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長篇小說文庫:大地

國風長篇小說文庫:大地

《國風長篇小說文庫:大地》主要內容:他是農業大學教授、土壤學家,他更是農民的兒子。為了治理好鹽鹼地,為了當地的老百姓能吃上白面饃,他在農村紮根堅守三十年。他總結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措施,為全球的土壤鹽鹼化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聯合國為他頒發了科技大獎,但是他卻沒有去領獎,他在一年前倒在了豐收的麥田裡。根據該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大地》,被選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獻禮影片”!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風長篇小說文庫:大地
  •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405頁
  • 開本:16
  • 作者:侯錢鑫
  •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652373, 7807652373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作者簡介

侯鈺鑫,筆名楊岩,生於貴州黔西,長在太行山下。少小習書畫,稍長做文章,不求聞達,埋頭求索。從事文學創作30餘年,發表、出版各類作品近千萬字。當過農民、開山工、民間藝人、戲劇創作員,縣、市文聯副主席、主席,現供職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河南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河南省作家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72年以來,出版發表中、短篇小說50多部(篇),有影響的如《喜鵲嶺》、《謊禍》、《九道山樑九道溝》、《山鬼與花妖》等;報告文學20多部,其中《中原有芳草》、《中國女傑劉志華》、《為了天下的好爹好娘》反響強烈,並為推出劉志華、吳金印、張榮鎖等典型人物作出貢獻;散文30多部(集),其中《金光燦爛的路》選入中學課本;戲劇10多部,影視百餘部(集),其中風光片《石頭世界》解說詞被選為廣播學院教材;長篇小說13部,其中“好”字系列長篇小說《好風好雨》、《好爹好娘》(建黨80周年全國十部優秀作品之一)、《好家好園》頗具影響,好評如潮,先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榮獲“飛天獎”、“金鷹獎”;曾獲兩屆河南省人民政府優秀文藝成果獎、“五個一工程”獎及其他文學獎項。

媒體推薦

用民族語言,抒寫民族之風情,風姿,風采,風貌,風格,風範,風華,風流,風骨。

文庫許非只是人們熟知作家的組合。它展示的是迴蕩國風之音的‘批批新面目與新成果。內容真善美與形式的稚俗共賞,將是文庫不變的追求。

——王幅明

圖書目錄

引子驚蟄
第一章 立冬
第二章 小雪
第三章 大雪
第四章 冬至
第五章 小寒
第六章 大寒
第七章 立春
第八章 雨水
第九章 春分
第十章 清明
第十一章 穀雨
第十二章 立夏
第十三章 小滿
第十四章 端午
第十五章 芒種
第十六章 夏至
第十七章 小暑
第十八章 大暑
第十九章 立秋
第二十章 處暑
第二十一章 七夕
第二十二章 白露
第二十三章 秋分
第二十四章 中秋
第二十五章 寒露
第二十六章 霜降
第二十七章 重陽
第二十八章 紅雪
第二十九章 暖冬
第三十章 除夕
第三十一章 薰風
後記

文摘

公元1988年夏天,正當麥子成熟的季節,鄴城縣又迎來一個好年景。
無邊無垠的麥田由綠轉黃,漸漸幻化成燦燦金光,在五月驕陽下呈現一派誘人氣象。和煦的暖風拂揚著濃濃麥香,那滋味如同嗅到啟封的老酒,把人們的腦仁兒都熏醉了。
這時,一個人的死訊宛如雲縫裡一聲炸雷,震動了太行山下這片廣袤的土地,幾十萬曾飽經苦難和飢餓折磨的農民,從四面八方聞訊趕來,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葬……
遼闊的地平線上橫亘著一道高高隆起的沙丘,宛如偃伏的虬龍。在如今平坦蒼茫的原野上,顯得突兀而醒目。這道沙丘是當年治理鹽鹼時特意留下的舊貌,原本是讓後人回首往事的,現在選作他的墓地,還是出自趙縣長的建議:宇文老師喜歡這地方,鹽鹼崮堆上摞著他的腳印,躺在這裡他心裡踏實。這裡地勢稍高,他能瞅見咱,咱也能瞅見他。
那天,夜色還沒褪盡,沙丘四周就涌動著黑黝黝的人群,烏沉沉的天空被悲痛的淚水打濕了,沉甸甸地壓在人們的頭頂上。
一條條蜿蜒的村路、田埂,全部被蜂擁而至的人群堵塞了。後來的人們只得沿著麥壟,踩著麥稈,鋪天蓋地滾滾而來……
他們或頭纏孝布,或腰系白巾,或胸佩白花,皆眼含熱淚,滿臉悲情。他們或抬著笸籮,或著竹籃,或拉著架子車,或推著獨輪車,盛滿熱騰騰的白面饃、棗花糕、成摞的大烙餅,朝著那道沙丘默默涌動……
或許,沒有多少人能親眼目睹棺木下葬的情景,更沒有多少人能夠親手往墓穴里捧撒一掬送別的沙土,但是,人們爭相上前擁過去,無論如何也要表達一份發自內心的情意。
其實,沙丘上堆起的墳冢早已看不到了,一筐筐白饃堆成了一座碩大的“饃山”,而且還在不斷地擴展、加高。後來者的饃筐實在堆不上去了,便繞著“饃山”擺放下來,宛如用白饃在田野里組合成一道道花環,一圈又一圈,一環套一環。樸實的農民盡情傾瀉著對那個人的敬意,慷慨而又真誠。實誠的農民在廣闊的天地問,用白饃組成一個觸目驚心的淒婉世界,撫慰著一個大地赤子的寂寞靈魂……
那個人的照片安放在高高的饃山上,鑲嵌著一幀黑木框子。他滿頭白髮,滿臉憔悴又滿臉平靜,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近視鏡片後面似乎朦朧著一層淡淡的潮潤,目光深情地望著前方,眷戀著這片難以割捨的熱土,眷戀著那些與他朝夕相伴了十八年的父老鄉親……
接連數日,前來祭奠他的農民成群搭夥,絡繹不絕,香菸裊裊,悲泣連連……
“宇文老師,你回來呀,俺離不開你呀!”
“宇文老師,你瞅瞅,俺全家都來送你了……”
“老宇啊,你走得太急,咱老鹼灘今年又是個好收成,你嘗嘗今年的白饃吧……”
老年人哭啞了嗓子,年輕人哭腫了眼睛,女人們哭彎了腰肢,人們一群群朝著饃山堆積的墳冢拜倒下來,好似田野里倒伏的莊稼……
風吹拂著紙錢,宛如漫天飛舞的彩蝶。
人群繞著饃山祭奠,那脈沙丘被踩得光滑而堅實,宛若信徒朝拜的靈山……
公元1989年7月,莫斯科富麗堂皇的科技大廈,懸掛著醒目的會標——“中國科技日·季風現象和黃淮海平原水鹽運動規律”。大廳里座無虛席,有白髮龍鐘的學者,有神情優雅的專家,也有朝氣蓬勃的青年才俊。聯合國糧農組織和開發計畫署在此召開大會,開場白就是隆重頒發一項科技大獎。
白髮持重的主持人用凝重的語調朗讀頒獎詞:
“季風氣候是地球生成的自然現象,在季風氣候條件下,降水量的多少,乾濕季的分布,直接影響到大地土壤水鹽運動的特徵和規律。因為中國的科學家發現和掌握了這一規律,總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土壤的鹽鹼化、沙漠化得到治理,保證了中國的糧食產量達到穩產、高產,解決了十多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並為全球的土壤鹽鹼化治埋提供了經驗。這一發現是中國科學家對全人類作出的卓越貢獻。為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和開發計畫署決定把這一特殊獎項頒發給歷經艱險、勇於探索的中國科學家—二宇文輝先生。”
掌聲在大廳里轟然響起,久久不息。

後記

十多年前,在太行山下廣闊的山前沖積平原上,我尋訪到一位農業科學家。
傳說,三十年前他騎著一輛腳踏車來到這裡,就在這裡安家落戶了。剛來時腳踏車是新的,現在腳踏車早已破舊不堪,騎起來除了車鈴不響,所有的部件都哐當作響,堪稱上世紀的文物了。他來的時候很年輕,剛在談戀愛吧,如今變成白髮皓首的老人了。
聽說,他的家人都在北京,他顧不上照看他們。有個女兒是先天性心臟病,沒有及時搶救,十二歲時死了。他的兒子十五歲就打工掙錢,養家餬口,從腳手架上掉下來,傷殘了。小女兒十分嫉恨他,父女間的矛盾難以調和,就嫁了個老外出國走了。他的妻子是個林學家,和他一起守在這裡,研究土壤,培育苗圃,這裡山青了,長成了樹林;這裡的大地綠了,有了林帶,有了果園。後來他妻子病死了,就葬在他實驗室的窗前,他日夜廝守著她,每天都要到妻子墳前去兜圈,早三圈,晚三圈,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他們靈魂相通,長相知長相守。
他是個土壤學家,在治理鹽鹼方面有很大貢獻,探索出一整套世界級的科學理論。這裡的土地不長糧食,當地民眾一輩子只能吃上三個白面饃。周歲時吃一個,結婚時吃一個,死了堵在嘴上一個。他讓地里長出麥子,老百姓天天都能吃上白面饃。所以老百姓都很敬重他,稱他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還聽說,他很清高,脾氣很倔,讓他回城他不走,讓他當官他不乾。他整天鑽在小屋裡不肯見人。窗欞鋸斷幾根,留出個窗孔,房東的女兒把飯送進去,他再把飯碗從窗洞裡遞出來。他披頭散髮,不修邊幅,日夜趴在桌上寫文章,徹夜燈火不熄。他寫的文章都是有關種田的,拿出去就能轟動世界。
還聽說,房東女兒喜歡他,暗戀他,死活要跟他好。他不敢接受,又怕招惹閒言碎語,擔心唾沫星子玷污了那個純潔的女孩子,所以,他才把自己封閉起來……
我見到他,是在那間老屋裡,形象和傳說大相逕庭。他身材瘦高,背有點駝,面色憔悴卻精神矍鑠,目光深邃,談吐睿智;穿著樸素,與當地百姓並無區別;舉止謙恭,待人隨和,一雙手長著粗糙的老繭,滿頭蒼髮披到肩頭。如果去掉那副近視鏡,就是個農村老大爺。
他是北京農業大學的教授,著名的土壤學家,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大學生。當年為了治理黃淮海大平原,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國務院從全國農業院校選拔了一百名大學生,每人配備一輛腳踏車,從普查入手,開始了一場科技大戰。這項工程几上幾下,數經風雨,歷時數十年,經歷了幾代人。他是堅持到最後的一位,或許是僅有的一位。
我們推心置腹談了三天三夜。我第一次懂得了農業科學家的艱辛和不易,懂得了他們對土地的眷戀和鐘情,懂得了他們為了讓人類吃飽肚子而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從他們平凡、樸實的品格中懂得了偉大和崇高。
“我們學農的,就是一輩子在土地上打滾兒!”他這樣界定自己的人生;
“我和農民一樣,其實都是種地的。”他這樣界定自己的身份;
“科學研究最終是為大眾服務的,沒有什麼名利可圖。”他這樣看待個人得失;
“如何處理家庭、愛情、兒女和事業的關係,是人生一大難題。古今中外很少有成功者,我更是個失敗者。”他這樣評價自己的成敗。
“來自黃土,歸於大地。”他對生命的歸宿如此淡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