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劉永凱報告文學)

圓夢(劉永凱報告文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圓夢》----記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文韜,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劉永凱創作的一篇報告文學,發表在中國作家網2020年9月2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圓夢
  • 作者:劉永凱
  • 創作年代:2020
  • 作品出處:中國作家網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鑑賞

圓夢
圓夢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文韜
----記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劉文韜
作者:劉永凱
2020年初,家住石家莊市橋西區金竹街4號《河北經濟日報》社宿舍的報告文學作家劉文韜----也就是早年“因為母親癱瘓多年病危,為了盡孝,放棄轉乾,揮淚離開心愛軍營的那個書痴”,收到來自北京中國作家協會寄來的會員證,經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審議通過,批准其加入中國作協,成為中國作協正式會員,圓了其多年孜孜以求的文學夢想。
(一)痴迷讀書
少年時代,劉文韜就異常酷愛文學,痴迷讀書,他上國小時《割草丟筐》的故事,在其老家隆堯縣雙碑鄉西良中村,幾乎是家喻戶曉。
那是1980年秋天的一天下午,劉文韜父親見豬圈裡沒了草料,便讓劉文韜到村外去割草。14歲的劉文韜放學回家後不由分說,拿起鐮刀,背起竹筐,順便把一本《三國演義》往手裡一攥,就離開了家門。走到村西,見有一土坑,名曰“王八坑”,此坑大約有一米多深,就跳了下去。劉文韜心想,趁時間尚早,不如先看會兒書,再作打算,誰知,由於被書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尤其是“五虎大將”趙子龍,他哪來那么大的力氣?繼而心想,自己經常忍飢挨餓,偶爾,才能吃上一頓白花花的白面饅頭,那還是母親為了照顧他,百年不遇才捨得蒸一回呢!如此下去,自己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像趙子龍一樣在百萬軍士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看得入迷,不知不覺到了晚飯時分,感覺肚子餓了,劉文韜便起身往回走,一邊走路,還一邊低頭看書呢!到了村口,碰見父親出來。父親問:“你割得草呢?”當時,劉文韜記得剛看到“草船借箭”一節,興趣正濃,被諸葛亮驚世奇才超人智謀所折服,自己作為一介書生,自嘆不如。此時,突然聽到有人問話,就低著頭匆忙應道:“這些柴草,都已被諸葛亮裝滿了船隻,連帶借來的十萬隻狼牙箭,此刻,已經運回東吳去了。”父親又問:“哪筐呢?”劉文韜接著又應道:“諸葛亮要借的是箭,而不是筐!你找筐乾什麼?”剛一抬頭,看到父親氣得臉色鐵青,舉起拳頭欲打,適才猛一驚醒,才知道自己把竹筐和鐮刀,竟然不經意地忘在了村西“王八坑”內,慌忙掉轉頭,瞄準村西方向,飛奔而去,到了地點,見鐮刀和竹筐沒有丟失,終於鬆了口氣。此時天色很晚,已經是伸手不見五指,既然耽誤了割草時間,劉文韜只好一路上垂著頭,空手悻悻而歸。
(二)打工創作
1982年,劉文韜應徵入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某團後勤機關直屬加工連的一名連隊文書兼軍械員,次年十月被評為該團先進個人標兵,推薦參加河南省洛陽市某部教導大隊的軍事高考,年底錄取為教導大隊預提幹部班學員,1985年畢業。剛畢業時,劉文韜接連收到兩封關於母親病重的掛號信,使三年無暇顧及省親的他開始憂心忡忡。不幾天,有兩個回鄉探家的同村戰友從老家帶來噩訊:母親病危!這訊息無疑給了劉文韜致命的當頭一棒,他再也沉不住氣了。起初茶飯不思,之後生病發燒,繼之,下決心徹底改變家庭經濟落後的悲慘狀況,揮淚離開了心愛的軍營,走上打工之路。
劉文韜攜帶家眷北上來到塞外包頭,開始尋求:如何走上擺脫家庭危機的“愛家救貧”道路?當裝卸工、篩沙子、承包煉焦廠、打水泥磚硬化城市地面,樣樣活兒都乾。有一天天黑以後,沙場的打工族,都回“巢”了。劉文韜和妻子最後才走,雖忙乎一天勞累過度,可嘴裡還是哼著《縴夫的愛》:“只盼太陽落那西山溝啊!讓你親個夠......”經過火車站,被站長攔住:“喂!你找幾個民工過來,今天剛到兩車皮煤,120噸的,200塊錢。”“我到哪裡找人?都回家睡了,再說,都勞累一天了。”劉文韜答。站長說:“老朋友,快乾吧,明早8點卸不完兩個車皮,分文不給!”抬眼看妻,妻子斬釘截鐵地說:“乾!”劉文韜隨聲附和道:“對,乾!我們兩個人乾!”一對“愛情鳥”決定卸完那兩個大大的火車皮,一夜掙它200元錢!女人見錢眼開,男的雄心勃勃欲創造世間奇蹟----為愛面子的“坐家”,爭個小站卸煤冠軍。據說,小兩口一夜卸煤120噸,是小站建站以來的“創舉”!夫妻不要命的舉動,令人不可思議。一瓶啤酒、一瓶香檳、四塊麵包,外加一盒午餐罐頭,填充一下肚子,兩人就開始行動起來。風伴著沙刮來,把困意捲走了。夜深人靜,兩把大板鍬,不,一對鴛鴦鍬,上下翻飛,左右滾動,似在作詩,動人的愛情詩。子夜,第一個車皮卸完了。可是妻子再也支撐不住了,頭脹發暈,四肢乏力,站立不穩,看來,到底體力不行:“好吧,不行你就早點回去吧!別忘了天亮以後來接我。”後半夜,劉文韜一個人卸完剩下的另一個車皮。劉文韜完全忘記了什麼叫困,什麼叫冷,什麼叫餓。夜空中,零星的幾顆“值班”的星星剛剛撤退,劉文韜只覺得眼前一黑,腳尖上冒出無數個金色的星星,頭一栽,暈倒了,一種勝利的喜悅將他推向了虛脫的萬丈深淵......幸好,妻子天亮便趕到了,當她將劉文韜扶起時,他才相信自己還活著。須臾,只覺胸悶、發熱,一股暖流湧上喉嚨,低頭、咳嗽,“哇”的一聲,吐了一口血痰。妻子見了,一下子懵了,環顧四周,急忙喊道:“快來人吶!吐血啦!”劉文韜不知哪來的力氣,沖妻吼道:“別嚷!這200塊錢要不了我的命,快!快扶我回家。”劉文韜這一躺,就是三天。妻子守了劉文韜整三天,當劉文韜從“睡夢”中醒來,妻子才如釋重負,托起他滿是血泡的手,哽咽著說:“掙這200塊錢虧了,差點把命搭上,以後再也不許拚命了。”聽後,劉文韜無力地點了點頭。這三天在病床上,讓劉文韜突然明白:命比錢值錢。
青年時期,劉文韜一邊吃苦打工,一邊勤奮創作。在《包頭日報》副刊,先後發表了《一個多情男子的自白》《我為<包頭日報>副刊特約撰稿》《命比錢值錢》《沙場遇險記》《人生苦渡情為舟》《蒙漢情深》等十餘篇精短散文,其中,《蒙漢情深》榮獲“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有獎徵文三等獎,入選人教版《國小教材全解》五年級《語文》下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劉文韜1998年8月還在中國西南第一家“紀實·傳奇·傳記”雙月刊、湖南省《雪峰》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大約5000多字的紀實文學《打工難忍妻子被騷擾》,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引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陳癸尊的關注,因此,性騷擾社會問題,第一次被提交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全國人大進行審議立法。
(三)以文報國
金戈鐵馬平天下,文韜武略定乾坤。
2014年至今,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繁榮我國的報告文學事業,展現河北作家在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不懈奮鬥精神,讓文學更有力地放飛中國夢,擔負起作家的社會責任,步入中年的劉文韜,在《河北經濟日報》社工作期間,勤奮搞好文學創作,筆耕不止,在《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河北經濟日報》《河北法制報》等全國、省、市級報刊,發表報告文學,大約50多萬字,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情系大地》,團結出版社出版《劉文韜全集》等圖書。
據作家劉文韜透露,有一次,省廳一位領導,約他寫一篇報告文學,在炎熱的夏季,省廳有空調,近水樓台,還有轎車接送,很是方便。但是,被劉文韜婉言拒絕了。劉文韜放棄優越的接待條件,冒著酷暑,頭頂烈日,乘坐人員擁擠的長途公車,深入到基層進行文化扶貧奔小康宣傳,深入到人民民眾當中去,採訪了邢台市隆堯縣東良鎮周村村委會。由於村委會辦公條件差,沒有空調,他為了完成一篇令人滿意的報告文學,熱得衣服都濕透了。儘管如此,他個人沒有一句怨言。後來,這個村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村幹部和全體村民都說,是作家劉文韜采寫的一篇報告文學《冀南平原農村的一顆明珠》,在《河北經濟日報》首發後,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平凡村落,贏得了聲譽。
因為文學創作事跡突出,奮鬥故事生動感人,2019年6月25日,經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會議審議通過,批准劉文韜同志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正式會員。
來源:中國作家網2020.9.2

作者簡介

劉永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圓夢(劉永凱報告文學)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劉永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