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草房

過去的東北農村,最常見的是土壁草頂的房子。因為房屋地周圍通常都有用樹枝或秸稈編成的“障子”,所以有人把“土坯草房籬笆寨”視為關東村屯住宅的一大特色。

所謂"土坯",也可以說是用泥和草製成的"土磚"。其製造過程叫做"打坯"或"脫坯"。一般是選擇平整向陽而且取土取水方便的地方作坯場,坯土要求有一定的粘性,草則以細長柔軟者為好,民間俗稱之為"羊角",用時用鍘刀切成短段。制坯的過程是先將土中的疙瘩打碎,再把"羊角"一層一層地摻在土中,然後加水變成泥狀,"悶"幾個小時至十幾個小時,使泥和草粘合在一起,俗稱"悶透",再用二齒鉤和勻。打坯,一般蓋房用坯都在千塊以上,有的要分幾批才能備齊。因草泥粘性很大,和泥運泥時臂、腰、腿都要使勁,所以過去東北農村把"和大泥、打大坯"列為"四大累"中的活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坯草房
  • 方式:用泥和草製成的
  • 性質:土磚
  • 形式:打坯”或“脫坯
土坯草房基本介紹,土坯草房的好處,

土坯草房基本介紹

所謂“土坯”,也可以說是用泥和草製成的“土磚”。其製造過程叫做“打坯”或“脫坯”。一般是選擇平整向陽而且取土取水方便的地方作坯場,坯土要求有一定的粘性,草則以細長柔軟者為好,民間俗稱之為“羊角”,用時用鍘刀切成短段。制坯的過程是先將土中的疙瘩打碎,再把“羊角”一層一層地摻在土中,然後加水變成泥狀,“悶”幾個小時至十幾個小時,使泥和草粘合在一起,俗稱“悶透”,再用二齒鉤和勻。打坯,一般蓋房用坯都在千塊以上,有的要分幾批才能備齊。因草泥粘性很大,和泥運泥時臂、腰、腿都要使勁,所以過去東北農村把“和大泥、打大坯”列為“四大累”中的活兒。
土坯是蓋房時砌牆和搭炕(俗稱“盤炕”)用的。其房子的梁架是由梁、檀、椽組成的木構架,而房頂則要以草覆蓋。所用之草因地而異。有有莎草、章茅、黃茅等野草木皆兵俗稱房草)和穀草、稻草等,以草莖長、枝叉少、不宜腐料和經濟易得為選用原則。東北民居大多是房頂側面呈人字形的硬山起脊式,屋頂從正脊向前後兩面下傾,分別稱為“前坡”和“後坡”。房頂蓋草俗稱“苫房”,在農村也是一種技術要求很高的手藝。苫草的方法,各地區有所不同,通常是在木構架頂部,先鋪上用秫秸(高粱稈)或樹條子編扎的“房芭》,再抹泥填堵縫隙。其上將草梢部向下,層層鋪蓋,為防止滑脫和被風颳散,還要用草繩依次交叉拉欄加固。苫一次房一般都能保持三年以上。

土坯草房的好處

土坯草房外表十分簡樸,連窗欞也多是橫直相交的簡單樣式,而且還蓋著“糊在外”的窗戶紙,加上外抹草泥的牆壁、日久發黑的草頂,幾乎找不到添加藝術裝飾的地方。它能夠在東北鄉村長期存在,是由於其就地取材、蓋造方便的特點和厚牆厚頂、冬暖夏涼的實用性,使普通的農民,能有一處保證基本居住條件的“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