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溪鎮

均溪鎮

均溪鎮位於大田縣中部,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東界華興鄉,南接石牌鎮,西連太華鎮,北瀕前坪鄉。區域總面積139.8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8個社區居委會,118個自然村,205個村民小組,46個黨支部,2473名黨員,戶籍總人口7.8萬人,鎮區總人口12萬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均溪鎮
  • 外文名稱:Junx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大田縣
  • 下轄地區:轄8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98
  • 郵政區碼:366100
  • 地理位置大田縣中部
  • 面積:139.86平方公里
  • 人口:12萬(2016年)
  • 方言閩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閩G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建築古蹟,經濟發展,未來發展,區位優勢,最佳化結構,改善環境,整治均溪,景點,

歷史沿革

1949年設均溪區,1958年設城關鎮。同年建東風公社,1962年改城關公社,1972年更名均溪公社,1984年改鎮。1996年,面積136.2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寶山、鳳山、南山、玉山4個居委會和紅星、東坑、上華、金山、許思坑、和豐、太山崎、和豐坪、建成、大道山、周田、上太、後華、翰林、華坑、郭村、良元、宋京、溫鎮、玉田、福塘、金嶺22個行政村。2000年常住人口70784人(五普)。
【郵編】366100【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425100:~001 121白岩居委會 ~002 121文昌居委會 ~003 121南街居委會 ~004 121東門居委會 ~005 121鎮東居委會 ~006 121仙亭居委會 ~007 121玉鳳居委會 ~008 121赤岩居委會 ~201 122紅星村 ~202 122玉田村 ~203 122福塘村 ~204 220金嶺村 ~205 220宋京村 ~206 220良元村 ~207 220郭村 ~208 220翰林村 ~209 122溫鎮村 ~210 220周田村 ~211 220許思坑村 ~212 220建成村 ~213 220東坑村 ~214 220金山村 ~215 220上華村 ~216 220和豐村 ~217 220和豐坪村 ~218 220後華村 ~219 220華坑村 ~220 220上太村 ~221 220太山崎村 ~222 122大道山村 ~223 122城東村

行政區劃

所轄行政村有:許思坑村, 建成村, 東坑村, 金山村 ,上華村 ,和豐村 ,和豐坪村 ,後華村 ,華坑村, 上太村 ,太山崎村, 大道山村 ,紅星村 ,玉田村 ,福塘村, 金嶺村, 宋京村 ,良元村 ,郭村村, 翰林村, 溫鎮村, 周田村,城東村。
所轄居委會有:玉鳳居委會,南街居委會,赤岩居委會,鎮東居委會,仙亭居委會,文昌居委會,白岩居委會,東門居委會。

自然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石灰石、煤、鐵、硫、鉛等10餘種,可年產鐵礦石40萬噸、石灰石50萬噸、鉛鋅礦9.6萬噸,其中,上華銀頂格礦區、東坑銀場溝礦區是大田乃至全省的重點礦區。

建築古蹟

鎮東橋、文昌閣、龍水殿古廟、芳聯堂土樓等古蹟和仙亭山千畝闊葉林、竹枝灘攔河大壩、樂城“世外桃源”等景觀分布城區和近郊。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在歷屆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廣大建設者們櫛風沐雨、殫精竭智,全鎮人民團結奮鬥、艱苦創業,均溪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就。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 20748萬元,比1996年的14444萬元增加6304萬元,年均遞增10%,其中:農業總產值達5333萬元,農村工業總產值達1541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398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97元,比 1996年的2526元增加971元。
2015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82.8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1.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8億元(其中第三產業投資25.8億元)。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特色產業日益凸顯。城郊型現代農業穩定發展,圍繞提高農產品品質,調整種養結構,最佳化區域布局,初步形成蔬菜、板栗、畜禽蛋奶、食用菌、淮山等五大主導產業,年種植各種時令蔬菜1.5萬畝,發展食用菌200萬袋(平方尺),目前已建立5000畝板栗基地;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2003年,全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達1007戶,從業人員5272人,個私經濟實現產值28782萬元,實現稅收585萬元,湧現出昌盛鋼鐵、閩中交電、世紀太空水、祥品菌業、佳寶科技等一批獨具特色、較大規模的成長型個私企業;經濟外間度不斷提高,菜坂洋輕紡、小青埯等2個縣級工業園區分布境內,香港南益實業、新威電子等知名公司及台灣、廣東、閩南等地商人紛紛前來投資興業,已有30多家外商引資企業在該鎮境內安家落戶;工業基礎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全鎮共有企業1600多家,其中鎮辦企業7 家, 商業貿易日益繁榮,各類市場初具規模,形成了建材、機電、汽配、機車、日用百貨、服裝、水果、蔬菜、農副產品等一批專業市場和批發街,興起了社區服務、中介服務等一批新興行業。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生產生活環境極大改善。紅星至良元、後華至杉板橋、華坑至上太等一批農村路網改造工程全面鋪開,大大改善了全鎮的交通條件;郵電通信設施發展迅速,移動通信覆蓋全鎮每個村,電話普及率達70%;農村電網改造取得實效,農戶通電率達100%;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東兜花園、鎮東花園、商貿中心相繼興建落成;農村面貌發生巨變,新村建設力度加大,初步形成了“龍寶”、“秋竹”等2個造福新村,新建樓房78 幢、25萬平方米,全鎮共有2400戶農民建新房,占全鎮農戶數的35%;境內有中國小校 21所、幼稚園3所,各類醫院、衛生保健所60多個,鎮村都有老年人活動中心,2003年榮獲省第八屆“文明鎮”稱號。

未來發展

回首過去,成就斐然;展望未來,任重道遠。面對全國上下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熱潮,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積極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立足鎮情,進一步做強產業、做大城區、做優環境,不斷強化均溪在全縣經濟發展的中心和功能。

區位優勢

發揮城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比較優勢,結合居民生活需求和行業發展需要,創建糧食批發、室內裝修裝飾材料和家政服務等三個市場。以福塘米粉加工產業為依託,在福田大道中段建設一個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的糧食批發市場,日吞吐米粉成品及其原料20萬斤以上;以前景日漸看好的室內建築裝修行業為依託,拆建改造紅星東門旅社,建成集批發、展示、零售於一體的室內裝修、裝飾材料專業市場;以城區日益興起的家政服務行業為依託,發揮居委會的職能作用,建立統一培訓、規範管理的家政服務市場,補充完善第三產業。

最佳化結構

做大福塘“鶴沖”米粉、蔬菜、板栗等三項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到2005年,完成40家機械化米粉加工企業、10家糧食加工廠的百畝米粉加工工業區的建設,打造“鶴沖”品牌,實現日產銷量20萬斤,培植億元農業大產業鏈;常年蔬菜種植面積達1.5能表萬畝,反季節蔬菜達1800畝,大力發展畜牧水產和食用菌生產,豐富城區“菜籃子”;新建板栗園3000畝,總面積達8000畝、年產板栗2500噸。興辦板栗加工廠,年保鮮板栗800噸,加工板栗500噸,開發栗糕、栗代乳品、板栗豆腐等系列產品。真正培強做大米粉、蔬菜、板栗三大產業。

改善環境

努力改善投資環境,促進菜坂洋輕紡、紅星陶瓷、小青埯等三個縣級工業小區更快更好發展。以“服務經濟、方便民眾”為宗旨,構建好企業服務中心,實行“開放式辦公、一站式服務”的運作機制,直接向投資者提供有關行政審批、證照辦理、金費繳納、政策諮詢、土地徵用、招收員工、糾紛排查等服務,編制投資指南,組建項目庫,實行滾動管理,為招商引資提供良好的軟、硬體環境。力爭每年都有千萬元以上大項目進小區,至2008年,實現新引進資金超億元,基本完成三個工業小區的建設,使總產值、稅利、安排就業等幾項指標翻一番。

整治均溪

依託竹枝灘“攔河大壩”落成蓄水帶來的水上優勢,興建竹枝灘公寓、遊艇碼頭,配套進行北岸舊城改造,開闢休閒園區,開發建設紅星竹枝灘水上樂園;依託千畝闊葉林、仙亭廟、城區制高點等景觀,興建休閒山莊、動物園、瞭望塔、培訓中心、植物園區,開發建設玉田仙亭山森林公園;依託峽谷、幽徑、飛泉、瀑布、奇石、古樹等景觀,配套建設休閒娛樂服務設施,修建度假村,開發建設福塘樂祠“世外桃源”。通過整治、美化均溪河,開闢景區間的水上通道,實現城區休閒景點的整合,為城鄉居民提供休閒觀光、鄉野情趣、文化賞析、探險健身、度假培訓的良好去處,大力活躍城鄉居民生活,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景點

景點有赤岩山、仙亭山、文昌閣和鎮東橋等。鎮東橋、文昌閣等“田陽八景”,以及龍水殿古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芳聯堡土樓 、“四崎”(太山崎、翰林崎、虎鼻崎、尖崎)等古蹟分布城區和近郊,與國家級非物質遺產玉田板凳龍、中央蘇區革命歷史陳列館、“第二集美學村”舊址,構成了“紅綠”文化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