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重慶雙溪機械廠

國營重慶雙溪機械廠(代號:147,又稱147廠)位於重慶市綦江縣趕水區距重慶市區173公里,小魚沱與打通煤礦之間的張家壩山區。因廠區位於位於洋渡河和石龍河兩條小溪交匯的山谷中,因此命名“雙溪”。

簡介,歷史,類型,重大事件,

簡介

工廠建設有廠區、兩個家屬區(一區、二區),自來水廠、配套有幼稚園、子弟國小校、子弟中學校、技工學校,附屬醫院、大集體(工廠附設解決部分單職工家庭配偶工作的附屬生產部門,不同於正式職工)電影院等。高峰時期工廠正式職工逾3000人。

歷史

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家出於戰備考慮進行三線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以重慶為中心,用3年或者稍長一些時間建立起一個能生產常規武器並且有相應的原材料和必要機械製造工業的工業基地”。“三線建設”具體實施方案為:1964年下半年遷建少數工廠作試點,大部分工廠作好搬遷準備,1965年開始大規模遷建,重慶雙溪機械廠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上馬的。1965年,根據毛主席關於加強三線建設的指示,在第五機械工業部的領導下,雙溪機械廠(代號:147廠)建廠。建廠廠址是抗戰時期由廣西內遷至重慶的原第四十兵工廠(廣西第一兵工廠)遺址。由東北齊齊哈爾和平機械廠(代號:127廠)、太原晉西機械廠(代號:247廠)等企業抽調技術人員參與組建雙溪機械廠。工廠利用河流自然沖積的山谷谷地建設廠房,並利用西南地區的喀斯特地形,因地制宜的在一些巨大的山體溶洞中建設秘密廠房從事軍工生產。
在1965年的3月10日,由東北齊齊哈爾和平機械廠,太原晉西機械廠等企業抽調技術人員組成的基建、設備、水、電等建廠先頭部隊來到了張家壩。三線建設選址的原則是“近水、靠山、分散、隱蔽”。西南多喀斯特地形,張家壩也不例外,暗河、溶洞密布,土地貧瘠。選擇那裡主要是因為有3個天然的大溶洞,適合做隱蔽保密生產,但後來發現最大的2號洞裡老掉石頭下來,不適合做車間,1號洞最高,從山下進入一號空洞必須修建一條上百米長的纜車道。抗戰時期由廣西內遷至重慶的原第四十兵工廠也曾在那個山洞裡造過子彈。大部分車間建在冬暖夏涼的山洞裡,採光全靠電燈。山洞不是筆直的,生產需用的行車、軌道等依據自然的山洞走向一段一段地修建,拐彎的地方就沒有設,洞裡高低不平,所以車間裡還有台階。
雙溪機械廠定位為國產60式122毫米加農炮總裝廠。各種配件部分分別來自太原、包頭、成都及周邊其他兵工廠。工廠自創立開始,直接隸屬於中國第五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兵器工業部改制為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後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工廠成立後為國家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力支持了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
80年代中期,國際形勢發生變化,世界正逐步以對抗轉為對話,為應對戰爭突然爆發而建立起來的一些以軍品生產為主的三線企業,軍品任務銳減,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由於三線建設時期選址的廠址進山太遠、進洞太深,布局過於分散,普遍存在嚴重的滑坡、土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國家的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加之交通運輸不便、生產協調配套困難、生產成本高、產品市場競爭乏力、信息不靈、投資環境差、職工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等等。黨中央審時度勢,對三線建設制定了“調整改造,發揮作用”的八字方針。
隨著國家下達軍品計畫的逐步減少,雙溪廠的日子難過起來,廠里開始研發民品。上世紀70年代末,去勝利、大慶等油田考察後,依據廠里的技術、設備,研發用於油田採油的電動潛油泵,並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有了成品。潛油泵也是和很多廠協作生產,虎溪電機廠的電機、成都無縫鋼管廠的鋼管……雙溪廠組裝。廠里也試製過中文打字機,據說掙不了錢,項目也就沒有上馬。後來還生產過汽車起重機和煤礦用液壓支架,然而主要由於體制不容許專制為民用生產,大量產品不能規模化生產,以及廠區地理位置導致生產成本極高,壓縮了產品利潤空間,工廠的經營狀況惡化,債務負擔沉重,流動資金嚴重短缺,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人才外流在所難免。
1984年,原重慶雙溪機械廠、四川慶岩機械廠、紅泉儀表廠、重慶渝州齒輪廠、重慶慶江機器廠、重慶平山機械廠、四川紅山機械廠、重慶鑄鋼廠、重慶青江機械廠分別納入了國家“七五”、“八五”三線調整計畫。計畫將上述三線兵工廠由偏遠的山區搬遷至重慶市近郊的巴南區魚洞鎮。
1990年新廠廠址破土動工。工廠進入邊基建、邊搬遷、邊生產的艱苦時期。

類型

與此同時,工廠開始在保障軍品生產的同時進行軍轉民調整。工廠民用產品有:
SXX5090JDF8型液壓汽車起重機
SXX5090JF8型液壓汽車起重機
SXX5090JQZD8型液壓汽車起重機
SXX5150JQ210型10噸汽車起重機
SXX5290JQZ型汽車起重機
用於油田採油的排量為425m~3/d的425型電動潛油泵
用於煤炭礦井的QY200—14/31經濟型SDA端頭液壓支架

重大事件

然而由於體制及各種原因影響下,工廠的經營狀況惡化,債務負擔沉重,流動資金嚴重短缺,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1990年10月29日,國營重慶特種車輛廠(代號:國營107廠)在重慶市巴南區魚洞鎮新廠區成立。
1992年,重慶特種車輛廠更名為重慶大江車輛總廠。
1995年4月10日,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視察大江車輛總廠。
1997年,國務院下發了國發(1997)10號《關於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併、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9月,原兵器工業總公司根據國家三線搬遷建設規劃,決定岩慶機械廠和雙溪機械廠併入重慶大江車輛總廠。
1998年1月,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一條訊息;標題為:重慶大江總廠兼併雙溪、慶岩。
1999年12月26日,大江車輛總廠對原四川紅山鑄造廠等7個廠實施債轉股,取消專業廠法人資格,實施資產一體化管理。重慶大江車輛總廠完成了對含雙溪廠在內的九家工廠註銷企業法人,取消代號等工作。
2000年,大江車輛總廠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把債轉股與改制重組緊緊結合起來,將總廠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的重慶大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江工業集團成為全國最大三線調遷合併搬遷企業。
2003年,重慶雙溪機械廠、四川慶岩機械廠、紅泉儀表廠、重慶渝州齒輪廠、重慶慶江機器廠、重慶平山機械廠、四川紅山機械廠、重慶鑄鋼廠、重慶青江機械廠等9個實施搬遷的三錢企業全部合併入新設立的重慶大江工業集團。
至此,國營重慶雙溪機械廠完成了歷史使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