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徑流

又稱地下徑流。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在自然界陸地水循環過程中的流動。地下徑流與降水量、蒸發量和地表徑流共同組成陸地水均衡,地下徑流已成為單獨的陸地水均衡要素。在水均衡式中一般以多年平均值的水層厚度毫米表示,定量評價中以流量、模數或總量表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下水徑流
  • 外文名:groundwater runoff
  • 學科:水文地質學
  • 又稱:地下徑流
  • 釋義:重力作用下自然界陸地水循環過程
  • 方向:總是分布於地表相對低下的地方
簡介,徑流方向,徑流強度,

簡介

又稱地下徑流。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在自然界陸地水循環過程中的流動。地下徑流與降水量、蒸發量和地表徑流共同組成陸地水均衡,地下徑流已成為單獨的陸地水均衡要素。在水均衡式中一般以多年平均值的水層厚度毫米表示,定量評價中以流量、模數或總量表征。地下徑流在陸地水循環中的作用日益被人們認識:①地下徑流的年際之間的變化遠較地表徑流為小;②地下徑流在一年之內的季節變化也遠較地表徑流為小;③控制地下水位在合理埋深的上下波動,可以減少蒸發量和土壤積鹽,增大地下水在含水層中年內或多年中的實際循環量,“地下儲水介質”作為儲存、調蓄降水和地表水的作用日益被人們認識,並將得到更好的運用。

徑流方向

地下水的排泄區總是分布於地表相對低下的地方,因此,地形的高低對其影響很大,總體上說地下水是從高處向低處流動。尤其是潛水,天然情況下其徑流受地形控制明顯。
實際上,地下水徑流是相當複雜的,很少具有單一的徑流方向。以我國華北平原為例,在總的地勢控制下、由山前向濱海地下水作縱向流動;同時,山前下降的潛水流在平原中某些部位上升在局部地形的控制下,淺層潛水由地上河及古河道下降、越流補給深層水,而在河間窪地則由深部向淺部作上升越流運動。但不管地下水具體的徑流路徑如何複雜,都可以通過編制地下水等水位線圖或等水壓線圖來分析研究。

徑流強度

地下水的徑流強度通常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過水斷面的水量——滲透速度來表征。顯然、根據達西定律,地下水徑流強度的大小與含水層的透水性、補給區到排泄區之間的水位差成正比,與補給區到排泄區之間的距離成反比。在含水層透水中l愈好。地形切割愈強烈且相對高差愈大,補給量愈豐富的地段,地下徑流愈發育。如濕潤山區的潛水,徑流強烈,入滲補給的水在徑流過程中溶濾岩土,最終水、鹽共同在排泄區排出,使整個含水層的水不斷趨於淡化。侵蝕基準面目上潛水徑流最為強烈,水的礦化度很低。相反,在於旱地區細土堆積平原的潛水、徑流緩慢,由於蒸發排泄的結果,水分及鹽分輸送到排泄區後,水分蒸發托夫,鹽分就地積聚,土壤發生鹽漬化。
含水層透水性的差異可以導致徑流分配的差異。在水力坡度相同的情況下,透水性越好的地方,徑流越通暢,徑流強度越大,徑流量也相對集中。因此。在大河的下游堆積平原中,在河流邊岸附近及古河床分布地段,沖積物顆粒較粗,透水性較好,潛水徑流條件也較好,是地下徑流相對集中的地段,在這樣的地段常常可以找到水量豐富,水質較好的地下水源。
由上可知,潛水的徑流速度,不僅關係著地下水的水量,而且,對水質也有深刻的影響。因此,徑流強度的不同往往表現為水質的變化反之,根據水質情況也可以分析徑流強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