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難易程度,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稱為無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稱為有效水(ptunl auaitable mater)。其中因其吸收難易程度不同又可分為速效水(或易效水)和遲效水(或難效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水的有效性
  • 外文名:Soil water availability
  • 定義: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
  • 分類:速效水、遲效水
  • 影響:氣象因素和土壤水的有效性
  • 決定因素:土壤水吸力和根吸力之比
簡介,SPAC,土壤水的有效性,

簡介

土壤水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難易程度,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稱為無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稱為有效水(ptunl auaitable mater)。其中因其吸收難易程度不同又可分為速效水(或易效水)和遲效水(或難效水)。

SPAC

SPAC(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中的水分運動,植物從土壤中吸水然後又經葉面蒸騰到大氣中去,可以看作是一個統一物理過程的連續體系,把這體系稱為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英文縮寫成SPAC。
在SPAC中水流總是由水勢高處流向水勢低處,其通量與水勢差成正比、與相應的阻力成反比。其阻力的大小是在植物體中最小、在土壤中其次,在葉與大氣間最大,土壤與植物之間的總水勢差只不過零點幾兆至幾兆帕範圍,而土壤與大氣之間的總水勢差可達幾十兆帕甚至更多。
當土壤供水充足,能滿足植物蒸騰的需要時,蒸騰強度是由大氣蒸發力決定的。但在土壤供水不足或土水勢降低,不能滿足植物蒸騰消耗時,葉水勢降低,膨壓下降,葉片氣孔關閉。焦騰減弱。這時蒸騰強度就不單純決定於大氣蒸發力了,而是與上壤導水率、土水勢有密切關係。當土水勢〉根水勢〉葉水勢,植物能順利地從土壤中吸水,並滿足蒸騰氂水時,植物就不會萎蔫。否則,土水勢低,蒸發率高。土水勢<根水勢〈葉水勢,水通過植物的阻力加大,植物吸收不到,或入不敷出時,植物就會發生萎蔫。可見植物從土中吸收水,經過本身的傳導又蒸騰到大氣中去,與氣象因素和土壤水的有效性關係極其密切。

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的有效性,通常把土壤萎蔫係數看作上壤有效水的下限。低於萎焉係數的水分,作物無法吸收利用,屬於無效水。這時的土水勢(或土壤水吸力)約相當於根的吸水力(平均為-1.5MPa)或根水勢(平均為-1.5MPa)。
一般把田間持水量視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所以田間持水量與萎蔫係數之間的差值。即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
一般情況下,土壤含水量往往低于田間持水量。所以有效水含量難於達到最大值,而只是當時土壤含水量與該土壤萎蔫係數之差,即在有效水範圍內,其難易程度也不同。
土壤質地由砂變黏,田間持水量和萎蔫係數也隨之增高,但増高的比例不同。黏土的田間持水量雖高,但萎蔫係數也高,其有效水最大含量並不一定比壤土高、因而在相同條件下,壤土的抗旱能力反比黏土為強。
在田間持水量至毛管水剛開始出現斷裂時的上坡含水量之間,由於含水多,土水勢高,土壤水吸力低,水分運動迅速,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稱為速效水(易效水)。
當土壤含水量出現毛管水斷裂時,粗毛管中的水分已不連續,土壤水吸力逐漸加大,土水勢進一步降低,毛管水移動變慢,呈"根就水"狀態,根吸水困難增加,這一部分水屬遲效水。
可見土壤水是否有效及其有效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土壤水吸力和根吸力之比。一般土壤水吸力〉根吸水力則為無效水,反之為有效水。在同一含水量或土壤水勢時,大氣蒸發力弱,根系分布密而深,根伸展速度也大時,植物可能得到一定水分而不發生永久萎蔫。反之,大氣蒸發力強,根系分布淺而稀,根伸展的速度慢,植物雖然仍能吸到一部分水,但因入不敷出,最終會發生萎蔫。所以通過加深耕層,培肥土壤,促進根系發育,是提高土壤水有效性,增強抗旱能力的根本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