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雜交

土雞雜交是指用地方品種肉雞與快大型肉雞配套雜交或地方品種間雜交改良,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高效優質肉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雞雜交
仿土雞,營養需要,能量需要,蛋白質需要,維生素需要,其他營養需要,

仿土雞

用地方品種肉雞與快大型肉雞配套雜交或地方品種間雜交改良,而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高效優質肉雞。仿土雞既保持了肉質好,抗逆性強,耐粗飼等優點,又改進了我國地方品種肉雞生長慢、飼料報酬低、繁殖能力低、商品一致性差的缺點。

營養需要

仿土雞是指中國地方品種為親本配套雜交而成,飼養期在80~105天,育成育肥全程飼喂,有一定的活動場所,放養、半舍養的黃羽(含有色羽)、絲毛仿土雞。仿土雞是用塊大型肉雞品系與地方良種雞雜交配套而成的,其中快大型肉雞的血緣一般占25%~50%,其生長發育特點也介於兩親本之間。仿土雞的品種包括新浦東雞嶺南黃雞墟崗黃雞、香港嘉美雞、江村黃雞、華青麻雞、石岐雜雞和信天黃雞等,這種類型肉雞體型較小,採食量和生長速度慢,且飼養期較長,上市雞的胴體、外觀及肉質有較高要求,因此其營養需要與快大型肉雞相比有一定差異。研究仿土雞的體重、體組成、;料肉比等隨飼養時間的變化規律,為確定放土雞營養需要提供了理論依據。
根據大多數仿土雞的體重生長曲線-體成分變化規律及飼料管理特點,將仿土雞的飼養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育雛期(0~6周齡)、生長期(7~10周齡)、育肥期(11~14周齡)。當然,飼養期的劃分在不同的雞種、不同的飼養管理條例下必然是不同的。如果雞種生長速度快,氣候適宜,則育雛期可提早到4周齡結束。如雞種性成熟早,4~5周齡即能基本分出公、母,則可提早分群。劃分飼養期的目的是為了根據不同的階段、不同性別的生長特點進行科學的營養需要要設計,以提高經濟效益。

能量需要

仿土雞所攝入的能量,一部分隨糞尿和散熱排出體外,另一部分能量主要用於維持需要(基礎代謝、隨意活動、維持體溫等)。和生產需要(能量分布於肌肉、脂肪、羽毛、運動等)。一般認為提高日糧能量水平可改善肉雞的生長率和飼料轉化率。腹脂率隨著蛋白質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隨能量水平的上升而提高。由此,對於仿土雞來說,能量濃度應採取前低、中高、後限的原則,限制其皮下肌間脂肪的沉積量,保證肉質。
仿土雞也存在著一種對能量可求的機制。雞隻在一定範圍內有條節採食量以滿足能量需要的本能,日糧能量水平低時採食量多些,日糧能量水平高時採食量少些。採用不同衡量指標得出的仿土雞能量需要可能在數值上不相一致。以增重為衡量指標,石岐雜雞生長前期日糧適宜能量水平為12.6兆焦/千克。若以日增重、料肉比為標準,仿土雞各階段最佳能量水平為1~8周公雞為12.14兆焦/千克,母雞12.77兆焦/千克;9~12周齡公雞為12.35兆焦/千克,母雞12、98兆焦/千克;而在13~16周齡公雞母雞都為12.56兆焦/千克。採用Gompertz模型劃分仿土雞飼料階段和估測能量需要,推薦仿土雞在0~6周齡、7~10周齡和11~14周齡的代謝能需要推薦值分別為2.9兆卡/千克、3.0兆卡/千克和3.08兆卡/千克。

蛋白質需要

蛋白質是含有碳、氫、氧和硫的複雜有機物,含有20種以上的胺基酸,是機體細胞核生殖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肌肉、皮膚、羽毛、神經、內臟器官以及酶類、激素、抗體等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有胺基酸組成,因此可以說蛋白質營養實質上是胺基酸營養。胺基酸分為必須胺基酸和非必需胺基酸。必需胺基酸是機體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很少,無法滿足機體的需要,必須有飼料供給的胺基酸。與快大型肉雞一樣,仿土雞的必需胺基酸有蛋氨酸、賴氨酸、色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纈氨酸和絡氨酸等13種胺基酸。各種胺基酸營養作用參照塊大型肉雞。
總體來說,仿土雞蛋白質需要包括維持需要、體組成生長和羽毛生長需要量。與快大型肉雞一樣,準確評估仿土雞蛋白質和胺基酸營養需要可採用Gompertz方程,也可採用大致估算法,其步驟為:肉雞1天的體維持需要量為0.0016×體重(克)/0.64,體組織生長的需要量為增重量(克/天)×0.18/0.64,體組織生長的需要量為(0.04~0.07)×0.82/0.64。上述公式中,分母0.64是指肉雞消化率為64%;增重量×0.18為肉雞增重組成含蛋白質18%;羽毛占體重的0.04~0.07即為前期占4%,後期占7%;0.82是指羽毛中含粗蛋白為0.82.
仿土雞生長規律主要表現為前期先對增重最快(設為100%)、中期急劇下降(20%)、後期繼續緩慢下降(11%),因此仿土雞對蛋白質需要應該是隨日齡增加而減少,這與快大型肉雞生長規律相似。但仿土雞生長速度不及快大型肉雞,因此其蛋白質和胺基酸需要相對於快大型肉雞而言要低。綜合考慮生長規律、個階段增重、飼料轉化率、血清尿素氮和血清尿酸等指標,表3-4為仿土雞的蛋白質和胺基酸需要推薦值。
礦物質是仿土雞骨骼、肌肉、血液、羽毛等組織成分,參與體液、神經、酶、維生素、激素的組成,是雞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酸鹼平衡所必須的營養物質。礦物質元素的必須性由實驗判定,其標準主要是通過飼餵不含有待判定的純和飼糧,根據動物是否出現缺乏症和在飼糧種補充該元素,缺乏症是否會消失來確定。目前證明礦物質元素中,仿土雞必須元素有鈣、磷、鉀、鈉、氯、鎂、硫、銅、鐵、鋅、錳、碘、硒等。各種礦物質營養參照快大型肉雞對礦物質需要的論述部分。
仿土雞有快大型肉雞和土雞的緣故,因此其礦物質營養需要同時有快大型肉雞和土雞的特點,其需要量介於塊大型和土雞之間,即比快大型肉雞需要量少,比土雞稍高,且其微量元素需要量在不同生長階段基本不變(見表3-5)
採用地面平養和開放散養飼養方式的仿土雞可通過食糞或自由覓食行為獲得自生生長需要的礦物質,因此在配置飼糧時可適當減少礦物質的使用量。

維生素需要

雖然在開放散養條件下仿土雞可獲得一定量的天然維生素,但往往不能完全滿足其對多種維生素的需要量。維生素是仿土雞所需的少量營養物質。另外,雞消化道內微生物少,大多數維生素在體內不能合成,有的雖能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滿足需要,因此飼料必須供給充足的維生素。如缺乏時則造成物質代謝紊亂,影響塊大型雞的生長、產蛋和健康。與其他類型肉雞一樣,仿土雞需要的維生素包括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和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見表3-6)。各種維生素營養作用參照快大型肉雞。
日糧中的維生素來源於飼料本身和高濃度的維生素添加劑。推薦維生素的使用量時,應考慮到不同養殖條件下肉雞對某些維生素的需要量。在放養方式下的仿土雞可從青綠植物、昆蟲、蚯蚓、甘草粉等獲取一些維生素,因此農家放養仿土雞是不易缺乏維生素。只有在籠養或欄養的條件下,因飼料配置不當或飼料加工過程中維生素損失過大才會出現缺乏。另外,在仿土雞的維生素需要中,維生素E應給予更多的考慮,它不僅關係到肉質,還有助於減少應激的不良反應。

其他營養需要

仿土雞耐粗飼,在長期生活習性中適應並且需要一定水平的粗纖維。粗纖維對維持仿土雞正常的消化機能有很大影響。日糧中一定水平纖維有利於腸胃蠕動,能增強食慾。當仿土雞日糧纖維水平過低時,已發生啄羽和啄肛等不良現象。一般仿土雞日糧中纖維含量應在3%~5%。此外,粗纖維還具有吸附飼料和消化道中產生的有害有毒物質,增加腸道後段發酵,降低後腸的PH值,刺激胃液、膽汁、胰液分泌,增加膽固醇隨糞便排出量,有效降低血清中膽固醇水平等作用。
水也是仿土雞必須的營養成分。仿土雞一般採用放養或者半放養的飼養方式,一般不容易發生缺水現象。但是,由於放養條件下水源質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因此提供充分乾淨安全的水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充分認識水對方土雞的營養生理作用,保證生產過程中水的足量供應和飲水質量,對雞的健康和發揮最佳生產水平有較大的實踐意義。
脂肪也是放圖及飼料的一個重要營養指標,不論是在生長階段還是育肥階段,一般都添加脂肪。這是因為脂肪酸不僅提供給肉雞必須的脂肪酸,而且脂肪熱能高,在動物體內的熱增耗較低,更有利於促進生長和改善飼料效率。蛋白質雖然也可分解供能,但其效率低且不經濟。此外,脂肪中含有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又稱十八碳二烯酸,仿土雞體內不能合成此種不飽和脂肪酸。但是又為仿土雞所必需,因此又稱為必需脂肪酸。此外,亞麻酸(十八碳三丙酸)和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都成為必需脂肪酸。肉雞體內可由亞油酸合成亞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滿足肉雞對亞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需要。如缺乏亞油酸時,仿土雞會發生皮膚鱗片化、生長停滯、繁殖性能降低、水腫及皮下出血等症狀。一般仿土雞亞油酸添加水平為1%。
其他微量元素如鉬、氟、鉻等微量元素也在肉禽營養中有重要作用。如鉬可促進小肉雞生長和提高種禽蛋孵化率,在實驗條件下缺鉬雞表現出生長減緩,組織鉬含量降低和黃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黃嘌呤氧化生成尿酸能力下降。氟主要是輔助提高肉雞骨骼強度。鉻在肉禽中與維生素B6、甘氨酸、谷氨酸、胱氨酸形成有機螯化物(也成為葡萄糖耐受因子),具有類似於胰島素的生物活性,對調節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有重要作用。此外,鉻還有幫助肉機體內代謝、抵抗應激影響的作用。除以上幾種微量元素外,還應對鎘、鎳、釩、矽、硒、砷、鉛、鋰等的肉雞營養作進一步需要量界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