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三葉

地三葉

地三葉(學名:Trifolium subterraneum L.)是豆科三葉草屬植物,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茸毛。直根,根系較淺,鬚根發達。莖細長匍匐,長 60-130厘米。三出複葉,具長葉柄,小葉心臟形。花序腋生,花梗長20-30厘米,頂端下垂,上面著生4-6朵白色小花。莢果,內含。1-2粒種子。種子較大,腎形或橢圓形,黑色或紫黑色。

原產於西歐和南歐。廣泛分布於地中海沿岸及北非、澳大利亞。 中國的湖南、青島、新疆等地開始引種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於在年降雨量700毫米地區生長。地三葉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喜弱酸輕質壤上。耐酸性貧瘠土壤。

地三葉蛋白質含量高,莖葉柔嫩多計,適口性好,適合各種家畜均喜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品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茸毛。直根,根系較淺,鬚根發達。莖細長匍匐,長 60-130厘米。三出複葉,具長葉柄,小葉心臟形,無柄,兩面多茸毛,有的品種小葉正面有白色或棕色斑紋。托葉較大,卵圓形,半膜質。花序腋生,花梗長20-30厘米,頂端下垂,上面著生4-6朵白色小花,花序頂端有20-30個錨狀鉤爪,每個爪有4-6個分枝,受精後鉤爪下彎,反卷把莢果固成一個刺球鑽入土中。莢果,內含。1-2粒種子。種子較大,腎形或橢圓形,黑色或紫黑色。

主要品種

地三葉已育成很多品系的栽培品種,澳大利亞就有14個品種,90多個品系,中國已引種10多個品種,其中廣西的克萊爾(Cr-Clare)畝產鮮草5050千克,湖南城步縣引種的巴克山(Mt. Barker)有早、中、晚熟三種類型,表現也較好。
地三葉地三葉

生長環境

地三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於在年降雨量700毫米地區生長。適應性廣,特別能適應較溫和潮濕的冬天和乾燥的夏天,宜於秋一冬一春生長。抗逆性強,能耐熱,耐寒、耐瘠和耐重牧。在中國廣西南寧高溫潮濕環境裡生長良好,在西北地區的新疆烏魯木齊也能在雪下過冬,當雪融化後,引種的巴克山地三葉仍保持青綠,未被凍死,在內蒙古北部的海拉爾也生長良好。它最適宜於地中海的氣候,即最宜於夏季炎熱乾燥,平均氣溫20-30℃,冬季溫和,平均氣溫7-13℃,年降雨量380-890毫米的地區生長。在中國既適應南寧地區高溫多雨(平均氣溫夏秋26-28℃,冬春13-21.9℃,年降雨量1350毫米),也適應中國南方高寒山區高降雨量地區,並生長良好。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從砂壤到重粘土範圍的土壤都能生長。能耐酸性土壤,在pH值4.5以上的土壤上生長良好。能耐貧瘠土壤。

分布範圍

原產於非洲北部、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歐洲西部和南部、中東和西亞。在澳大利亞南部和東部(即昆士蘭州東南部,新南威爾斯州南部和東部,澳大利亞首都地區,維多利亞州,塔斯馬尼亞州,南澳大利亞州東南部和南部的許多地區以及西澳大利亞州的西部和西部地區)廣泛歸化,同樣歸於豪勳爵島。在紐西蘭、美國、加拿大和夏威夷等廣泛歸化。中國的湖南、青島、新疆等地開始引種栽培。

繁殖方法

地三葉適應性廣,且種子較大,幼苗苗壯,有較強的竟爭力,易於種植。在整理好準備種植地三葉的土地上施以一定的基肥。它對磷、鉀、鉬、鋅、鑽等肥料及微量元素較為敏感。每畝可施有機肥1000-1500千克,或施鈣鎂磷混合肥30千克、含鉬的過磷酸鈣25千克。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宜於秋播,可提供冬春青飼料,而在高塞山區不能越冬則宜春播。秋播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好,春播於3月中旬為宜。單播時每畝播種量1.2-1.6千克。混播時,視混播牧草種類的多少變異較大,每畝由0.1-0.4千克不等,可與多年生黑麥草等禾本科牧草混播;種於覆蓋作物里(間作),其播種量為每畝0.2千克;用於專門制乾草,其播種量每畝0.66千克。
播種方法可用條播和撒播,視生產目的不同而採取人工播種、機械播種或飛機播種。條播行距約30厘米,播深1.52厘米。播種前應行接種與地三葉相應的根瘤菌種,其接種方法與白三葉相同。如果與過磷酸鈣等肥料一起播種時,那必須在拌根瘤菌接種劑後,馬上播種,以免接種劑失效。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把地三葉種子包上一層石灰,做成丸衣。

栽培技術

地三葉播種3天左右即可出苗,幼苗苗壯,生長較快,有較強的竟爭力。但仍應適當進行中耕管理。當草高25厘米以上時即可刈割,一般可年割2次,每畝產鮮草3000-4000千克。為收穫種子,應注意,當花序下垂,莢果入土後再行刈割,以不影響種子產量。如果在永久性草場上要使其種子自繁,則在開花至結果期不要重牧。地三葉種子自繁能力強,對建立人工混播草場極為有利。在湖南的高寒山區,4月播種的地三葉到11月已產生許多自繁苗,最高的達每0.1平方米生長出37株幼苗。地三葉含有雌性激素,家畜長期採食不利,綿羊可造成不育症,或稱“三葉病”、“瘠瘦病”。
棊些栽培種含量多,而某些品種含量低,在引種時,種子說明書上都有標記,有“O·P高”或“O·P低”,即為雌性激素高或低。應注意採取措施防治,一般可運用如下方法:①中耕管理時,增施過磷酸鈣,以降低其含量;②在地三葉占優勢的草場上,混種禾本科收草;③調整在地三葉牧場上放收時間,冬季地三葉生長不旺盛時,控制適當放收利用。地三葉在高降雨量的地區,多與黑麥草、雞腳草混播,在較乾旱的地區則與草混播。既可青恫利用又可刈割調製乾草,因能耐重牧更宜放牧利用。但要注意性畜過食而引起臌脹病,特別是幼期地三葉易發生膨脹病,而成熟時就減少了發病率。

主要價值

地三葉蛋白質含量高,莖葉柔嫩多計,適口性好,適合各種家畜均喜食。但是,地三葉含有雌性激素,若在以地三葉為主的放牧場長期放牧,易發生母羊不孕、難產甚至死亡。不同品種的地三葉雌性激素含量差別很大。地三葉可放牧,也可育用,調製乾草。當草叢高20-30厘米時即可利用。若收穫種子,在開花後應停止放牧。部分種子自然落粒,可形成再生植被,因此,地三葉草場,可利用多年。據中國廣西畜牧所分析,地三葉鮮草含粗蛋白質21.8%。乾物質中含總能17.04兆焦耳/千克,消化能(豬)11.77兆焦耳/千克,代謝 能(雞)7.16兆焦耳/千克,可消化粗蛋白質(豬)151克兆焦耳/千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