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曼螺線

埃克曼螺線

瑞典海洋物理學V.W.埃克曼於1905年提出了描寫邊界層風矢隨高度變化的一種模式分布,按此模式風向隨高度增大而向右轉(北半球),風速隨高度增加而增大,不同高度的風矢末端的連線為一螺線,即為埃克曼螺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克曼螺線
  • 外文名:Ekman spiral
  • 所屬學科:動力氣象學
  • 研究對象:大氣
  • 創始人:V.W.埃克曼
  • 提出時間:1905年
定義,研究起源,實測結果,

定義

摩擦層中風隨高度的變化,既受摩擦力隨高度變化的影響,又受氣壓梯度力隨高度變化的影響。假若各高度上的氣壓梯度力都相同,由於摩擦力隨高度不斷減小,其風速將隨高度增高逐漸增大,風向隨高度增高不斷向右偏轉(北半球),到摩擦層頂部風速接近於地轉風,風向與等壓線相平行。
圖1 北半球風隨高度分布的埃克曼螺線圖1 北半球風隨高度分布的埃克曼螺線
根據理論計算和實測資料,可以得到北半球摩擦層中在不考慮氣壓梯度力隨高度改變時,風隨高度變化的圖像(如圖1)。圖中V1、V2、V3⋯代表自地面起各高度的風向、風速矢量,接連各風矢量終點的平滑曲線,稱為埃克曼螺線(Ekman spiral),是風速矢端跡圖。

研究起源

瑞典海洋物理學V.W.埃克曼於1905年提出了描寫邊界層內風矢隨高度變化的一種模式分布,按此模式風向隨高度增大而向右轉(北半球),風速隨高度增加而增大,不同高度的風矢末端的連線為一螺線。他提出的經典解法,給出了埃克曼層風速隨高度分布方程的分析解,並且根據分析解畫出了埃克曼螺線。

實測結果

如圖 2所示,不同的的地轉風速下,地轉風速ug越大,整個邊界層風速各分量越大。埃克曼螺線是一種理想的風廓線,實際大氣要複雜一些,實測結果表明,上部摩擦層中的風分布基本上符合埃克曼螺線。
圖2 不同地轉風速下的 Ekman 螺線圖2 不同地轉風速下的 Ekman 螺線
在埃克曼層中,實際風矢的鉛直分布是很複雜的。一般單次實測的結果和埃克曼螺線不盡一致,只有多次實測資料的平均結果才和埃克曼螺線的模式相近。 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較多,例如:風場和溫度場在水平方向不均勻時,地轉風將隨高度變化;在不同的高度,湍流交換係數K不是常數。為此,對K 隨高度的變化、地轉風隨高度變化的影響等進行了許多研究,改善了埃克曼的結果,但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
實際上,氣壓梯度力隨高度也在改變,因而摩擦層中風的變化並不完全符合上述規律,需要根據熱成風原理,用矢量合成方法進行修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