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伏(方方創作中篇小說)

埋伏(方方創作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埋伏》是中國當代作家方方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發表於《江南》1995年第1期。

《埋伏》有意避開了方方貫常的“穿衣吃飯”的“真實生活”,虛構了一個雖然有警察但卻沒有驚險案情,雖然沒有驚險案情卻仍然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偵探小說。在小說中,方方要表現的不在於埋伏的結果,而在於人生境遇中的偶然、突發因素對人生軌跡所產生的決定性影響,這是方方對現世人生的獨到人生體驗。

1997年11月8日,改編自該小說的同名電影《埋伏》上映,由黃建新執導,馮鞏江珊主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埋伏
  • 作者:方方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發表時間:1995年1月
  • 字數:約30000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埋伏》中的鋼廠保衛科田科長和幹事葉民主為配合公安局刑警楊高破獲一起重大殺人案,被安排了在鶴立山上埋伏的任務。這次埋伏長達36天,埋伏的過程異常艱辛,他們要共同經受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防備蚊蟲叮咬毒蛇野獸襲擊,葉民主忍受情感的煎熬,田科長要忍受肺癌晚期病痛的折磨,但埋伏的結果卻一無所獲,甚至沒發現一丁點犯罪嫌疑人的蛛絲馬跡。這次埋伏本該在第21天時提前撤銷,可因為聯防隊員邱建國的狹隘自私、公報私仇,把通知撤銷的事輕易拋之腦後,直到楊高將這起重大殺人案的主犯“智者”緝拿歸案時才宣告徹底結束,可此時埋伏已經整整過去36天。正是這次因人為疏忽而被意外延長的埋伏無端地改變了小說中眾多人物的命運:保衛科田科長和幹事葉民主因意外的埋伏獲得了“英雄”的榮譽,儘管田科長已然逝世,葉民主毫不在乎;田科長因埋伏延誤了病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在案子破獲之際與世長辭;楊高因這埋伏意外破獲了這起重大殺人案,抓獲了主謀“智者”,再一次成就了“神探”的美名;“智者”更因這意外的埋伏,不敢輕舉妄動,被逼得東躲西藏,並招致噩運連連,最後因無法及時從鶴立山下的紅房子獲取重要的聯絡圖和金銀財寶,無奈冒險南下到廣州時束手就擒,以他為主的犯罪團伙也被一網打盡。

創作背景

在寫《埋伏》前,方方寫過另一部中篇小說《行為藝術》,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兩個警察,他們就是《埋伏》中的楊高和小邰。方方創作《行為藝術》是因為對“行為藝術”有一種奇怪的想法,而讓主人公成為警察也只是一念之差。因為方方認為需要賦予小說中高德人物一個職業,恰巧創作當天的報紙登了一個警察的故事,於是方方就讓主人公作為警察。《行為藝術》發表後得到了行家的認可,於是方方當即便準備再來一篇,可後來因為一直忙亂不堪,方方便把寫小說的事都放下來,當然也就放下了計畫中的警察小說。
方方再次得空坐到電腦前寫小說時,是想給《上海文學》寫一篇名為《白象》的中篇,因為方方長期欠那裡的稿債,心中很內疚,一心想趕出一篇作品。小說寫了幾近一半,正逢《啄木鳥》雜誌的編輯李小敏來武漢公幹,有幾個朋友請他吃飯,他拉了方方作陪。飯間方方便於他閒聊,聊的也是許多關於警察種種。這不由又使方方突然想起來曾經說過還要寫篇警察小說的事。於是方方對李小敏講了這個關於埋伏的故事,他聽罷連稱“有趣有趣”,李小敏是真正的警官大學畢業出來的,這一來方方便情不自禁就放下了《白象》而寫下了《埋伏》。
方方表示,寫這篇小說一點也沒有費勁,就像當初寫《行為藝術》醫院,很快,好像在玩玩打打中就完成了。而之後,謝魯渤向方方打來長途電話,來為他的《江南》約稿,因他是方方朋友的朋友,而且方方曾經很喜歡他的幾首詩和一篇很感覺派的小說,再加上杭州這個地方因美麗的西湖很讓人懷想,於是方方就將這篇小說寄給了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