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氣系統輻射平衡

地—氣系統輻射平衡

地氣系統吸收的輻射能量減去發出輻射能量後的差值。又稱“輻射差額”“淨輻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氣系統輻射平衡
  • 外文名:radiation  balance  of  the  earth-atmosphere  system
  • 相關術語:輻射平衡  地-氣系統
  • 學科分支:大氣物理學
描述,公式表達,輻射平衡的觀測,

描述

任何一個物體都能不斷地以輻射方式進行著熱量交換。地面和大氣與其他物體一樣,都在不斷地進行著這種熱量交換。地球收入的輻射(地面和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 和支出輻射 (返回宇宙間的地面和大氣的長波輻射) 的差額,就是地-氣系統的輻射平衡。輻射差額由赤道到緯度30°地區為正值,在30°以外變為負值,其隨季節、緯度、雲量、雲狀、下墊面(指包括陸面、海洋、森林等地球表面)性質,以及大氣成分等因素而不同。
地—氣系統輻射平衡
圖示表明,若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為100個單位, 其中被大氣和地面反射回宇宙空間30個單位,其餘70個單位被地-氣系統吸收。與此同時,地面有6 個單位的能量, 大
氣有63個單位的能量以長波輻射的形式直接散發到宇宙空間。因此,從整個地-氣系統平均
狀況來看, 地球表面和大氣即地-氣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輻射收支是平衡的,因而全球溫度並沒有明顯的升溫和變冷現象。

公式表達

地氣系統的輻射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氣吸收的太陽輻射;支出部分為發射到宇宙空間去的地面和大氣的長波輻射。其表達式為:
輻射差額 = 輻射收入 - 輻射支出
在沒有其它方式的熱交換時,輻射差額決定系統是升溫還是降溫。其為正值,表示地面收入的熱量多於支出的熱量,則地面溫度不斷升高;反之,則地溫不斷下降。,當其收支平衡,系統溫度就不變。其具體公式為:
式中,
為地面輻射差額
為到達地面的總輻射;
為地面對總輻射的反射率,則
為地面的吸收率;
為大氣所吸收的太陽輻射;
為地—氣系統放射到太空去的長波輻射 。

輻射平衡的觀測

1900年開始,地面就設立了太陽輻射的觀測,此時觀測僅局限於大陸上的某些點。
氣象衛星發射成功後,實現了全球輻射平衡的直接觀測。 1959年,在探測者7號衛星上首次成功進行了從空間測量行星輻射收支實驗,這項工作此後通過雨雲3號衛星的中解析度紅外輻射儀繼續進行。從1975年開始,在雨雲6號、7號衛星上安裝了地球輻射收支儀器,可以測量太陽常數。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研製出更先進的地球輻射收支實驗儀器,在NOAA- 9、10號衛星和1984年開始的ERBS衛星上都安裝了這樣的儀器。這些觀測計畫一直延續至今,提供了全球範圍地-氣系統輻射平衡的豐富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