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散(《幼幼新書》卷三十四)

地骨皮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博濟方》。主治骨槽風,牙齒宣露,腫癢浮動,疼痛時作,或齦爛生瘡。兼治口瘡。

基本介紹

  • 名稱:地骨皮散
  • 出處:《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博濟方》
  • 組成:地骨皮、麥芽各一兩、豬牙皂角半兩、青鹽一合
  • 主治:骨槽風,牙齒宣露,腫癢浮動,疼痛時作,或齦爛生瘡。兼治口瘡。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

組成

地骨皮、麥芽各一兩,豬牙皂角半兩,青鹽一合。

用法用量

上同搗令勻,粗入鍋內炒過,再為末。每用先以鹽水漱口,再用藥末摻擦。

主治

骨槽風,牙齒宣露,腫癢浮動,疼痛時作,或齦爛生瘡。兼治口瘡。

附方

名稱:地骨皮散
組成:地骨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微炙)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用水一中盞,加竹葉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心臟熱,咽乾舌澀,面赤潮熱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功用:涼上焦,生津液
名稱:地骨皮散
組成:地骨皮(水洗),秦艽(水洗淨),柴胡(去蘆),枳殼(去白,麩炒香熟用),知母(生用),當歸(去蘆),鱉甲(去裙襴,醋炙令黃色)各等分
用法:上為末。每服二大錢,水一大盞,加桃、柳枝頭各七個,生薑三片,烏梅一個,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每日空心、臨臥各—服
主治:骨蒸壯熱,肌肉減瘦,多困少力,夜多盜汗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地骨皮散
組成:地骨皮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琥珀三兩(細研),赤芍藥半兩,土瓜根半兩,木通半兩(銼),黃芩半兩,青蒿子半兩,當歸三分(銼,微炒),川大黃一兩(銼,微炒),牡丹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主治:室女月水不通,心神煩熱,四肢疼痛,不思飲食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地骨皮散
組成:地骨皮一兩,柴胡一兩(去苗),白茯苓半兩,桑根白皮三分(銼),五加皮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黃芪三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前胡三分(去蘆頭),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婦人血風,氣體虛,發歇寒熱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名稱:地骨皮散
組成:地骨皮一兩,石膏一兩,黃連一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一兩
用法:地骨皮一兩,石膏一兩,黃連一兩(去須),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一兩
主治:金瘡,煩渴悶亂,頭痛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