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序木藍

垂序木藍

垂序木藍,灌木植物。莖圓柱形,具明顯皮孔。羽狀複葉,對生,先端圓鈍或微凹,基部楔形至闊楔形或圓形。莢果圓柱形,疏生丁字毛。種子橢圓形。

產中國四川和雲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垂序木藍
  • 拉丁學名:Indigofera pendula Franc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薔薇目
  • 亞目:豆亞目
  • :豆科
  • :木藍屬
  • :毛垂序木藍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關變種,

形態特徵

灌木,高2-3米。莖黑褐色,圓柱形,無毛,皮孔明顯,幼枝淡黃褐色,具棱,有淡褐色或棕黃色平貼丁字毛。羽狀複葉長15厘米;葉柄長1-2.5厘米,葉軸上面有槽,被丁字毛;托葉披針形,長2-3毫米,早落;小葉6-10(-13)對,對生,通常橢圓形或長圓形,頂生小葉倒卵形,長1-2.5厘米,寬5-9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凹,基部楔形至闊楔形或圓形,上面綠色,無毛或近無毛,下麵粉綠色,疏生平貼丁字毛,中脈上面凹入,側脈約6對,上面較顯著,小葉柄長1.5-2毫米,有毛;小托葉鑽形,長0.5-1毫米,宿存。總狀花序長達35厘米,下垂;總花梗長1-2厘米,有毛;苞片披針形,長約3毫米;花梗長2-3毫米;花萼杯狀,長約3毫米,外面有丁字毛,萼筒長1.5毫米,萼齒卵形或線狀披針形,不等長,最下萼齒與萼筒等長;花冠紫紅色,旗瓣長圓形,長9-10毫米,寬約5毫米,外面有灰白色絹絲狀丁字毛,基部具短瓣柄,翼瓣長達10毫米,邊緣具睫毛,基部有耳,瓣柄短,龍骨瓣和翼瓣等長,先端及邊緣有毛,距長約1.5毫米;花葯闊卵形,基部有少數髯毛;子房無毛,有胚珠9-12粒。莢果褐色,圓柱形,長約5厘米,徑3-4毫米,疏生丁字毛,有種子10餘粒,內果皮有紫色斑點,果梗長約3毫米,平展或直立;種子赤褐色,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900-3300米得山坡、、山谷、溝邊及路旁的灌叢中及林緣。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西南部)、雲南(西部及西北部)。
垂序木藍

相關變種

毛垂序木藍(變種)
var. pubescens Y. Y. Fang et C. Z. Zheng in Act. Phytotax. Sin. 21: 336. 1983.
與原變種不同為:小葉較小,長圓形,長6-18毫米,寬3-6毫米,兩面密被黃褐色毛。
產四川(木里、九龍)。生於陰濕溝邊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木里。
大葉垂序木藍(變種)
var. macrophylla Y. Y. Fang et C. Z. Zheng in Act. Phytotax. Sin. 21: 336. 1983.
與原變種不同為:小葉及花均較大,小葉5-9對,長達3.8厘米,寬達1.8厘米;花長1.2-1.3厘米。
產四川(米易)及雲南(麗江)。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麗江。
狹葉垂序木藍(變種)
var. umbrosa (Craib) Y. Y. Fang et C. Z. Zheng, stat. nov.——I. pendula Franch. f. umbrosa Craib in Not. Bot. Gard. Edinb. 8: 59. 1913.——I. pendula Franch. var. angustifodia Y. Y. Fang et C. Z. Zheng in Act. Phytotax. Sin. 21: 335. 1983, syn. nov.
與原變種不同為:植株較矮小;小葉較狹長,長圓狀披針形,長2-3厘米,寬4-8毫米;托葉線形,長3-4毫米。
產雲南(大理、洱源、麗江)。模式標本采自雲南麗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