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樑工地上

《在橋樑工地上》 報告文學。作家劉賓雁著。1956年發表。圍繞橋樑工程隊三分隊隊長兼主管工程師曾剛與工程隊隊長羅立正尖銳的矛盾衝突,鞭撻了官僚主義、保守主義和個人主義思想。刻畫了真實可信的官僚主義者形象——羅立正。揭示了幹部制度與社會主義工業建設的深刻矛盾。是50年代“干預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在橋樑工地上
  • 作者:劉賓雁
  • 出版時間:1956年
  • 作品評價:是“干預生活”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 創作背景: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
  • 作品揭示:幹部制度與社會主義建設的矛盾
作者簡介,生平介紹,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基本資料
劉賓雁(1925-2005)現代散文作家、著名記者。曾用筆名劉瀏、劉克、申明、劉子安、金大白。吉林長春人。1956年,劉賓雁在《人民文學》上相繼發表了《在橋樑工地上》和《本報內部訊息》兩篇特寫,引起社會的廣泛注意。1979年,發表了報告文學《人妖之間》,它和作者所寫的另一篇作品《一個人和他的影子》,同獲1977~1980全國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獎。此後,他所寫的《艱難的起飛》一文,又獲1981~1982年全國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獎。1985年,在《開拓》雜誌創刊號發表了報告文學《第二種忠誠》,他通過作品中的兩個人物,表達自己的忠誠觀。所謂“第二種忠誠”,即是作為有頭腦、有是非、有熱血的黨員,對黨應該抱實事求是的理性的態度,對它的方針政策,也要分析,不能盲從;支持它的正確的主張是愛護它,揭露和糾正它的錯誤同樣是對它的真誠的愛護。這種赤子般的真誠,正是劉賓雁自己的人生理念和行為準則。
許知遠說:“在八十年代,他是中國最有名的記者,你甚至可以說他是中國最著名的知識分子,他的影響力或許只有方勵之能與作比。他是《人民日報》的記者,撰寫揭露官僚黑暗與社會現狀的報導。在中國國內他是“社會的良心”,而在中國之外,他則是這個國家最值得尊敬的人物。“中國最好的調查性記者,或許也是全世界最好的”,寫過《長征》一書的哈里茲伯格這樣說。“他在中國的地位和東歐知識分子相似,比如哈維爾式對於捷克,他沒有權力,卻對社會具有深刻的影響”,Merle Goldman在《紐約書評》上這樣評價。

生平介紹

1942年國中畢業。
1943年曾參與抗日活動。
1945年在中國天津耀華中學任教
1946年至1950年從事青年組織工作
1951年至1957年在北京《中國青年報》擔任記者,發表文學作品,成為中國作協會員。
1958年至1977年,在農村勞動改造。
1978年至1988年,先後在《哲學譯文》、《人民日報》擔任編輯工作。
1988年至2005年,長期駐留美國。
2005年12月,因直腸癌在美國新澤西州去世。

內容簡介

作品評價
是“干預生活”小說的代表作之一。1956年.毛澤東和陸定一等領導人為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的科學與文化事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這一方針為中國文學接受蘇聯“干預生活”文學思潮提供了較為寬鬆的氣氛。從《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暴露黑暗面"的禁止與批判到”雙百方針"的出籠,意味著中共文藝政策的調整:從為奪取政權服務的文學到建構社會主義國家文學的轉換。它本身也是”雙百方針"的一項積極的成果,是現實主義對寫真實的本質要求所驅使的藝術衝動在長期壓抑之後得到一次爆發的契機。本文正是應時而生的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