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槐尺蠖

國槐尺蠖

國槐尺蠖,Semiothisa cmerearia (Bremer et Grey),鱗翅目,尺蛾科的一個物種。分布在華北、華中、西北等。主要為害國槐、龍爪槐等。以幼蟲食葉成缺刻,嚴重時把葉片吃光,並吐絲下垂。一般每頭幼蟲食葉10片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國槐尺蠖
  • 拉丁學名:Semiothisa cmerearia (Bremer et Grey)
  • 別稱:槐庶尺蛾,俗稱吊死鬼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尺蛾科
  • :國槐尺蠖
  • 分布區域:華北、華中、西北等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生活史,生活習性,危害特點,綜合防治技術,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2~17mm,翅展30~45mm。體灰褐色,觸角絲狀。口器發達,下唇須長卵形,突出於頭部。前翅亞基線及中線濃褐色,在靠前緣處均向外緣急彎成一銳角,由黑褐色的斑塊組成。後翅亞基線不明顯,中線及亞外緣線均呈弧形,濃褐色。
國槐尺蠖國槐尺蠖
橢圓形,長0.58~0.67mm,寬0.42~0.48mm,初產時綠色,後漸變暗紅色至灰黑色,卵殼透明。
幼蟲
胸足3對,腹足2對。初孵時黃褐色,取食後為綠色。2~5齡幼蟲均為綠色,老熟幼蟲體長20~40mm,體背變為紫紅色。
長13~16mm,初時為粉紅色,漸變為紫色,臀棘具鉤刺2枚。

生物學特性

生活史

河南汝南縣1年發生3代。以蛹越冬,4月中旬越冬蛹陸續羽化,5月第1代幼蟲出現,5月中旬是第1代幼蟲危害盛期,7月上旬和8月中旬分別是2代和3代幼蟲危害盛期,各代化蛹盛期分別是5月中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底、10月上旬仍有少量幼蟲化蛹。

生活習性

4月越冬蛹於傍晚時羽化,羽化後當天交尾,時間多在夜晚,歷時30min左右,受驚即分開。有補充營養的習性,且產卵量的多少與補充的營養有關。經補充營養的成蟲比絕食者產卵量增加2~3倍。據觀察,成蟲一般喜歡在海棠花上取食來補充營養。雄成蟲壽命3~19d,雌成蟲壽命3~17d。卵散產於葉片、葉柄和小枝上,樹冠南面最多。產卵多在19~20時,同一雌蛾產卵比較整齊。卵產出時為綠色,漸變為暗紅色有灰白色斑紋,最後變為灰白色,圍繞卵殼周邊有1條黑色斑紋,卵的中間明顯凹陷,這種卵於次日或當日孵出。幼蟲孵化後即開始取食葉片。幼蟲吐絲下垂,隨風飄散或借胸足和2對腹足攀附在樹上運動。5齡後幼蟲體背出現紫紅色表示幼蟲進入老熟。老熟後喪失吐絲能力,多在白天沿樹幹向下爬或掉落地上,到土壤中化蛹。化蛹場所多位於樹冠垂直投影範圍內,以樹冠的東南面最多。在土質鬆軟的條件下,多數幼蟲入土深度2~5cm,少數12cm。城市行道樹幼蟲多在綠籬下、牆根浮土中化蛹。無適宜的化蛹場所時,也可在裸露的地面化蛹,但成活率很低。

危害特點

幼齡幼蟲食葉呈網狀,3齡以後取食葉肉僅留中脈。整個幼蟲期食葉量是1個複葉的重量,所以平均每1個複葉有1頭蟲時,就可以把葉片全部吃光。國槐尺蠖是國槐的暴食性害蟲,大發生時短期內即可以把整株大樹葉片食光。

綜合防治技術

在多項防治國槐尺蠖的措施中,協調使用物理、化學、生物、人工、園林的各種技術措施,將國槐尺蠖控制在經濟損失允許水平之下。
做好蟲情預測預報工作
1對化蛹期預報。5月中旬、7月上旬及8月中下旬為幼蟲下樹入土化蛹期,且很集中在樹冠東南。
2據卵的發育程度進行幼蟲發生期的測報。卵初產時為綠色,胚胎髮育成熟時卵為灰白色,卵的周邊有1條黑色斑紋,卵的中部明顯凹陷,此卵當日或次日即可孵化。
3套用有效積溫法則進行幼蟲期預測。有效積溫(K)卵期84℃;發育起點溫度為卵期8.5℃。預測卵的發育天數,可按公式N=K/(T-C)。式中,N=發育天數;K=有效積溫;C=發育起點溫度;T=蟲態所處時期的溫度。如2003年本地國槐試驗園內卵產下時日平均溫度為20.5℃,則據公式可得卵當時的孵化期為7d,即7d左右卵開始孵化。
4據幼蟲食葉量測報嚴重程度。1頭幼蟲的食葉量是槐樹的1個複葉的重量。平均每1個複葉有幼蟲1頭時就能把樹葉全部食完。當害蟲達15%時對槐樹造成輕微危害,這可作為是否化學防治的參考指標。
營林措施
國槐對土壤條件的要求是土層深厚、排水通氣良好,鹼性強、黏度大土壤不宜種植國槐。播種前施有機肥,播種時同時施有機肥,注意追肥主要是施用無機速效肥料。不在國槐栽培地種植海棠植物,使成蟲不能及時順利補充營養,減少成蟲產卵量。不可同時同地間種國槐、刺槐、龍爪槐、金枝國槐等。
生物防治
1胡蜂。又名馬蜂,在繁殖時常捕食國槐尺蠖。7月底8月初用穀草、麥秸稈紮緊一頭做成巢棚,巢棚離地2.5m固定在樹幹或木樁上。夜晚用布袋套著取回放在林間,據研究45巢/hm2可較好控制國槐尺蠖。城市園林管理禁用。
2大草蛉。將草蛉產的卵放2d後待卵色發灰,即可在林間釋放,釋放時可以綁或用漿糊黏在植株上。大草蛉成蟲抗藥性很差,化學防治要儘量避免5~6月份成蟲期用藥。
3生物製劑防治。幼蟲發生時使用100億孢子/g的蘇雲金桿菌菌粉對水稀釋2 000倍噴霧。氣溫30℃以上效果最好。與敵百蟲、菊酯類農藥混用效果好。5月、7月2次用藥,危害基本可以得到控制。
物理機械防治
1挖蛹。重點消滅越冬蟲蛹。適宜時間為當年的10月至11月初或第2年3月。結合第2代、第3代挖蛹,效果會更好。挖蛹範圍重點是樹冠垂直投影面積內東南,深度5cm。
2撲殺幼蟲。4月底至9月幼蟲發生期,幼蟲受驚嚇有吐絲下垂的習性,可採取突然振動樹體或噴水等方式,使害蟲受驚嚇,吐絲墜落地面。
3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成蟲羽化後,白天潛伏在牆壁或灌木叢中,夜晚出來活動,有明顯的趨光性。選無風、無月、悶熱天氣,於晚上8~9時用20~30W的黑光燈,燈距地面1.0~1.5m為宜,燈下5cm處放水盆,水盆內放入肥皂水,害蟲撲燈後落入水中。無黑光燈時用白熾燈代替。
化學防治
幼齡幼蟲防治是關鍵。3齡前使用50%滅幼脲III號膠懸劑加水稀釋1 000~2 500倍噴霧,效果好;或用75%辛硫磷乳油、25%的溴氰菊酯乳油、10%的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化蛹時,可在樹下撒施5%的辛硫磷顆粒劑,每平方米用藥3~5g,並淺鋤1遍,使藥劑顆粒進入土層,可殺死化蛹幼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