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論學派

地論學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論學派
  • 歸屬:中國佛教學派,亦稱地論宗。
  • 主要功能:傳習、弘揚《十地經論》
  • 代表作品:《十地經論》、《華嚴十地品》
基本概況,分派原因,兩派簡介,簡述,北道派,南道派,爭論焦點,相關論著,簡述,十地經,基本內容,《十地經》卷八,十地經論,十二因緣,地論師分歧由來,歷代三寶記,菩提流支傳,綜述,代表人物,慧光簡介,著作,地論師起源,研治經論,佛性,大乘起信論,

基本概況

地論學派亦稱地論宗。以傳習、弘揚《十地經論》而得名。其學者稱地論師 。從北魏到唐初,由於還沒有傳宗定祖之說,所以當時還不成為宗派。此論對於瑜伽行派的修持解脫理論有特別意義。天竺菩提流支於508年譯出《十地經論》,在北魏宣武帝的支持下加以弘傳。地論師所據典籍為《華嚴十地品》及世親本論。其學說主張三空義,即人法我空,因緣法體空,真如佛性空;立八識而以第八識為第一義諦,即常住不變清淨心、真如。此真如為無始虛妄習氣薰染,緣起生一切法。能變現之識唯此第八真識。由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畢竟成佛。
華嚴經華嚴經

分派原因

地論學派分為相州北道派與相州南道派兩派。分派原因是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因對論中的
阿賴耶識和佛性見解不一,導致相州北道派與相州南道派分立。南道派以勒那摩提弟子慧光為主;北道派則以菩提流支的弟子道寵為主。慧光弟子法上曾任北魏、北齊僧統數十載,權勢顯赫,故相州南道派學說大張,門徒甚眾。北道派則消沉漸終。南北二道對當時流行佛教義理,依各自對佛性是本有還是始起的主張,略加判定。南道立因緣宗(有部說)、假名宗(經部及 《成實論》)、不真宗(般若部)、真宗( 《華嚴經》、 《涅盤經》等),北道則立五宗,將《華嚴經》立為第五法界宗。南道道寵弟子有儒果、誕禮、僧休等;北道慧光有僧范、法上等十大弟子。法上弟子有法存、慧遠諸人。地論學派同時兼習毗曇義學,部分地論師也是攝論師。
《十地經論》是印度大乘瑜伽學系的重要典籍。作者世親初從聲聞乘出家,後聞其兄無著講《十地經》,便改變所宗而先撰成《十地經論》,以讚揚大乘,鞏固了瑜伽學說的理論基礎。這部《十地經論》在北魏永平元年至四年(508~511)由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兩人合作譯成,共12卷。勒那摩提與菩提流支所習並不盡同,因之從他們兩人傳習“地論”的,也就發生異解,而形成南北兩道。這南北道的解釋,一般都說從相州去洛陽的通道,有南有北,兩家學徒即沿著兩道各別發展而得名。其實,南北道地論師在魏都洛陽時期即已分裂,可能是勒那摩提與菩提流支分居在當時御道街的南北,因而成為道南道北兩系。

兩派簡介

簡述

地論學派分為相州北道派與相州南道派兩派。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北道派

系傳自菩提流支,他於北魏永平初年來洛陽,住永寧大寺,與勒那摩提等創譯《十地經論》,後隨東魏遷鄴。前後20餘年,譯《楞伽經》、《金剛經》、《無量壽經》、 《大寶積經》、 《法華經論》等共39部,129卷。其傑出弟子道寵,從他學《十地經論》,隨聞出疏,名揚鄴下。門下以志念、僧休、法繼、誕禮、牢宜、儒果等為最有名。志念撰《迦延雜心論疏》及《廣疏》各9卷,盛行於世。
北道派系的人才,沒有南道系多,所以在學說傳播上,遠不如南道之盛。加以攝論學派盛行於北方,其主張與北道系相近,而條理縝密過之,遂為攝論師所掩,融成一派。到了唐代,因賢首建宗,華嚴之說大張,《十地經論》原為大經之一品,地論精義又悉為賢首家所資取,更無獨立宣揚的餘地,南道系的傳承終於斷絕。

南道派

系傳自勒那摩提,北魏永平元年(508),他到洛陽弘法。譯出《十地經論》、 《寶性論》等20餘卷。慧光傳承他的法與律學。勒那摩提與菩提流支在翻譯《十地經論》時,發生意見分歧。慧光參與其事,折衷筆受為一本,並著論疏,使《十地經論》得以暢行。慧光門下高材很多,知名的有法上道憑曇遵僧范、慧順、靈詢、僧達、道慎、安廩、曇衍、曇隱、洪理、道雲、道暉等人,其中以法上為上首。他擔任魏齊兩代僧統,著有《十地論義疏》、 《大乘義章》等。法上的著名弟子有淨影寺慧遠,他對《大乘義章》作了
詳細的註疏,闡述了地論師南道的教說,並集南北朝佛學的大成,在教理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爭論焦點

地論師所學,並不限於《十地經論》,思想上還受到先後流行的涅盤學派、攝論學派的影響,所以學說的性質比較駁雜。其南北兩道互有爭論之點,則集中於“當常”、“現常”的主張和四宗五宗的判教,以及對阿梨耶識性質的認識。南道主張有八識,阿梨耶識是淨識;北道主張有真妄和合的九識說,第八識為妄識,第九識為真識、淨識。南道學說的根據是宋譯4卷的《楞伽經》 ,而北道的根據是魏譯10卷的《楞伽經》,自真諦攝論學派興起後,攝論學派所主張的阿摩羅識是淨識,便與北道結合起來。在地論師中“常”是涅盤或佛性的異名。北道地論師以眾生的根本意識即阿梨耶識為諸法的依持,說一切法從阿梨耶識生起(這和攝論師說法相近)。阿梨耶識雖和如來藏(佛性)無別,但並不具足一切功德( 《楞伽經》說具足者,是對斷見人方便說的)。
一切功德必待新熏而後生,亦即說眾生的佛性必須成佛後始得,當果而現,後天所有。這就是當常之說。南道地論師反對此說,以為阿梨耶識法性,即是真如佛性,以之為諸法的依持,生一切法。此法性真如即如來藏(佛性依楞伽等經說)本來具足一切功德,就是說眾生的佛性與生俱生,先天而有,這就是現常之說。當常與現常之爭,即佛性始起和本有之辯。南道地論師後來主張也多少有些變
化。他們說佛性有理性(本有)、行性(始起)兩種;或說有理性(隱時)、體性(顯時)、緣起性(用時)三種。這樣,他們在本有佛性之外,也主張有始起佛性。當常、現常原為地論南北兩道對峙之說,後來演變為攝論師與地論師之爭。關於判教問題,北道地論師用五宗說,而南道用四宗說。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五宗之說不得其詳,只舊傳護身寺自軌師有五宗說,即於南道四宗之上再加第五法界宗,以推尊《華嚴經》,此或與北道五宗說有關。南道四宗說,佛陀扇多與慧光同,即①因緣宗。指《大毗婆沙論》說六因四緣;②假名宗。指《成實論》說三假;③誑相宗。指《大品般若經》、“三論”說“相皆虛妄”;④真實宗。指《華嚴經》、《涅盤經》說“佛性常住”。此四宗名目,後來慧光弟子大衍寺曇隱,改之為因緣宗、假名宗、不真宗及真宗。慧遠又改之為立性、破生、破相、顯實。又有約四宗為立相、舍相、顯真實三宗者。

相關論著

簡述

地論學派是研究和弘揚《十地經論》及其思想的佛學派別,其學者被稱為地論師。《十地經論》系印度大乘學者世親所作,是對《十地經》的解釋、闡述,屬早期瑜伽行派代表論著之一。凡十二卷,北魏時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名家於洛陽譯出。

十地經

相當於《華嚴經》的《十地品》,其內容主要講述了菩薩修行的十個次第。十地融攝一切
善法:初三地述說世間的善法,次四地述說三乘修行的相貌,後三地述說一乘教法。該經有多次翻譯,因而早已有人予以研究。《十地經論》既是世親的著作,在時人眼中當然也就成了解釋《十地經》的權威著作。這樣,隨著它的譯出,很快受到佛教界歡迎,研習之風迅速興起,地論學派即由此而形成。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基本內容

《十地經論》的基本內容,是對菩薩修行的十個階位(“十地”)、八識、三身、三聚淨戒、因分果分、總別同異等六相,分別展開論釋。它的思想特色,除了論述“三界唯心”,為瑜伽學唯識論開闢道路外,還論述到萬法性空和智慧解脫,承緒般若空宗學說。從而它溝通了般若和瑜伽,實際上成為對龍樹思想的補充。“十地”在經文中原是配合“十度”來說的,在第六地配合“智度”時,經文提出了著名的“三界唯心”的論點。世親的論,重點對這一論點進行了闡述和發揮。

《十地經》卷八

《十地經》卷八說:“是菩薩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如來所說十二因緣分,皆依一心。”所謂“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也就是“三界唯心”之說,而所謂“十二因緣分,皆依一心”,即等同於“三界唯心”,只是側重有所不同:前者就宇宙論方面而言,後者則就解脫論方面而言。“三界”,指世俗的三種存在形態,有情眾生所處的三種境界,它們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眾生在未解脫之前,於此三界之中生死輪迴不息。“十二因緣分”,指有情眾生於三界之中流轉生死的全過程,分十二個階段,每一階段之間順序成為一對因果關係,支配著眾生的輪迴。它們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十地經》的這些觀點,明顯體現了對小乘佛學的發展。“三界”在原始佛教被視為實存的三種環境,眾生可依據修習的狀態而居於不同境界,尚未將此歸結為由
一心所作。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十二因緣”在小乘佛教中,主要用以指出眾生輪迴受苦的原因以及擺脫生死流轉的關鍵,所以它明確以“無 明”為發端,視“無明”為眾生痛苦的根源;同時,擺脫生死流轉之苦也自然應該從克服“無明”開始。十二因緣的理論,並無將所有因果關係歸之於一心的意思。所以,《十地經》有意識將“三界”和“十二因緣”歸結於“一心”,應該說是佛教哲學思想的一個重大變化。《十地經》認為,“無明”只是“心行”的一種表現,而並非“心”的全體體現;“十二因緣”雖然發端於“無明”,但它仍不能確切解釋輪迴的本原。十二因緣這一循序的因果系列,包括“無明”在內,最終要依據於“心”;“心”才是輪迴之苦的本原。這也就意味著,解脫應該從本原之“心”上著手。

十地經論

根據《十地經》的上述經義,世親《十地經論》強調指出:“‘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轉故。”(卷八)三界的根源在心,十二因緣的根源也在心;心既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也是輪迴的根源和解脫的源頭。“三界唯心”,也就是“染”(十二因緣)、“淨”(還滅、解脫)都歸之於“心”。這一“心”,在《十地經論》中又被說成是心識即“阿黎耶識”。它說:“是凡夫如是愚痴顛倒:常應於阿黎耶識阿陀那識中求解脫,乃於余處我、我所中求解脫。”(卷八)解脫應該於染淨和迷悟的源頭阿黎耶識中實現,但凡夫執著於“我”、“我所”,所以愚痴顛倒。又說:“自性不染相,如《經》曰:心清淨相故。”(卷十一)“善住阿黎耶識真如法中。”(卷十)在這裡,阿黎耶識代表了真如法,相當於“自性清淨心”。所以,擺脫輪迴,也就是回歸阿黎耶識,自覺這一清淨心。由此可見,在《十地經論》看來,世界的二重化(染、淨)就在於它的本原的二重性質。世親說:“譬如二世界。一染淨世界,二純淨世界。是二中間難可得過,欲過此界,當以大神通力。”(《十地經論》卷九)要想從“染淨(混雜)世界”進入“純淨世界”,需要不斷地修行,這一修行過程就是“十地”。

十二因緣

當《十地經論》把“三界”和“十二因緣”歸結於本原之“心”的時候,十二因緣的緣起說就成了一心緣起說,而其實際內容也就是阿黎耶識緣起了。既說阿黎耶識緣起,在解脫論上也就產生了相當於法相唯識宗的“轉識成智”的“轉依”說。《十地經論》卷一說:“法身,離心、意、識,依智依止。”要獲得清淨法身,必須脫離心(阿黎耶識)、意(阿陀那識)、識(六識),依賴於智慧;因為心有染淨,而智慧則純淨無染、自性常寂滅。

地論師分歧由來

《十地經論》的上述觀點,有可能為研究者們提供新的理論資料,同時也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分歧。事實上,從該論譯出之初起,就已存在歧義;而在流傳過程中,分歧擴大,最後終於分別歸入華嚴宗和法相唯識宗。關於《十地經論》的翻譯,隋唐時即已有各種傳說,由此而涉及地論師分歧的由來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據參與譯事的北魏人士崔光所撰的《十地經論序》說:以永平元年,歲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師北天竺菩提流支、魏雲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雲寶意,及傳譯沙門北天竺佛陀扇多,並義學緇儒一十餘人,在太極紫庭譯出斯論,十有餘卷。斯二三藏,並以邁俗之量,高步道門,群藏淵部,罔不研覽。善會地情,妙盡論旨。皆手執梵文,口自敷唱,片辭只說,辯詣蔑遺。於是皇上親紓玄藻,飛翰輪首;臣僚僧徒,毗贊下風。四年首夏,翻譯周訖。這就是說,《十地經論》的翻譯,由北魏宣武帝發起,主譯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兩名三藏法師,傳譯為佛陀扇多,時間自永平元年(508)至永平四年(511),參與者有僧俗十餘人。

歷代三寶記

其後,隋代費長房在《歷代三寶記》中,依據梁代寶唱所撰《眾經目錄》,說:已上二論(指《十地經論》和《寶 積經論》)菩提流支並譯。且二德爭名,不相詢訪,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綴文言,亦有異處。後人始合。見《寶唱錄》載。(卷九) 《寶唱錄》的意思是說,《十地經論》先是由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分頭並譯(因意見不合),後來才合為一本。但《歷代三寶記》所引《寶唱錄》同時又說:“初,菩提流支助傳,後以相爭,因各別譯。”則似認為主譯是勒那摩提。而同卷所引北魏李廓所撰《眾經目錄》,則又似認為主譯為菩提流支。

菩提流支傳

在唐代道宣所作的《菩提流支傳》(附勒那摩提等人的傳)中,對上述說法似已無所適從。或說“流支奉敕,創翻《十地》”,“流支傳本,余僧參助”;或說勒那摩提“譯《十地》、 《寶積》”( 《續高僧傳》卷一)。在《道寵傳》中,則重申“分頭並譯”之說: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極殿,勒那摩提在太極殿。各有禁衛,不許通言;校其所譯,恐有浮濫。(《續高僧傳》卷七)

綜述

綜合上述諸說,可以認為,《十地經論》的翻譯,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兩人共同完成。但因意見不合、觀點有異,乃分頭並譯,最後由他人參校兩譯,成為定本。崔光是譯事的直接參與者,所記比較客觀,但因涉及主譯不和,不宜提出分頭並譯之事,應在情理之中。序中所說“在太極紫庭譯出斯論”,語意含混,實際暗示如道宣所說“菩提留支在紫極殿”、“勒那摩提在太極殿”。李廓寶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屬同時代人,但都未曾參與譯事,撰《經錄》時,地論師內部分歧已經明朗,因而在《經錄》中也有所反映。尤其因寶唱是南朝人,對當時譯事的記載更多地根據傳聞。至隋唐,地論師的分歧已為眾所周知,故費長房、道宣等更無迴避的必要。
北魏宣武帝繼承孝文帝篤好佛理的做法,“每年常于禁中,親講經論;廣集名僧,標明義旨。”(《魏書·釋老志》)又“雅愛經史,尤長釋氏之義”( 《魏書》卷八《世宗紀》),對研討佛理有極濃厚的興趣。他曾為僧侶和朝臣開講《維摩詰經》,又親自主持翻譯和筆受《十地經論》。崔光宣武帝、孝明帝時期高踞要位,官至侍中、司徒,崇信佛法,老而彌甚,“每為沙門、朝貴請講《維摩》 、 《十地》 經,聽者常數百人。即為二經義疏三十餘卷。”(《魏書》卷六十七《崔光傳》)由於君臣對《十地經論》的共同重視和提倡,地論學繼成實學之後,成為自元魏起北朝佛教的顯學。
自《十地經論》譯出,最早予以研習和弘傳的是道寵慧光,他們是早期著名的
地論師。道寵在出家前是大儒熊 安生的弟子,出家後即從菩提流支受學《十地經論》。歷時三年,得其精要,隨即開講,廣為宣傳。道宣《道寵傳》說:寵承斯問,便詣流支,訪所深極。乃授《十地》,典教三冬。隨聞出疏,即而開學;聲唱高廣,鄴下榮推。時朝宰文雄魏收、邢子才、楊休之等,昔經寵席,官學由成,自遺世網,形名靡寄,相從來聽,皆莫曉焉。……遂以聞奏。以德溢時命,義在旌隆,日賜黃金三兩,盡於身世。匠成學士,堪可傳道,千有餘人。(《續高僧傳》卷七)道寵弟子中著名的有僧休、法繼、誕禮、牢宜、儒果等,隋初名僧志念也曾從他就學。道寵之學出自菩提流支,這一派地論師有自己的思想理論特點,被稱為地論派的北道系。由於這一系統的著疏未能保存下來,因而許多情況不能直接得以證明。
地論學派地論學派

代表人物

慧光簡介

慧光是地論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十三歲入洛陽,從佛陀扇多出家,修習戒律,擅長律學。據道宣《慧光傳》記載,慧光曾參與《十地經論》的翻譯,而將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兩本合為一本的便是他:會佛陀任少林寺主。勒那初譯《十地》,至後合翻,事在別傳。光時預沾其席,以素習方言,通其兩諍;取捨由悟,綱領存焉。自此《地論》流傳,命章開釋;《四分》一部,草創基茲。(《續高僧傳》卷二十一)意思是說,慧光原在佛陀(即佛陀扇多)門下,後因佛陀入少林為寺主,於是轉向勒那摩提。由於他參與了《十地經論》的翻譯的全過程,對菩提流支和勒那摩提兩人的分歧及其分歧內容相當了解,所以能根據自己的理解予以取捨、融通,保存其基本精神,將兩本合為一本。慧光因受勒那摩提影響,所以他的地論學屬於勒那摩提系統。

著作

慧光著作很多,註疏的經論除了《地論》外,還有《華嚴》 、 《涅盤》、 《維摩》、 《地持》等。門下弟子如林,著名的有十多人,其中以法上、道憑、僧范、曇遵等為上首。這一派地論師的思想理論與北道系有所不同,被稱為地論學派的南道系。相比之下,南道系因名僧輩出,門徒遍於全國,且為朝廷所偏重,所以十分繁榮,其傳承歷經魏、齊、周而至隋唐。

地論師起源

地論師的南道、北道之分,佛教史上通常認為由“相州南道”和“相州北道”的區別而來。意為自相州(鄴都,今河南臨漳)去洛陽,有南、北兩條道路,慧光系統散處於南道,而道寵系統散處於北道。但據近人研究,此南、北二道,當指洛陽城內御道之南和御道之北,因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分居於御道之南、北而得名(見呂澄《中國佛學源流略講》,142頁)。此說似較穩妥。事實上,道宣《道寵傳》已有“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之說,表明二道之分,源於洛陽。

研治經論

地論師研治經論,並不局限於《十地經論》,如慧光即有《華嚴》、 《涅盤》等註疏十餘種。由於地論學先後受到涅盤學、攝論學的影響,所以其思想比較龐雜,論師之間的分歧也就在所難免。考察地論學南、北二道的分歧,大約有三個方面:依持說、佛性說、判教說,其中以佛性說為核心。
在依持說方面,北道系統講染淨緣起,即以阿黎耶識為依持;認為世界萬法由阿黎耶識緣起,擺脫輪迴、成就佛道的關鍵在於阿黎耶識內部染淨的轉化。這種說法與攝論師關於阿賴耶識通於真妄、染淨的說法相近,但不如攝論學理論的系統和縝密,也不如攝論學影響的廣泛,所以後來被統一於攝論學。南道系統講真如緣起,即以真如為依持;主張宇宙萬法由真如緣起,所以成佛的關鍵就在於認識真如。慧光兼修《華嚴》,《華嚴》提倡“一真法界”為宇宙的本體,主張“真如緣起”說,這一思想很可能造成對南道系的重大影響。其結果,南道系的有關思想後來為華嚴學者所資取;隨著華嚴學說的興起,地論南道的獨立地位逐漸喪失。至澄觀著《華嚴疏鈔》,將《十地經論》完全融入華嚴學說,地論學宣告結束自己使命。
佛性說上的分歧源於依持說。因有阿黎耶識與真如的分別緣起,所以有佛性“當有”與“現有”的區別。據道宣《道寵傳》說:寵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憑、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當、現兩說自斯始也。玄奘在《啟謝高昌王表》中也有相似的說法:但遠人來譯,音訓不同,去聖時遙,義類差舛,遂使雙林一味之旨,分成當、現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為南、北二道。紛紛諍論,凡數百年。率土懷疑,莫有匠決。(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二十多年後,玄奘回憶當年赴印度留學的原因,認為主要是為了解決佛性問題,尋找佛性論的正確答案。他說:信夫漢夢西感,正教東傳,道阻且長,未能委悉。故有專門競執,多滯二常之宗;黨同嫉異,致乖一味之旨。遂令後學相顧,靡識所歸。是以……決志出一生之域,投身入萬死之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所謂“當、現二常”、“二常”,是指佛果的當常、現常,即始有、本有,或當果、始果;“常”在這裡指佛性。自從《大般泥洹經》傳入內地後,在佛性論上出現當、現兩種對立的看法,涅盤學內部長期爭論不息,並擴大到其他學派之中。至《十地經論》譯出,南、北二道在此問題上認識分歧,成為根本性對立,引起佛教內部的廣泛注意。玄奘乃試圖從佛教的發詳地印度獲得正確答案,而他也自以為已經獲得了。

佛性

地論師原來兼通《涅盤》,對佛性問題討論較多。北道系統因主張以阿黎耶識為依持,所以認為,阿黎耶識中的有漏種子必須經過薰習而轉化為無漏種子;所謂眾生悉有佛性,是指眾生經歷後天的薰習,最後必當成佛而言。這是佛性後天始有說(即當常或當果說)。這種主張顯然與攝論師相近,屬於佛性論中比較保守的部分。南道系統因主張以真如法性(或如來藏、清淨阿黎耶識)為依持,所以認為,如來藏真如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眾生佛性與生俱生,只要去除污染障蔽,使本有清淨佛性得以顯現,即可成佛。這是佛性本有說(即現常或現果說)。這種主張屬於佛性論中比較激進的部分,適合當時中國社會的實際需要,受到僧俗兩界的普遍歡迎。南道系的發展與它的佛性本有說有著必然的聯繫。另一方面,當時四卷本《楞伽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和十卷本《楞伽經》(北魏菩提流支譯)都已譯出,從思想內容上看,北道系的主張似與十卷本相通(主染、淨二心),而南道系的主張則似與四卷本相聯繫(主自性清淨一心)。
地論師判教方面的分歧,主要是四宗、五宗之說。四宗之說為南道系所主張,即把全部佛教劃分(歸入)為四宗,它們是:因緣宗(指《阿毗曇》),假名宗(指《成實論》),不真宗(指《般若經》、“四論”等),真宗(指《華嚴經》、 《涅盤經》、 《十地經論》等)。北道系則主張五宗,即從前四宗中單獨劃出《華嚴經》,另列“法界宗”。

大乘起信論

由於地論師在許多理論問題上爭論不休,意見不能統一,所以有人就著手做調和的工作,《大乘起信論》大概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形成的。
就地論學派的傳承而言,北道系在道寵後,除了門下志念外,其餘弟子均無傳記可考。據道宣《志念傳》,志念在受具足戒後,問道鄴都,“又詣道寵法師學《十地論》,聽始知終,聞同先覺。”(《續高僧傳》卷十一)是對《地論》具有很高修養的學者。南道系在慧光後,則人才輩出。法上是慧光弟子中最為突出的代表,他從慧光受具足戒後,往來於鄴、洛之間,廣泛求學。“既慧業有聞,眾皆陳請,乃講《十地》、 《地持》、 《楞伽》、 《涅盤》等部。輪次相續,並著文疏。”著有《佛性論》二卷、《大乘義章》六卷等,現僅存《十地經義疏》一、二卷。他曾受東魏大將軍高澄之請而入鄴,後又受北齊高洋的崇敬,成為兩代昭玄曹僧統,主管僧侶事務近四十年,所部僧尼二百餘萬,寺廟四萬餘所。地論學因此之故,乃成為北朝後期最為煊赫的佛教力量。法上弟子有慧遠、法存、靈裕、融智等,而以慧遠最為著名。(淨影寺)慧遠於二十歲從法上受具足戒後,曾從大隱律師學《四分律》,研習五載,此後仍專師法上,綿篤七年。據載他“迥洞至理,爽拔微奧;負笈之徒,相喧亘道”,“在鄴創講《十地》,一舉榮問,眾傾余席。自是長在講肆,伏聽千餘。意存弘獎,隨講出疏”(《續高僧傳》卷八《慧遠傳》)。著有《十地疏》七卷、 《地持疏》五卷、 《華嚴疏》七卷、 《涅盤疏》十卷等,又撰有《大乘義章》十四卷、《大乘起信論義疏》四卷。慧遠弟子眾多,如靈粲、慧遷智嶷、智徽、辯相玄鑒道顏、僧昕等人,都是《地論》名家,他們的影響及於初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