污染事件頻繁發生,飲水安全和衛生問題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飲水安全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戰略性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表明,在開發中國家,有80%疾病是因為飲用了不衛生的水而引起並傳播的,每年大約有2000萬人死於飲用不衛生的水,飲水安全問題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生命。
飲用水安全問題關係到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黨中央和國務院對飲用水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2006年頒布了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並於2007年7月1日起實施。新國標對水質提出了更加全面、嚴格的要求,標準補充了農藥、微生物指標、消毒劑、放射性指標等71項指標,指標數量由35項(GB 5749-1985)增至106項。為滿足新國標的檢測需求,保障城鎮供水安全,亟需彌補當前我國檢測技術方法的不足,建立全面高效、高靈敏度、高通量、高選擇性的水質檢測技術。
本書以城市供水水質檢測技術體系為主線,重點最佳化完善了適於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的6種高效低耗的樣品預處理技術、127項高通量檢測方法、15種快速識別方法、15項生物/毒理學檢測的關鍵技術;形成了包括232項指標的檢測方法體系;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線上寬光譜水質監測儀、管卡式水質線上監測儀和水質管理評價系統;建立了實驗室檢測、線上預警與現場快速識別技術體系和技術規範等標準化體系;建設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質監測研究與開發、技術裝備比選綜合平台,並在行業內進行示範套用和推廣,為“三位一體”城市供水水質檢測體系及督察管理聯動機制建立提供技術支持。

圖書目錄

1緒論
1.1飲用水安全現狀
1.1.1水源污染嚴重
1.1.2淨化工藝落後
1.1.3管網二次污染
1.2水質標準發展歷程
1.2.1國際水質標準的發展
1.2.2我國水質標準的發展
1.3我國水質檢測存在的問題
參考文獻
2樣品前處理技術
2.1液液萃取法
2.1.1液液萃取法的原理
2.1.2液液萃取儀器裝置
2.1.3液液萃取法的套用
2.1.4液液萃取法的發展趨勢
2.2固相萃取法
2.2.1固相萃取法的原理
2.2.2固相萃取儀器裝置
2.2.3固相萃取的套用
2.2.4固相萃取法的發展趨勢
2.3線上固相萃取法
2.3.1線上固相萃取法的原理
2.3.2線上固相萃取裝置
2.3.3線上固相萃取法的套用
2.3.4線上固相萃取法的發展趨勢
2.4固相微萃取法
2.4.1固相微萃取法的原理
2.4.2固相微萃取裝置
2.4.3固相微萃取法的套用
2.4.4固相微萃取法的發展趨勢
2.5吹掃捕集法
2.5.1吹掃捕集法的原理
2.5.2吹掃捕集裝置
2.5.3吹掃捕集法的套用
2.5.4吹掃捕集法的發展趨勢
2.6加速溶劑萃取法
2.6.1加速溶劑萃取法的原理
2.6.2加速溶劑萃取儀器裝置
2.6.3加速溶劑萃取法的套用
2.6.4加速溶劑萃取法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3高通量檢測技術
3.1氣相色譜法
3.1.1氣相色譜法的原理
3.1.2氣相色譜儀
3.1.3氣相色譜法的套用
3.1.4氣相色譜法的發展趨勢
3.2高效液相色譜法
3.2.1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原理
3.2.2高效液相色譜儀
3.2.3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套用
3.2.4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發展趨勢
3.3液相(氣相)色譜·倉勢琢·用法
3.3.1液相色譜·倉勢琢·用法的原理
3.3.2液相(氣相)色譜·倉勢琢·用儀
3.3.3液相(氣相)色譜·倉勢琢·用法的套用
3.3.4色譜·倉勢琢·用法的發展趨勢
3.4離子色譜法
3.4.1離子色譜法的原理
3.4.2離子色譜儀
3.4.3離子色譜法的套用
3.4.4離子色譜法的發展趨勢
3.5電感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法
3.5.1電感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法的原理
3.5.2電感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儀
3.5.4電感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法的發展趨勢
3.6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
3.6.1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的原理
3.6.2電感耦合電漿質譜儀
3.6.3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的套用
3.6.4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4生物/毒理檢測技術與套用
4.1魚類急性毒性檢測技術
4.1.1技術原理
4.1.2國內外研究套用
4.1.3發展趨勢
4.2發光細菌毒性檢測技術
4.2.1技術原理
4.2.2國內外研究套用
4.2.3發展趨勢
4.3SOS/umu檢測技術
4.3.1技術原理
4.3.2國內外研究套用
4.3.3發展趨勢
4.4微核技術
4.4.1技術原理
4.4.2國內外研究套用
4.4.3發展趨勢
4.5.1技術原理
4.5.2國內外研究套用
4.5.3發展趨勢
4.6Ames技術
4.6.1技術原理
4.6.2國內外研究套用
4.6.3發展趨勢
4.7化學誘導螢光素酶表達生物分析方法
4.7.1CALUX技術的原理
4.7.2CALUX技術的套用
4.7.3CALUX技術的發展趨勢
4.8PCR檢測技術
4.8.1技術原理
4.8.2技術套用
4.8.3發展趨勢
4.9生物/毒理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4.10生物/毒理監測技術的發展前景與展望
參考文獻
5現場線上/快速監測技術
5.1線上監測技術
5.1.1線上監測技術原理
5.1.2線上監測設備
5.1.3線上監測技術套用研究
5.1.4線上監測技術發展趨勢
5.2現場快速檢測技術
5.2.2目視比色法
5.2.3分光光度法
5.2.4酶底物法
5.2.5散射法(渾濁度)
5.2.6發光細菌法
參考文獻

序言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及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水源污染日益嚴重,水質突發污染事件屢禁不止。我國90%城市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50%以上地表水源水質無法達到飲用要求。另一方面,我國飲用水淨化和輸配技術設施相對落後,水質監測預警及應急能力不足,供水水質安全隱患突出。目前,我國有32億農村人口和近1億城市人口飲水不合格,嚴重威脅著城鄉居民的人體健康,飲用水安全保障形勢不容樂觀。
本書針對我國飲用水水質檢測技術落後、檢測方法煩瑣低效、檢測標準不健全等現狀,以作者近幾年在水質檢測技術方面的主要工作成果為基礎,結合國內外該領域相關的研究進展,系統地介紹了多層次飲用水水質檢測關鍵技術,以期為從事環境監測特別是水質監測的技術人員、科研人員提供參考與指導。
本書共分5章:第1章闡述了我國飲用水安全現狀,介紹了國內外水質標準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我國水質檢測技術方法存在的問題;第2章從方法原理、儀器裝置、套用現狀及發展趨勢等方面系統介紹了適用於水樣前處理的各類前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線上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吹掃捕集法、加速溶劑萃取法等;第3章詳細介紹了適合於不同種類污染物檢測的各類高通量檢測技術及其套用,即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色譜質譜聯用法、離子色譜法電感耦合電漿發射光譜法、電感耦合電漿發射光譜質譜法,對各類方法的適用範圍、原理、套用進行了全面介紹;第4章闡述了個體水平(魚類急性毒性檢測技術)、細胞水平(發光細菌毒性檢測技術、化學誘導螢光素酶表達生物分析方法)、DNA水平(SOS/umu檢測技術、微核測定技術、單細胞凝膠電泳技術、Ames技術)的生物/毒理檢測技術及其套用發展;第5章結合作者的科研成果,全面介紹了針對不同檢測指標的線上監測、快速檢測技術及其研究進展。
本書由賈瑞寶、孫韶華等編著。各章節編著分工如下:第1章由賈瑞寶、辛曉東、王明泉編著;第2章由孫韶華、孫莉、辛曉東、姚振興編著;第3章由辛曉東、孫莉、孫韶華編著;第4章由姚振興、張諾、孫莉、辛曉東編著;第5章由賈瑞寶、馬中雨、李玲玲、陳發明編著。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飲用水主題山東項目、山東省“飲用水安全保障”泰山學者崗位建設工程和濟南市優秀創新團隊的資助。
編著者在編著過程中注意吸取國內外許多有關專著的優點並參考了大量文獻資料,因而使本書編著的系統、內容和形式都具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飲用水水質檢測方法涉及面廣,限於編著者的專業和文字水平,對諸多問題的認識還不夠深刻,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2013年4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