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公蛇

土公蛇

土公蛇是蝮蛇的別名,是我國分布較廣的小型毒蛇,劇毒,與眼鏡蛇不相上下。中 文 名:長江短尾蝮,俗名別名:七寸子,一般體長60~70厘米,頭略呈長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形斑,雜有黑斑。頭背具對稱的大鱗片,眼前有頰窩,體背有兩縱行圓斑。土公蛇雖然只是一種小型蛇,但是它的毒性很強,其毒性可以和眼鏡蛇不相上下,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蛇類。跟其它的蛇類一樣,眼鏡蛇也存在冬眠的現象,它在捕食階段喜歡吃鼠類、蜥蜴、蛙、魚,甚至是蛇等動物,是一種很兇猛的捕食者。但是不用太過擔心,這種蛇只存在於人煙罕至的荒郊野外,一般人很難見到它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蝮蛇
  • 拉丁學名: Gloydius brevicaudus sinitic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蛇亞目 Serpentes
  • 蝰蛇科 Viperidae
  • 亞科蝮亞科 Crotalinae
  • 蝮蛇屬 Agkistrodon
  • :蝮蛇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美洲地區,國內也分布廣闊
土公蛇的毒性,形態特徵,外部形態及花紋,鱗片特徵,骨骼形態,棲息環境與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土公蛇是蝮蛇的別名,土虺蛇,屬爬行綱、蝰蛇科、蝮蛇亞科的一種毒蛇。

土公蛇的毒性

蝮蛇是我國毒蛇劇毒蛇類中分布最廣的一種,其中對江浙兩省部分地區危害最大,是蝮蛇咬傷的高發地區。蝮蛇毒性含混合毒,咬傷人體皮膚後注入毒素而引起局部和全身反應甚至出現呼吸窘迫,脈搏加快,少尿或無尿等症狀而死亡。隨著抗蛇毒血清的套用,病死率已大大下降,但仍有較多的蝮蛇咬傷患者由於就診延誤,或者急救護理不當而導致死亡或殘疾。作為我國各地均有分布的一種小型毒蛇,毒性與眼鏡蛇不相上下,其毒中分離出突觸前神經毒素,其致死因素可能主要為神經毒,但亦有咬傷後可引起心肌損害、血紅尿蛋白的報導,而在武漢曾有說土公蛇咬後出現死亡狀況。
在三種蝮蛇中,銅頭蝮的毒性是最為獨特的,當中有著類似凝血脢的酵素,會對血液產生凝固作用。一項關於銅頭蝮及墨西哥蝮兩種蝮蛇的毒素中蛋白質組合的電泳法研究證明,二者的毒素對實體所產生的效果當中存在著變異的可能,這可能跟每種蝮蛇所蘊含的毒素之間有著未知的分別有關。

形態特徵

蝮蛇體長60~70厘米,頭略呈長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頭背有一深色“∧”形斑,雜有黑斑。頭背具對稱的大鱗片,眼前有頰窩,體背有兩縱行圓斑。
體色變化大,頭體背部由灰褐色而至土紅色,頭部在眼後到口角有黑色帶,其上緣有一黃白色細紋;體背互動排列有黑褐圓斑;腹面灰白到灰黑褐色,有不規則黑點;尾尖黑色。
土公蛇

外部形態及花紋

蝮蛇是具有頰窩的,即鼻孔和眼之間的深窩,是一種特殊的熱感受器; 而且頭頂背方的鱗片是成對的大鱗。而尖吻蝮( 五步蛇) 的鼻尖鱗和吻鱗向上褰,而且身體背面有 22 - 24 菱形大斑紋。

鱗片特徵

吻鱗闊度較高度略大,鼻間鱗較闊,兩鼻間鱗之間的縫合線之長僅鼻間鱗與前額鱗間縫合線長度的一半,前額鱗之長和它與吻端的距離相等。上唇鱗多為 7 片,僅第三片入眶; 眶前鱗多為 2 片,眶後鱗 2 - 3 片,最下面一片使眼與第 4 上唇鱗分開;前顳 鱗 2 - 3 片,後 顳 鱗 3 - 4片; 下唇鱗多為 10 片或 9 片; 前下頦鱗闊而大,後下頦鱗狹而長。體鱗起棱,但最外一行光滑; 肛鱗單片,尾下鱗二分。

骨骼形態

對於骨骼的研究,梁剛對秦嶺蝮、日本蝮和中介蝮的骨骼標本進行了比較,總結如下表。
土公蛇

棲息環境與生活習性

所有蝮蛇都能水陸並行,因此它們的聚居地亦多接近水源。可是銅頭蝮及墨西哥蝮也會出現在乾旱的地區,即使遠離湖泊或河流等水源,亦可能有蝮蛇出沒。另外,所有蝮蛇都是卵胎生的。
常棲於平原、丘陵、低山區或田野溪溝有亂石堆下或草叢中,彎曲成盤狀或波狀。捕食鼠、蛙、哳蜴、鳥、昆蟲等。蝮蛇的繁殖、取食、活動等都受溫度的制約,低於10℃時蝮蛇幾乎不捕食;5℃以下進入冬眠;20℃~25℃為捕食高峰;30℃以上的鑽進蛇洞棲息,一般不捕食。夜間活動頻繁,春暖之後陸續出勢尋找食物。
3~4月和11~12月常活動於洞口附近草叢中,自5月開始爬入田野、水溝、麥地、菜園等處。洞穴多在向陽坡地。小雪前後入洞冬眠,驚蟄前後不斷出蟄。 5~6月為交配和蛻皮季節。多在晨昏活動,是以魚、蛙、蜥蜴、蛇、鳥、鼠為食的毒蛇。

分布範圍

蝮蛇多分布各個:於北美洲,包括美國中部及東北部,南至佛羅里達州半島及德州西南部。在中美洲,其分布範圍則由塔毛利帕斯州和新萊昂州,南至尤卡坦半島、貝里斯及瓜地馬拉。沿著太平洋海岸的索諾拉州、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及哥斯大黎加西北部,亦能找到蝮蛇的蹤影。部分分布於朝鮮、日本。
蝮蛇可以說是我們最常見的毒蛇,中國國內分布於遼寧省、河北省、陝西省、甘肅省、四川省、貴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灣。著名的旅順蛇島上的蛇幾乎全是蝮蛇。

繁殖方式

蝮蛇的繁殖方式和大多數蛇類不同,為卵胎生殖。蝮蛇胚在雌蛇體內發育,生出的仔蛇就能獨立生活。交配期在 4 - 5 月,產仔期在 8 - 10 月,懷卵數 4 - 30 枚,產仔數 2 - 15 條。蝮蛇在交配前有明顯的逐偶現象; 有一對陰莖,交配時僅用其中的一個,交配一次後,可連續三年而不必再交配,說明精子在雌蛇體內可貯存三年。對於種群而言,生態年齡分為三個期: 繁殖前年齡,繁殖年齡和繁殖後年齡。雌蛇存在每年產仔的潛力,在嚴格的環境條件下,至少可使連續三年產仔。在六盤山自然保護區觀察到,六盤山蝮 8 月產仔,每胎 6 個卵左右。幼蛇兩周后毒牙生長成形,並具有毒死獵物的能力。

保護級別

土公蛇在國內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陝西、甘肅、廣東(南澳)等地,已被入列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