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獎經典作品:西遊記

國際大獎經典作品:西遊記

《國際大獎經典作品:西遊記》以豐富瑰奇的想像描寫了師徒四人在遙遠的西方取經途上和窮山惡水冒險鬥爭的歷程,並將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形象化為妖魔鬼怪所設定的八十一難,以動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動地表現了無情的山川的險阻,並以降妖伏魔歌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鬥精神,是一部人戰勝自然的凱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大獎經典作品:西遊記
  • 書名:國際大獎經典作品:西遊記
  • 出版社:吉林出版社
  • 頁數:212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誠成可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作者:吳承恩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417783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人(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漢族,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在81歲左右時去世。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

圖書目錄

第一回花果山中石猴出世三星洞外猴王拜師
第二回私闖龍宮悟空尋寶大鬧地府猴子除名
第三回弼馬溫掌管御馬監美猴王住進齊天府
第四回管理桃園偷吃仙桃攪亂盛會惹禍上身
第五回法力高強巧戰哪吒變化莫測智斗二郎
第六回八卦爐煉火眼金睛五行山壓齊天大聖
第七回佛祖欲尋取經之人觀音安排徒弟三人
第八回觀音心儀德操高僧玄奘領命西天取經
第九回途中遇虎壯士相助山下遇徒悟空脫難
第十回蛇盤山遇龍吃白馬鷹愁澗白龍被點化
第十一回途中路過觀音禪院方丈老僧密謀奪寶
第十二回孫悟空借寶護師父黑熊精趁亂竊袈裟
第十三回黑風山悟空討袈裟雲棧洞觀音擒熊怪
第十四回高老莊搶占新娘子豬八戒拜師歸正途
第十五回流沙河再次遇風險唐三藏收下沙悟淨
第十六回菩薩有心考驗師徒三藏禪心拒絕誘惑
第十七回唐三藏不識好寶貝三兄弟偷吃人參果
第十八回鎮元仙捉拿取經人孫悟空欲尋仙藥方
第十九回孫行者求助眾神仙觀世音復活參果樹
第二十回孫大聖三打白骨精唐三藏斬斷師徒情
第二十一回黑松林唐僧遇妖魔妖洞內公主巧搭救
第二十二回波月洞沙和尚被擒寶象國唐三藏成虎
第二十三回豬八戒義激美猴王孫悟空智斗黃袍怪
第二十四回壞魔王用計抓唐僧孫悟空騙寶斗二怪
第二十五回悟空再戰智擒銀角老君下凡幫忙收妖
第二十六回紅孩兒巧作法騙人唐三藏誤中計被擒
第二十七回聖嬰大王噴火顯威齊天大聖請仙捉妖
第二十八回唐三藏路過西梁國女國主有心招夫婿
第二十九回蠍子精怪淫戲唐僧昴日星官施法搭救
第三十回師徒被困火焰山下悟空不慎借來假扇
第三十一回孫悟空大戰牛魔王大力王罷戰去赴宴
第三十二回孫行者奪取芭蕉扇眾神仙齊鬥牛魔王
第三十三回妖邪虛造小雷音寺悟空請出彌勒佛祖
第三十四回盤絲洞唐三藏迷情浴池邊孫悟空戲怪
第三十五回黃花觀多目怪下毒千花洞毗藍婆相助
第三十六回豹頭山三徒弟捉妖竹節山孫悟空擒獅
第三十七回師徒四人脫胎換骨功成行滿見到真如
第三十八回八大金剛護送真經長安城內又見太宗

圖書序言

文學名著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具有無窮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是每個人一生都不應錯過的靈魂驛站。它是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沙裡淘金留下的精華,是人類文化長河中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它們交相輝映,構築起世界文學的殿堂。
文學是高貴而迷人的,它既揭露生活的醜惡,也呈現人生的美好。閱讀文學名著,就是要感受“藝術的魅力”,開發“想像力”,培育“熾烈”的情感和“博大”的情懷,學會以審美的眼光去讀作品、看世界、認識人生。讀一本名著,實際上是在讀一種文化,一種思想。通過閱讀這些名著,我們可以藉助文學家、思想家透徹而敏銳的視角去解剖歷史,去詮釋文化,去感悟他們的靈魂。
文學上的獲獎者都是世界頂級的文學大師,其中,這些大師以真誠的寫作態度、深刻的人生體驗、靈魂和內心深處噴涌的激情,特意為孩子們去創作。這些作品,無一不具可觀之處,可以說都是世界頂級兒童文學經典名著。
此套國際大獎經典作品從幾千年來獲獎文學作品中採擷精華,篩選出了文學作品近百部,其中包括多種風格和體裁。選目科學、權威,它們的創作者無一不是各個時代文學與思想的領軍人物,無一不是足以使世界為之驚嘆的文壇巨匠、思想巨擘。這些國際大獎經典作品,有的是歷盡作者畢生心血的鴻篇巨製,有的是指引時代的思想標航,有的是千年傳承的智慧箴言,有的是扣人心弦的生花之筆。無論哪一部作品都是經歷了幾代人乃至幾十代人的審視和思考,都是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千百年文化的渲染與沉澱,它們永遠不會過時,反而歷久彌新。
毋庸置疑,此套國際大獎經典作品必定是一套人文素質“教科書”。編者力圖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礎上,對愛好文學的青少年朋友們能有所啟示,相信它一定能讓熱愛文學的青少年體會到“博”而“精”的閱讀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