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扇薺屬

團扇薺屬

團扇薺屬(拉丁文:Berteroa DC.)是被子植物門十字花科下的一個屬,該屬物種均為具多數粗壯主根植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壯且基部有老葉殘餘的纖維;葉為全緣粗大革質葉;花為總狀花序頂生;花瓣白色或紫色,寬卵形或圓形排成圓錐花序狀;果實為短角果革質,果瓣膨大,半球形,有1顯明粗中脈;種子大,卵形或橢圓形,濕時發粘。該屬僅1種,分布於中亞、歐洲、地中海地區,中國主要分布於中國西北。該屬是由瑞士植物學家奧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法語:Augustin Pyramus de Candolle或Augustin Pyrame de Candolle(1778年2月4日-1841年9月9日))於1824年發現並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團扇薺屬
  • 拉丁學名:Berteroa DC.
  • 別稱:團扇薺屬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五椏果亞綱
  • :白花菜目
  • 十字花科
  • 庭薺族
  • 分布區域:中亞、歐洲、地中海地區,中國西北地區
  • 命名時間:1824
  • 命名者:奧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
本屬描述,分布,本屬模式種,下級分類,

本屬描述

一年、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被分枝毛。莖分枝,葉不裂。萼片基部不成囊狀;花瓣白色,頂端2深裂;雄蕊花絲具齒;側蜜腺不癒合,半月形,位於短雄蕊兩側,中蜜腺無;子房無柄,花柱長,柱頭2淺裂。短角果橢圓形或圓形,果瓣扁平或稍膨脹,隔膜柔軟,透明,無脈。種子每室多數,扁平,有邊;子葉扁平,緣倚胚根。

分布

5種;我國有2種,分布在西北地區。

本屬模式種

團扇薺 Beteroa incana (L.) DC. (Alyssum incanum L.)
二年生草本,高20-60(-80)厘米,被分枝毛。葉與果瓣上毛略呈貼伏狀,並雜有一些長單毛。莖不分枝,或於中、上部分枝。基生葉早枯,莖生葉向上漸小,下部葉長圓形,長4-6厘米,寬8-15毫米,頂端鈍圓或略尖,基部漸窄成柄,邊緣具不明顯的波狀齒或齒,上部葉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1-2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明顯的齒。花序傘房狀,果期伸長,花梗長5-8毫米;萼片直立,長圓形,長2.7-3毫米,寬1-1.5毫米,邊緣白色,外輪的基部略成囊狀;花瓣白色,長5-8毫米,頂端2深裂,深達2毫米,為花瓣長的1/3-2/5,裂片頂端圓,花瓣下部1/3為爪;長雄蕊花絲扁,向基部變寬;短雄蕊花絲單側具齒。短角果橢圓形,長約6毫米,寬3-5毫米,壓扁或稍膨脹,無毛;花柱宿存,長3-3.5毫米,下部有星狀毛,柱頭頭狀,微2裂;果瓣扁平;果梗長7-9毫米,斜上升,或貼近果序軸。種子每室多粒,圓形,黑褐色。花期6-7月。
團扇薺屬
產新疆。生於山腳、山坡、農田及河邊。歐洲、蘇聯的西伯利亞、中亞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下級分類

團扇薺 Berteroa incana (L.) DC.
大果團扇薺 Berteroa potanini Maxi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