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歌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過去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基本辭彙和蒙古語相同或相近。過去通用漢文,1979年青海省有關部門制定了以漢語拼音為基礎的土文,已試行推廣。土族的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民歌依場合分家曲、野曲和兒歌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土族民歌
  • 地理標誌:青海
家曲,野曲,花兒,

家曲

家曲也稱"宴席曲",包括讚歌、問答歌、婚禮歌等。讚歌是土族人款待貴賓時,賓主之間相互讚頌的歌。如主人讚美客人"德高如藍天,恩深似大海",而客人稱讚主人時,把普通的餐具說成是金杯玉碗,把普通食物說成是山珍海味,主要是讚頌主人的殷勤款待。讚歌的格式一般以三段為一首,每段長短不等。一般前兩段為比喻,後一段才是實際含義。讚歌的演唱一般是兩人,一人主唱,一人伴唱。讚歌曲調多種多樣,旋律柔和優美,詞藻華麗,比喻生動形象。問答歌,也叫對歌。它是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互相盤問、交流生活知識和經驗等。內容廣泛,天文、地理、歷史、政治、宗教信仰、生產生活、風土人情無所不包。其格式一般是三問三答,主旋律與讚歌基本相似,以比較簡短的詞句回答對方提出的問題。如"合尼"就是一首盤問和傳授畜牧業生產和生活知識的問答歌。如羊的產生、羊的生活習性、羊的生理結構,及如何宰殺羊、如何用羊肉敬客,等等。婚禮歌,是婚禮上唱的歌。歌詞和曲調是特定的,由什麼人唱,什麼場合唱,是有嚴格規定的。大體上有送親和娶親兩部分。

野曲

與"家曲"相對的是"野曲"。"野曲"即"花兒",也稱為"山歌"、"少年"等,也有人稱之為"外面唱的歌"。唱"花兒"是土族文化生活中主要的活動形式之一。土、漢“花兒”相比,旋律上的差異較大。土族“花兒”的旋律由土族情歌發展演變而來,並吸收了某些藏族情歌的成份。風格獨特,旋律高亢嘹亮,節奏自由,多用三拍子。旋律起伏較大,音域寬廣。結構一股為雙樂句變化反覆體。結束音拖長而下滑,具有濃郁的土族風味。唱詞既生動活潑又風趣樸實。常用比興手法,比喻貼切。四句式較多,前兩句比興,後兩句表達實意。內容除了愛情外,還有反對壓迫、反對剝削和歌頌生產勞動的內容。“花兒”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男女老少幾乎人人會唱,人人愛唱。每年定期舉行的群體性“花兒”會,已成為土族社會的傳統活動。在土族傳統的"花兒"會上,土族民歌手常常對唱不絕。演唱者大都能觸景生情,即興編詞,出口成章,對答如流。

花兒

"花兒"屬於情歌,主要內容是談情說愛,描寫青年男女互相愛慕之情。所以被視為愛情的媒介和橋樑。按土族的習慣,"花兒"只能在山上、野外唱,要避開親屬。若父母和同胞兄妹在場就不能唱,違者被視為無禮,要受到譴責。其曲調主要有《好花兒令》、《尕連手令》、《梁梁兒上浪來》、《楊柳姐》等多種,均短小精悍,生動活潑。如:“櫻桃好吃樹難栽,白葡萄要搭個架哩;我心裡有你口難開,‘少年’哩要搭個話哩。高不過藍天深不過海,俊不過花心兒的露水;香不過麝香甜不過蜜,美不過辮辮兒夫妻。”
土族民歌除保存有蒙古語族諸民族民歌的許多特點如拋物線型旋律線、五一四度骨架等外,還有一些民歌的曲調和講西部裕固語(屬實厥語族)的裕固族民歌曲調十分相似;與其他突厥語民族的民歌有著屬於底層因素的共同因素,主要表現在四一五度骨架及風格相近、曲調相似方面。土族民歌雖受漢族、藏族民歌的影響很大,但主要表現為表層因素,目前這些表層因素正日趨向底層轉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