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門鎮(山東省沂源縣土門鎮)

土門鎮(山東省沂源縣土門鎮)

土門鎮位於山東省沂源縣西北部,魯山之陽。東與三岔鄉和悅莊鎮交界,西和北與萊蕪市和博山區接壤,南接南麻、魯村兩鎮。距縣城8.3公里。總面積12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7公頃。下轄23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門鎮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北平山西北坡
  • 耕地面積:1207公頃
  • 海拔:1108.3米的魯山主峰
簡介,歷史沿革,遺址景點,

簡介


歷史沿革

元朝以來,屬沂水縣西北鄉、蒙陰縣北鄉。1958年9月成立魯山公社,12月改稱九會公社,1965年6月,九會公社撤消,併入南麻區。1966年5月,從南麻區劃出原九會公社,與山東機械一、二廠成立“廠區合一”的土門區,1968年12月改稱土門公社。1984年6月建鎮至今。

遺址景點

“沂源猿人”出土於騎子鞍山。1981年在此山發現猿人頭蓋骨、牙齒、肱骨、肋骨、眉骨等化石,經北京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山東省博物館鑑定,系舊石器時代早期、距今40~50萬年的猿人遺骨化石,其年代與北京猿人相當。按全國古人類進化年代排列,屬第五位。它是迄今山東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沂源猿人”,為我國20世紀末期考古重大成果之一。證明山東是我國人類起源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了解古生物、古人類的分布等提供了實物資料。該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沂源猿人現已被編入大、中、國小教科書。
下崖洞洞穴群。騎子鞍山發育有十幾個洞穴組成的奧陶紀石灰岩溶洞群,規模較大的有下崖洞和上崖洞。下崖洞旱季可測長度715米,水潭以里尚無法探測。有學者推斷,該洞與直線9.4公里以外的東封山皇姑洞相通,深度達十幾公里。洞一般寬4~5米,高5~8米。每到雨季,成為地下河,水流咆哮衝出,聲震數里。上崖洞為“下崖洞洞穴群”中的溶洞,位於北平山西北坡,沂源猿人化石出土地東南,與隔螳螂河支流相望,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人類居住地。洞口朝南,高出河床20米,高約6米,寬約2米,進深約1000米,由洞口下斜向北發展,平均高度10~12米,寬度8~10米。近洞口處面積較大,直徑約50米,高約20米。洞內文化堆積厚約15米,曾採集到50多件石英石打制石器及動物骨骸化石。
千人洞洞穴群。鎮內千人洞山上有著名的千人洞洞穴群,為奧陶紀石灰岩溶洞,規模較大的有千人洞、石龍洞、養神洞、人安洞等,洞內鐘乳石柱、石筍、石壩、穴珠等沉積物發育。
這些洞穴分布集中且有不少穿山而過,各洞之間首尾幾近相連,為開發旅遊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千人洞是著名的古文化遺址,為1965年山東地區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存,故被考古界定名為“山東一號洞”。洞深105米,洞口高13米,洞內寬26米,高15米,可容納千餘人,故稱“千人洞”。196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山東省博物館考古專家在此洞發現大面積、多層次、10多米厚的文化堆積,採集到古人類打制石器38件和大量的野生動物骨骼化石。
戰國齊長城遺址。齊長城從土門鎮大峪頂山入縣境,向南、東沿山順勢而築,蜿蜒30餘公里,從悅莊鎮驢皮崮山出縣境。土門鎮境內段長約6公里,城牆多已傾圮,少數殘存石基高1至2米,牆基寬6至9米。
魯山森林公園。鎮北部的國家級魯山森林公園,是淄博市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態區域。高度全省第四、海拔1108.3米的魯山主峰,及千人洞山,大、小佛山,東、西封山和龍封山、張家寨、煙花台等群峰,高聳入雲,奇特壯美。喀斯特岩溶地貌,曲折幽深的溶洞,地表百姿千態,有北方最大的喀斯特洞群。魯山峰頂有明代騰雲寺大雄寶殿,十層志公塔等人文遺蹟。沂河支流螳螂河源頭有生命源、錦秀谷、紫竹谷等峽谷地貌。山高壑深,溪水豐沛,氣候怡人,水光山色相映成趣,植被覆蓋率達94.8% 。上千種樹木、草本植物、中藥材,100多種野生動物,形成四季不同的森林景觀。魯山森林公園被譽為“山東鳥類王國”“天然氧艙”和避暑、療養、旅遊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