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普文鎮城子村)

城子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普文鎮城子村)

該行政村隸屬景洪市普文鎮,地處鎮東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0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市91公里。東鄰勐旺鄉,南鄰曼飛龍村委會,西鄰稱桿村委會李保田,北鄰稱桿村委會。轄城子一組、城子二組等7個村。截至2006年,有農戶355戶,鄉村人口1491人,其中:農業人口1491人,勞動力127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2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城子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普文鎮
  • 政府駐地: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普文鎮
  • 電話區號:0691 
  • 郵政區碼:666100
  • 面積:3.86平方公里
  • 人口:1491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瀾滄江索道,西雙版納民族風情園 
  • 火車站:昆明火車站
  • 車牌代碼:雲K
  • 全村耕地面積:2,485.00 畝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城子村
全村國土面積3.86平方公里,海拔854.00米,年平均氣溫 20.20 ℃,年降水量1,675.60毫米,適合種植茶葉、橡膠、咖啡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485.00 畝,人均耕地1.67畝,林地3,134.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69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866.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83.00畝(其中:田2855.00 畝,地 228.00 畝),人均耕地 2.0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318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6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4畝,主要種植咖啡、油料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43.00畝,其中:養殖面積143.00畝;其他面積8.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380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380戶通電,有3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80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4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4594.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594.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0畝。  該村到2012年底,有29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8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98.00萬元,畜牧業收入116.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7頭,肉牛13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120.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07.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1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 ,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4人。
橡膠種植橡膠種植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88.40萬元, 該村正在發展茶葉、橡膠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咖啡咖啡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80戶,共鄉村人口1622人,其中男性801人,女性821人。其中農業人口1622人,勞動力1375人。
村衛生室村衛生室
到2012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39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5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38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普文,中學生就讀到普文。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0.50公里。截止到2012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59人,中學生124人。
學校學校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503.00畝。年末集體總收入70.25萬元,有固定資產143.2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方式公開財務 。
村委會村委會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5個,共有黨員51人,少數民族黨員42人,其中男黨員42人、女黨員9人。該村黨支部2007 年被評為模範黨支部 。
城子村(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普文鎮城子村)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 5個,共有團員 132 人。

人文地理

城子行政村位於鎮境北部,交通便利,國道213線從行政村委會旁經過,距鎮政府駐地0.5公里,年平均氣溫20.2℃,年降水量1675.6毫米,海拔873米,轄城子一組、城子二組、蔬菜隊、納龍村、曼么老寨、曼么新寨、曼么上寨7個村民小組,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和漢族,以傣族居住為主,7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業人口1508人,勞動力1289人,國土面積3.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485畝,人均耕地1.67畝,水田2257畝,人均水田1.51畝,茶葉面積1548畝,林地面積3180畝,人均林地0.24畝,水面養殖面積143畝,行政村黨總支1個,黨員54人;團總支1個,團員132人,文化室共有4個。
在普文鎮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該村農業結構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調整,畜牧業發展闖出了一條具有普文城子行政村特色的新路。到2007年,畜牧業收入106.5萬元,漁業收入7萬元,種植業在結構調整上有特點、力度大、效果好、茶葉、橡膠、咖啡產業成為新的農業亮點,是支持農業經濟的主動脈,是近幾年通過艱辛努力而新崛起的產業。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漢代稱“填越”、“撣”、唐、宋稱“金齒”、“白衣”、元、明、清則稱作“白夷”、“擺夷”、“百夷”,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通常人們把同會和邊疆的傣族分別稱為“旱傣”和“水傣”,而城子村委會所轄區的傣族屬水傣,傣放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現通行的兩種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來,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曆四月中旬,節日活動主要是祭祀拜祖、潑水、丟包、放水花及歌舞狂歡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佛教對傣族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肯有明顯影響。

新農村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城子一組、城子二組村內道路硬化工程,道路亮化工程被列為2007年新農村建設試點。
該村民眾積極自覺投入新農村建設,村民自籌6萬元;投工投勞1000個工作日,上級撥款10萬元,完成了450米村道路硬化、亮化,共投入16萬元。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水池、垃圾池、生活排水溝、田間引水灌溉工程差,需進一步重建和完善;
2、田間道路不暢通;
3、有些尚未建公廁和文化室;
4、飲用水未淨化;
5、納龍村的村內道路尚未硬化;
6、村民在生產中運用科學技術能力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完善各村的水池、垃圾池、生活排水溝建設;
2、加強水利設施建設;
3、解決飲用水淨化設施建設;
4、完善各村文化室和公廁建設;
5、積極開展文化娛樂活動;
6、加強田間道路建設;
7、組織村民學習農業科學文化知識;
8、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加大力度發展茶葉、咖啡、橡膠等產業同時,開發冬季作物規模種植。養殖業著重開發水田養殖,並積極培養仔豬繁育大戶。力爭到“十一五”期末,使農民的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3402元增加到4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