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背鼓

土家背鼓

是湖北建始從民間鼓舞中吸收創新而編撰的一套反映土家族生活的鼓舞,多次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家背鼓
  • 類型:樂器
  • 隸屬:土家
  • 編撰:湖北建始
榮譽,背景,

榮譽

建始《土家背鼓》曾在2005年“中國首屆鼓文化節”(湘西)、“上海國際藝術節”上獲獎,還受香港有關方面的邀請,在香港演出3場。

背景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鼓的國家,現存使用的鼓樂有70多種。鼓舞鼓樂源遠流長,傳說源於堯舜,興於隋唐。就恩施州而言,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鼓舞鼓樂表演節目。土家背鼓,是建始民宗系統、文化部門不斷對民間“花鑼鼓”、“喜花鑼鼓”、“絲弦鑼鼓”等多種鼓舞鼓樂表演形式,進行挖掘、整理、創新而成,背鼓的“前身”就是當地的花鼓。著名建始民歌“黃四姐”,便產生於建始。
土家背鼓在湘西表演土家背鼓在湘西表演
發展
建始背鼓是從1993年開始整合資源、創作出新的。那年是恩施州的10歲生日。建始煙廠與縣文工團合創的《苗鼓咚咚》,參加恩施州“苗家杯”文藝表演,獲表演一等獎,其表演形式受到州內外客商的青睞和州文藝界專家的好評。建始縣委、縣政府為整合文化資源,決定將原建始煙廠文藝宣傳隊與縣文工團合二為一。於是,新組建的縣文工團對《苗鼓咚咚》鼓舞表演形式,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以8男8女組成鼓舞隊,鼓舞表演具有節奏明快、形式多變、氣勢宏大的獨特風格,盡顯鼓文化藝術魅力,由《苗鼓咚咚》更名《山鼓》,參加州慶演出,獲得觀眾好評。
15歲進入建始演藝界的聶志權回想起小時老家春節玩燈的情景,一般玩燈都在夜間進行,由於山路陡峭,在行進中時總有一人給打鼓的師傅背鼓。背鼓者將鼓綁在形似背架的木椅上,走在前面,打鼓的師傅在後面,邊走邊敲。背鼓者伴隨著崎嶇的山路、陡峭的石級、泥濘的水坑和平坦的大道,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形態和姿式,不斷地改變行進的速度和步伐,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踢踏舞動著優美的步伐和身軀……就這樣,土家背鼓的雛形在聶志權的腦海里逐漸形成。
針對民間背鼓的藝術表演形式,聶志權、文世昌、康進等鼓舞專家學者,結合《苗鼓咚咚》《山鼓》和具有土家特色絕技的民間背鼓與絲弦鑼鼓、花鑼鼓等鼓舞巧妙地挖掘、整理、創新,對鼓舞的表現形式、節奏、曲譜等每一個細節動作都進行研究,再次將《山鼓》更名為《土家背鼓》,並由聶志權、康進負責編舞,文世昌譜曲,孟祥喜、何曉琴等三人組成的《土家背鼓》閃亮登場湖北省第六屆“楚天群星舞蹈”賽場,獲湖北省“楚天群星獎”,被正式命名“土家背鼓”。
<!--en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