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吸引力

地面吸引力

伊薩克·牛頓,是17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人類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科學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方面的貢獻,都是劃時代的。

物體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個分力。如左圖,萬有引力F的另一個分力F1是使物體隨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越靠近赤道(緯度越低),物體繞地軸運動的向心力F1就越大,重力就越小;反之,緯度越高(靠近地球兩極),物體繞地軸隨地球一起運動的向心力F1就越小,重力就越大。在兩極,重力等於萬有引力;在赤道,萬有引力等於重力加上向心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力和萬有引力的關係
  • 外文名: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vity and gravity
計算,發現引力,地心引力,

計算

在鄉間的那段期間,牛頓更創立了積分的方法,並將之廣泛套用在物理和幾何學上。有一夜,牛頓坐在鄉間的一棵蘋果樹下沉思。忽然一個蘋果掉落到地上。於是他發現所有的東西一旦失去支撐必然會墜下,繼而他發現任何兩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吸引力,而這引力更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可是,由於牛頓的性格孤僻及固執,他在二十年後才發表這理論。另外,牛頓亦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的實驗,最後牛頓成了經典物理學的創始人 。
地面吸引力

發現引力

1642年12月25日,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叫烏爾斯索普的小村子裡,剛出生時極度衰弱,幾乎夭折。牛頓自幼喪父,與母相依為命。1661年,他進入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學習。
1665至1667年間,牛頓已在思考引力的問題。一天傍晚,他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他忽然想到:為什麼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和克卜勒的三定律,進而思考:行星為何繞著太陽而不脫離?行星速度為何距太陽近就快,遠就慢?離太陽越遠的行星,為何運行周期就越長?牛頓認為它們的根本原因是太陽具有巨大無比的吸引力。
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觀測和演算,牛頓發現太陽的引力與它巨大的質量密切相關。牛頓進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規律:凡物體都有吸引力;質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間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這就是經典力學中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
根據牛頓的發現,可測定太陽和行星的質量,確定計算慧星軌道的法則,說明月亮和太陽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現象,並推導出克服地球引力、飛向太陽系和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們分別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並依次命名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頓不但驗證了前輩們的成果,而且為未來空間運載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確而權威的科學依據。

地心引力

一切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產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對其他物體的這種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著地心。
這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的.地球自轉會產生一個叫地轉偏向立的力.在北半球它使物體在運動時方向想右偏;在南半球它使物體運動是方向向左偏.所以在北半球是逆時針,在南半球的話就是順時針.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質量的兩種物質之間都有引力。
地球本身有相當大的質量,所以也會對地球周圍的任何物體表現出引力。拿一個杯子舉例,地球隨時對杯子表現出引力,杯子也對地球表現出引力。地球的質量太大了,對杯子的引力也就非常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過去了,方向,就是向著地球中心的方向,這個力就是地心引力。
重力並不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除了兩極以外,地面上其他地點的物體,都隨著地球一起,圍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軸的向心力,這個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來提供,我們可以把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一個分力F1,方向指向地軸,大小等於物體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另一個分力G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圖示)其中F1=mw2r(w為地球自轉角速度,r為物體旋轉半徑),可見F1的大小在兩極為零,隨緯度減少而增加,在赤道地區為最大F1max。因物體的向心力是很小的,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就是萬有引力的大小,即在一般情況下可以略去地球轉動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